壹知媒綜合新聞 提起霍建寧,想必知道他的人并不多,但他的老板可以說是眾所周知,霍建寧的老板就是華人首富李嘉誠?;艚▽幨抢罴握\最得力的助手,被稱之為“渾身充滿賺錢細胞的人”,曾在一次生意中幫李嘉誠狂賺了1600億!所以,他在長和的地位也是僅次于李嘉誠和李澤鉅。 會幫李嘉誠賺錢的他,工資自然也不會低。他的年薪高達2.74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4億),平均月薪2283萬港元。如果以平均每日上班12小時計算的話,他每上班一分鐘,銀行戶頭即可進賬超過1040港元,每日的薪酬達75萬港元(約合人民幣65萬)。由于霍建寧長期站在全球經(jīng)理人薪酬排行榜頂峰,所以被稱為“打工皇帝”。 作為“渾身充滿賺錢細胞的人”和“打工皇帝”,霍建寧覺得,賺錢的秘訣是要打破常規(guī),求新求變,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機會,做出別人做不出的價值。 霍建寧出生在一個條件不錯的家庭中,算得上是香港當時的書香門第。在霍建寧小時候,家里人就對他進行了非常良好的教育,家里甚至不惜花費重金,讓他去上當時香港最早的男女混合學(xué)?!屋蜁骸kS后,霍建寧先后在美國和澳洲接受教育,持有文學(xué)學(xué)士學(xué)位以及多國會計師資格。文學(xué)讓他更通人情世故并富有想象力,會計讓他多了理性與嚴謹。 1979年,霍建寧從美國畢業(yè),便回到了香港,開始馬不停蹄的尋找工作。當時,李嘉誠的長實集團正好招聘,霍建寧便以會計的身份成功應(yīng)聘上了職位,正式踏足李嘉誠的視野里。李嘉誠是一個非常敢啟用新人的老板,霍建寧當時雖然年輕,但他擁有出色財務(wù)技能,于是被李嘉誠一路提拔。到1984年,霍建寧已經(jīng)成為了和黃的執(zhí)行董事。 霍建寧在和黃參與和主持的第一個地產(chǎn)標桿項目是“黃埔花園”。當時,他大膽拆掉了原來的黃埔船塢,然后改建成了黃埔花園,讓其成為了香港標志性的樓盤。這個項目也讓李嘉誠更加賞識霍建寧。 1987年,國際油價暴跌并逼近10美元大關(guān)。李嘉誠放眼長遠,堅信油價必將長期看好,趁低收購并控股了加拿大赫斯基能源公司,但收購后好幾年,其表現(xiàn)卻乏善可陳。接過這個“燙手山芋”,霍建寧發(fā)揮財務(wù)專長及業(yè)務(wù)創(chuàng)意能力,持續(xù)優(yōu)化“赫斯基”的財務(wù)和業(yè)務(wù),并于2000年讓其在多倫多證交所上市。到了2008年,“赫斯基”還成為“和記”最賺錢的業(yè)務(wù)。 1993年,霍建寧接替馬世民成為了和黃的董事總經(jīng)理,這年他剛剛40歲。隨后,霍建寧被李嘉誠派去歐洲,抄底歐洲的通訊行業(yè)。1994年,李嘉誠收購了只有300萬用戶的通訊公司Orange,當時霍建寧帶著團隊,只用了4年時間,就讓其用戶數(shù)就增長到了3500萬,成為歐洲第三大通訊公司。1996年,以O(shè)range為核心的Orange plc還同時在倫敦證券交易所和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1999年,見時機成熟,霍建寧與李嘉誠商議出售經(jīng)過10年發(fā)展的Orange,以獲得最大收益。為求一擊必中,霍建寧親自飛往英國,與買家磋商。經(jīng)過多日的拉鋸式談判,他不負眾望地以1180億港元的天價將Orange出售給了德國電訊巨頭曼內(nèi)斯曼。 就在曼內(nèi)斯曼收購Orange不到半年,2000年,英國電訊巨頭沃達豐又將曼內(nèi)斯曼給合并了。就這樣,因為這個合并帶來的溢價效應(yīng),曼內(nèi)斯曼付給“和黃”的1180億港元又再大幅增值超過500億港幣。只用5年左右的時間,霍建寧就幫李嘉誠賺了1680億港元。 可以說,在李嘉誠事業(yè)高速發(fā)展的過程中,霍建寧扮演著關(guān)鍵角色。但戰(zhàn)績彪炳的霍建寧卻為人低調(diào)、內(nèi)斂,從不以功臣自居,更無論有任何的僭越之行。有李嘉誠在,霍建寧從不會搶鏡出位。沒有李嘉誠在,他也從不張揚自己,無論外界如何夸贊,成績始終都是李嘉誠,是“長和系”全體同仁的努力。 雖然霍建寧異常低調(diào),但是作為一個有著億萬工資的富豪,他對豪宅有著神之向往。他曾以3.5億港元天價采購深水灣道37號豪宅(當年是亞洲第二豪宅),這個被稱為“港版凡爾賽宮”的豪宅,能俯瞰全部南區(qū)海景及深水灣高爾夫球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