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里有古董,有祖?zhèn)骼衔锛蚴亲约菏詹氐膶氊?,古錢幣,瓷器,玉器,書畫,奇石等藝術品、精品。我?guī)阋灰涣私馑麄儭?/p> 收藏瓷器,有一個很骨感的問題,中國瓷器那么多, 怎么看出它是哪個朝代的? 首先,你可能要背下歷史朝代順序表…… 然后就可以對號入座了。 商周時代眼學+科檢+司法+藝術品金融 但是成熟的瓷器, 要到東漢中晚期才被燒出來。 漢代瓷器,相當于起步階段, 很多借鑒都是吸取陶器、銅器、漆器 的形式和花紋 有不少樣子看起來像青銅器的 青釉刻紋鏤空瓷簋,東漢 三國兩晉南北朝, 瓷器總體趨勢是由粗矮向瘦高展開 三國西晉, 越窯瓷器的時尚,是喜歡帶動物一起上場: 要么把器物做成動物的樣子, 類似今天的豬豬存錢罐 要么把各種動物、甚至人物、佛像等貼在瓷器上 而且經(jīng)常印著各種網(wǎng)狀花紋 所以,如果你看到一個矮胖的、有小動物出沒的瓷器 那多半是這個時候的↓ 青釉雙系卣,西晉 青釉四系鳥紐蓋缸,西晉 東晉開始抬頭、收腹、挺胸—— 瓷器變得瘦高 幾何紋樣用得少了 還流行點彩—— 在小動物的眼睛、耳朵、尾巴上點出褐色的點 青釉褐斑羊頭壺,東晉 或者點在器物的口沿、肩腹部 物理學的好的同學可能還會發(fā)現(xiàn) 相比于西晉, 東晉之后,瓷器重心在下面,更穩(wěn)定了 ——也更加實用了(西晉的東西感覺隨時要倒掉的樣子) 唐代的瓷器,籠統(tǒng)地說, 四個字——南青北白 以前,流行的主要是以浙江越窯為代表的青瓷 越窯青釉直頸瓶,唐代 唐代之后,以河北邢窯為代表的白瓷江湖地位上來了, 開始給青瓷下了戰(zhàn)書 邢窯白釉瓶,唐代 唐代瓷器就跟大唐氣質一樣, 渾圓飽滿,質量更高,更精巧, 那種笨重古樸的基本都被拋棄了…… 越窯青釉八棱瓶,唐代 而且唐代人喜歡喝茶, 大大促進了茶具的發(fā)展 唐代 五瓣葵口凹底深腹秘色瓷碟 唐代 白釉梅瓶 (我們熟悉的唐三彩則是低溫釉的陶器) 終于到了宋代 宋代瓷器的特征一個字——美 汝官哥定鈞,五大名窯齊登場 ![]() 哥窯碗,宋代 尤其是官窯, 專門為皇家燒瓷器 稍微有瑕疵的都被打破埋掉了, 為的就是不讓工藝和瓷器外流 南宋官窯特點是 薄胎厚釉、冰裂紋、紫口鐵足 被稱為“宋瓷之集大成者” 傳下來的,更是鳳毛麟角,一器難求↓ ![]() 修內(nèi)司官窯月白貫耳弦紋壺,南宋 ![]() 南宋 郊壇下官窯灰青弦紋奩爐 1,不收購,不上門 2,贗品與當代工藝品不合作 3,動物器臟產(chǎn)物不合作 眼學+科檢+司法+藝術品金融 古瓷收藏,不走彎路 想了解情況請直接添加微信詳聊,留言不回復 不回復! 如果您喜歡微信內(nèi)容,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