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航,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來源:企業(yè)教練宋航(ID:qiyejiaoliansonghang) 本文已獲授權
在小說《安娜·卡列尼娜》的開篇,列夫·托爾斯泰寫過這樣一句話:“Все счастливые семьи похожи друг на друга , каждая несчастливая семья несчастлива по-своему.”
這句俄文是什么意思呢?其實,它的中文翻譯很多人都聽過或者閱讀過——“幸福的家庭都一樣,不幸的家庭卻各有不同。”
至于小編為什么會突然想到這句話?是因為前陣子在網(wǎng)上看到了這樣一句:平庸的人連平庸的方式都是一致的,要么從不忙碌,要么只會毫無目標和遠見地瞎忙碌。
這句話和托爾斯泰的名言是何其相似。其中的道理卻并不是每個人都懂……
上周末和一個大學好友聊天,無意中聽他吐槽了一下午。
這位同學是那種不喜歡計較,也不喜歡抱怨的人,但是這次就他工作的事情抱怨了很多,好似有吐不完的苦水。
他說他真想給自己放一個長假,不為別的,只想好好休息,只想早上能認真吃個早餐,晚上可以有一小會兒時間陪陪小孩……
像他這樣的職場人還有很多。早上醒來第一反應是希望今天擠地鐵排隊的時間盡量短點,希望下了地鐵還有時間買早餐,希望能準時打卡,希望下班之前工作能如期完成,希望今天老板不要求加班……
但是現(xiàn)實呢?很多情況是不管自己規(guī)劃得多么完美,總會有一些突發(fā)狀況使得事情變得糟糕起來:突然來的項目,逼得你必須加班;其他同事都忙著加班趕工,即使沒多少事情的你,也會硬著頭皮徹底做完手頭的事;本以為今天的活兒做完了,明天可能會相對輕松,殊不知第二天早上一堆新的文件早已放在你辦公桌上……
如此一來,你除了吃飯睡覺的時間,剩下的就是工作,而且總是感覺工作越做越多,越做越心累,像陀螺永遠不停歇!
在討論造成很多職場人無休止瞎忙的原因之前,這里有一個小故事:
話說一座山谷里住著一位老禪師和他的幾位徒弟。其中一位徒弟做事非常勤奮,從早到晚忙不停。
突然有一天,這位徒弟對老禪師說:“師傅,我太累了,但是這么累,我卻沒有什么成就,這到底是為什么?”
禪師聽聞這話,立馬讓徒弟拿來化緣的缽。要求其先把核桃放進去,這時徒弟以為缽已經(jīng)裝滿了;但是禪師繼續(xù)要求徒弟放一些大米進去,結果仍可以裝;這時徒弟以為再也裝不了其他東西了,結果后面又裝了一些水,還有一些鹽。
老禪師要徒弟清空缽之后,按與前面完全相反的順序去往缽里裝東西,卻發(fā)現(xiàn)當缽里面裝滿鹽和水之后,就不能再放大米,更不用說核桃了……
生活和工作就如同一個缽,如果我們的心思和精力都占據(jù)了一些像大米、鹽巴這種瑣碎的事情時,我們又怎么去完成一些大事情?更不用談會有多少業(yè)績了?
因此,造成職場人無止境瞎忙的第一個原因就是不會抓重點。做事情從來不分主次,不懂業(yè)務的輕重緩急,總是被一些無關痛癢的小事牽絆手腳,始終只有苦勞而沒有功勞。
除了不會抓重點這個關鍵原因,另外還有兩大原因:
一是工作缺乏目標,職業(yè)沒有規(guī)劃。只會盲目,像無頭蒼蠅一樣,沒有方向性地瞎忙。
一個有遠見的工作者,在進入行業(yè)之前,就會給自己制定一個長期的目標,而真正踏入職場后,又會對這個目標進行切分和細化,形成一個一個的短期目標,將大目標化成一個一個的小目標,逐次去實現(xiàn)。
日本著名馬拉松運動員山田本曾在他的自傳中這樣寫到:“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路線仔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志畫下來……比賽開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奔向第一個目標,第二個目標……40多公里的賽跑,被我分解成幾個小目標,跑起來就輕松多了……”
那些成功者究竟優(yōu)秀在哪里?優(yōu)秀在他們用智慧去生活,即使他們不是天才,但是他們懂得用最優(yōu)的方法去完成目標!
二是有目標,但是目標脫離實際,所以最后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所有的勞動都是空忙一場。
學生時期,老師會教導學生填志愿要切合實際,切不可掉以輕心。但是到了職場上,還是有很多人不能理解這點,或者說理解了也會出岔子,畢竟欲望是人性的弱點。
工作上,好高騖遠的心態(tài)永遠是做不好事情的,反而會滋生一些不正常的心理,例如攀比心理,惡性競爭心理……
還有很多人心永遠是“浮”著的,聽說這家公司好就去這家公司投簡歷,聽那家公司待遇不錯就急忙辭職轉戰(zhàn)那家公司……結果,一年兩年下來換了好幾家公司,經(jīng)驗沒積累多少,心卻越來越浮躁了。這樣的人又怎能成功?
通過上面的具體闡釋,我們知道造成無休止瞎忙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第一,工作抓不住重點,或者不會抓重點。
針對此現(xiàn)象,需要職場人做的是將工作任務進行分析并分類,把那些大事情,需要及時做的事情放在一塊,集中精力重點突破;而那些不著急,影響很小,瑣碎的小事情,在情況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將其往后推一推。
第二,缺乏目標和規(guī)劃。
在沒有目標和規(guī)劃的情況下,急需做的就是為自己樹立一個長遠的目標,例如五年之后要升職做經(jīng)理,月薪要到3萬;根據(jù)這個目標,然后計劃三年的目標是什么,一年的目標又是什么……只有通過這種對目標的認識,才能為自己找一個奮斗的方向。
第三,目標脫離實際。
想擺脫目標脫離實際的下場,職場人首先要做的是給自己進行準確地定位,自己的優(yōu)勢在哪兒?自己的喜好在哪兒?什么樣的工作真正適合你?類似這樣的問題都必須認真考慮,只有清楚地認識自己,才能建立合理的目標。
一口氣永遠吃不成胖子,職場上腳踏實地很重要,那些進公司就想成為“高手”的想法都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而那些剛畢業(yè)就想拿高薪,從上班第一天就幻想得到BOSS器重的人,都是不著調(diào)的……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但是如果作為職場人,你的工作沒有計劃,那么生活就成了不止眼前的迷茫,還有以后無止境地瞎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