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這個季節(jié),正是夏天最熱的時候。 很多人都喜歡去海邊“洗海澡”涼快涼快,可你知道嗎?每年在大海里溺亡的人數,遠遠多過游泳池和江河湖泊。 都說大海無情,這背后是有科學依據的。 01 每年海水溺亡無數 背后真相令人震驚 每年夏天,都有無數孩子在海中溺亡。幾天前,某海水浴場就發(fā)生了這樣的事情。 三個小男孩一起下海游泳,結果全部溺水,一個都沒有救回來。 但是,這三個小孩子都是水性很好,也并沒有故意游到深處,只是在淺水處玩耍,怎么就遇難了呢? 原來,大海和游泳池真的不一樣。 每年在大海里淹死的人,除了水性不夠好、或者身體抽筋等,在海里游泳溺水最大的原因,就是忽然遇上了復雜多變的潮汐流! 很多海邊,是不允許下海游泳的。但人們往往看著大海風平浪靜,就覺得是安全的。 而在所有海洋的潮汐流中,最危險的就是離岸流。 什么叫做離岸流呢?顧名思義就是可以迅速的把你帶離海岸邊,到達深水里。 準確的說,它是一股射束似的狹窄而強勁的水流,它以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海岸的方向向外海流去。 其寬度一般不超過10米,長度一般在30~50米之間,有的長達700~800米。這束水流雖然不長,但速度很快,流速可高達每秒2米以上,每股的持續(xù)時間為兩三分鐘甚至更長。 今年夏天,在一個海水浴場,一位媽媽帶著自己的兒子在海邊玩耍。兩人都下了水,沒想到忽然一個大浪席卷而來,將母子二人同時卷走! 多虧旁邊的人發(fā)現(xiàn)的快,媽媽被成功救上了岸,可她的寶貝兒子卻再也沒有回來...... 被救上來的她,癱坐在沙灘上放聲大哭。但一切,都為時已晚。 說到這里,肯定有人好奇。 看起來都是差不多的海灘,為什么有的海灘就能夠成為比較安全的“海水浴場”,有的海灘就如此危險嚴禁下水? 這一切都是因為,嚴禁下水的海域,洋流特別的不穩(wěn)定,最容易出現(xiàn)離岸流,它也是大海里最無情的殺手。 在美國,每年至少有150起死亡事件是由離岸流引起的,大部分都是出現(xiàn)在野沙灘。 但也不乏有海水浴場,2012年8月4日,在韓國著名海灘海云臺海水浴場,海面忽然出現(xiàn)一股巨大的離岸流,海邊的143名游客被水流卷走。 還有當時震驚全球的,發(fā)生在澳大利亞的海灘上的真實事例。 那一天,某一海灘上正在舉行泳衣聚會,幾百位年輕人相聚在海邊,其中大部分人并不會游泳。 但他們覺得,海水還沒有沒過自己的腰部,周圍也有很多人,應該很安全,卻沒成想忽然遇到了離岸流。 不到一分鐘時間,巨大生猛的離岸流瞬間卷走了上百人,最終導致無數人喪生。
如何防范離岸流 遇到又該如何自救 離岸流之所以能帶走這么多人的性命,主要是因為很難防范,并且毫無預示,它無關天氣也無關溫度。 可以說,離岸流幾乎神出鬼沒,它與因猛烈撞擊而發(fā)出巨大聲響的波浪不同,離岸流很難引起人的注意,經常會讓人身陷其中才會發(fā)覺,但如果你仔細觀察,還是能夠發(fā)現(xiàn)的。 去海邊玩耍,如果發(fā)現(xiàn)這種斷層的海面,一定要盡快提醒身邊人,一起迅速回到岸上。 因為,如果不盡快逃脫,當你置身于此,想要馬上逃脫,就已經無能為力了。 你自身微弱的力量,根本無法與這樣強有力的暗流抗衡,只能眼睜睜被它帶進深海里。連強壯的大人都逃不出來,更不用說弱小的孩子了。 ?? 點擊視頻 觀看海水暗流里的孩子有多危險 視頻里,孩子明明已經上了岸,卻沒成想暗流來了,眼看著他被暗流帶進了大海,多虧了好幾個大人跑過去,才把他救了上來。 雖然大海極其危險,可這并不代表,遇見離岸流,就兇多吉少。大部分遇難的人,都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自救。 如果在海邊,不幸遇到了離岸流,你該怎么做呢? 1、在下水之前,首先看清海水浴場的警示牌,是否禁止游泳。并親自觀察一下,海濱浴場的地形地貌、沙洲和缺口,因為缺口處是離岸流的多發(fā)區(qū)。 2、看海里有無狹窄而渾濁的條狀水流,并避開該水流。 3、陰歷初一或十五前后天文大潮期間,臺風來臨、風大浪高之時,最好不要下水游泳。 4、如果已經不慎被卷入離岸流中,或者感覺到小腿部有含泥沙的水流沖擊,務必保持冷靜節(jié)省體力,不要慌張和掙扎,努力沿著平行于海岸的方向朝一側游出。 5、試圖逆流而上想靠岸,只能越陷越深。如若無法從一側游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隨波逐流。直到流勢明顯減緩后,再向一側努力游出,但一定要留足力氣,大聲呼救。 5、若遇到困在離岸流的人,盡快報警,然后盡可能給予幫助漂浮的器具,但千萬不要貿然下水救援! 相信大家和我一樣,每次看到有人溺亡,就會心痛不已。 特別是那些還沒有長大的孩子們,他們還沒有好好看看這個世界,就被殘忍無情的帶走了...... 真心希望每位家長,無論帶孩子去任何地方游泳和玩耍,都一定要看緊自己的孩子。 因為哪怕是低下頭玩?zhèn)€手機、甚至幾秒鐘的疏忽大意,都可能讓家長和孩子天人永隔。 生命真的很脆弱,不要讓自己的一時疏忽,變成后半生的懺悔和痛苦。 最后,愿我們都能夠平安喜樂的度過每一天。 看更多走心文章 |
|
來自: 360_ss_note2 > 《微信群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