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炸醬面是老北京人食譜里的家常,那么,打鹵面則是在一些特殊日子里才能上臺面的一種面條,它的出現(xiàn),往往會伴隨有一種儀式感。 一個人起碼會在一生之中的三個場合遇到打鹵面。其中有兩個場合雖然重要,但是當事人卻吃不上那碗面,一個是出生三天,另一個是過世三天,前者謂之“洗三”,后者謂之“接三”。 孩子出生的第三天叫做洗三,也叫“三朝洗兒”。到了這一天,家里會邀請親朋好友,給孩子舉行沐浴儀式,目的一是為了洗滌污穢,二是祈祥祈福,三就是要吃打鹵面,共賀新生。這個儀式古已有之,今天它的主要形式和內(nèi)容已經(jīng)湮滅在歷史塵埃中,一些講究老理兒的家庭可能還保留著吃打鹵面的習俗。在雍和宮的法輪殿里,陳列著一個十分精美的“魚龍變化盆”,這是當年乾隆皇帝出生三天時舉行洗三儀式的澡盆,可見,即使在皇家,洗三活動也是十分隆重的。可惜的是,作為當事人的嬰兒,不諳世事,更談不到吃一口專門為他(她)準備的打鹵面了。 再一個就是人死后三天要舉行接三儀式,也叫“迎三”、“送三”,舊俗認為,人死后第三天要去陰曹地府報到,家人要舉行一個送行儀式,這天晚上,家里人要請來吹鼓手、焚化紙糊的車馬人物,舉行一個祭奠活動,同樣必吃打鹵面。可惜的是,當事人同樣也吃不到這碗打鹵面了。真正能夠吃到為自己做的打鹵面,那就是在每年過生日的那天,北京人必定要吃打鹵面。加上家里人都要過生日,這么一來,一年之中,怎么也得吃上幾頓打鹵面。 除此之外,北京人還講究個“頭伏餃子二伏面”和“初一餃子初二面”,雖說這二伏天的面條不一定非得是打鹵,大熱天吃一頓拔涼的芝麻醬面也是不錯,但是講究些的人家在這天,還是會吃一頓打鹵面的。至于大年初二的面條,自然是非打鹵面不可。平日里,老北京請人在家里做客,是不作興吃面條的,唯獨吃打鹵面可以,這個飯食叫做“炒菜面”,先擺上四碟八碗喝酒,最后吃打鹵面。舊時,誰家蓋房,上房梁的時候,往往會準備一頓打鹵面,以示重視。打鹵面?zhèn)涑床说倪@種吃法,天津更加普遍,也更加復雜隆重,打鹵面簡直成了陪襯。 可見,在面條一族里,打鹵面是領軍之物。 扯了半天打鹵面,那么,地道的老北京打鹵面是怎么做的呢?且容我慢慢道來。 現(xiàn)在,許多食譜和美食欄(節(jié))目,混淆了鹵面和汆面,其實兩者的區(qū)別十分簡單,所謂打鹵面,是指做好的澆在面上的湯汁里勾芡,而且老北京打鹵面的鹵汁里邊的食材多達十來種,有明確的要求,缺一不可。澆在面條上面不加芡汁的叫做汆兒面,汆面的材料比較單一,具體來說,就是以什么食材制成就叫做什么汆兒,用羊肉制作就叫羊肉汆面,拿茄子做,就叫茄子汆面,大白菜做的自然叫做白菜汆。這個“汆”字,讀起來要加上兒化音方為京腔。打鹵面吃的時候不加面碼,而汆面則可以加入諸如黃瓜絲一類的面碼。也有的人分別用“清鹵”和“混鹵”兩種,來區(qū)分汆面和鹵面,清鹵就是不勾芡的汆;混鹵就是打鹵面的勾芡鹵。 打鹵面的面條必須是抻面或者手搟面,面條的具體做法我在寫芝麻醬面和炸醬面的文章里已經(jīng)說過,這里不再贅述。面條煮熟盛在碗里應該不過半碗,加上鹵汁滿滿一大碗,標準的吃法是鹵凈面干,即鹵汁和面條一起吃完,不能面條下去了,碗里剩下稀里咣當半碗澥了的鹵子,小時候,為吃打鹵面,沒少挨大人數(shù)落。這一點,與陜西岐山臊子面正好相反。吃打鹵面碗里不剩下鹵,需要鹵汁必須濃厚,一餐打鹵面是否地道,最主要的是看鹵。 那么,一鍋合格的老北京打鹵面的鹵汁都需要什么材料,其制作過程又是如何呢?以下食材不可或缺:上好的五花肉,口蘑、松蘑、干香菇,木耳,黃花菜,玉蘭片,海米、干貝,鹿角菜,雞蛋,濕淀粉,花椒,蔥姜蒜。或許是所需食材眾多,儀式感強,所以有的人把打鹵面也叫做大鹵面,這也未嘗不可。 具體做法如下: 將大塊五花肉洗凈放入涼水,水中放料酒、大蔥、姜片,花椒大料煮至用筷子能夠扎透,取出晾涼,切成薄片放入煮肉的水中。煮肉的水可以寬些,撇去浮沫和調(diào)味料保留待用。準備的五花肉不妨量大些,這次用不完沒關系,可以留做他用,比如,可以用來做蒜泥白肉、回鍋肉。這么做目的是煮肉的湯水更加醇厚,當然,湯水宜寬些,以此作為鹵汁的底湯。更講究的做法是吊一鍋高湯,用它來調(diào)制鹵汁。我這里從簡了,味道相差不大。 取五六朵干香菇、松蘑,干海米、干貝各十幾粒洗凈分別用涼水泡發(fā)至松軟,泡發(fā)食材的水靜置澄清,因其帶有香菇、松蘑和海米干貝的香味,所以要保留,倒入煮肉的水中,取出蘑菇洗去塵沙,去蒂改刀切薄片。取適量木耳、黃花菜泡發(fā)之后洗凈,將處理后的這些食材全部倒入煮肉的湯水里。需要提示的是,這些食材均以干貨為宜,雖然市面上有鮮香菇、鮮木耳等出售,但是,干貨帶有的獨特天然的香味是鮮品所不具備的。 玉蘭片泡去里面的酸澀味,切片放入湯水。 下面,最主要的食材閃亮登場,這就是口蘑??谀⒃谡诘睦媳本┐螓u面里是絕對不能缺少的一味食材。它在打鹵面里,就是畫龍點睛的那個“睛”,沒有它,就做不出那個傳統(tǒng)正宗的味道??谀⑹钱a(chǎn)自內(nèi)蒙古地區(qū)的一種珍貴食材,產(chǎn)量稀少,香味獨特濃郁,且無法人工培植,故爾價格昂貴。舊時,由于內(nèi)蒙古地區(qū)的土特產(chǎn)都通過張家口輸入內(nèi)陸,因此,這種蘑菇被稱為口蘑。雖然價格不低,產(chǎn)量很少,但是,現(xiàn)在通過網(wǎng)購,還是可以買到的,況且,做一鍋打鹵面的鹵汁,用個十來??谀⒓纯桑I來一兩,可以吃好幾次。 口蘑產(chǎn)自草原沙地,很難清洗。具體方法是用涼水沖洗掉表面浮土,之后放入熱水泡發(fā),泡發(fā)時蓋上蓋子,保持其香味不散失。待口蘑泡軟后,原湯保留,澄清后倒入煮肉的湯水,將口蘑取出放入一個大碗里,像打雞蛋一樣攪拌,之后將水倒出,反復操作,直至碗底不再有泥沙為止,這個步驟大約需要十幾次甚至更多,前兩三次清洗口蘑的水可以保留使用。為什么這樣去除沙子?因為口蘑皺褶里的砂礫十分細小,而口蘑泡發(fā)后又很嬌嫩,無法用手來揉搓除沙,除此別無他法。同樣,鹿角菜也是一種不多見的食材,它是一種海藻,形如鹿角,也叫龍須菜,久煮則化,從網(wǎng)上可以買到,價格也不貴,做打鹵面時后放,有一小把即可。 主要的準備工作基本完成,此時做鹵汁便簡單了。將所有食材放進一口大鍋,加入煮肉的湯水,加入蠔油一匙,老抽一匙,生抽兩匙,可以視咸度和色澤適當增減,大火煮十幾分鐘,加入半匙白糖提鮮,視口味再適量加鹽。此時調(diào)一碗水淀粉,分次加入鍋里,直至鹵汁如豆腐腦上面的鹵汁般濃稠時即為合適。此時在勾好芡的鹵汁里打入兩三個打散的雞蛋,使雞蛋花浮在鹵汁上。鹵汁上撒一些蔥花,關火,另取一口鍋,用香油炸花椒,油熱之后倒進鹵汁上,呲的一聲,一鍋散發(fā)著濃濃香氣的混鹵就算打好啦。打鹵面的鹵汁不宜太咸,因為吃打鹵面講究的是盛在碗里的鹵和面一起吃光。同時芡汁宜厚,以免吃面時鹵汁澥了。 我家吃打鹵面時還會準備兩種調(diào)料,一是蒜泥,二是腌胡蘿卜絲,在面碗里加上少許,會增味不少,據(jù)說,這是旗人的吃法。腌胡蘿卜絲不好找,可以自制,取一根胡蘿卜擦絲,加鹽暴腌,有半小時就可以食用。 以上是傳統(tǒng)老北京打鹵面的做法,還可以將鹵汁里的一些食材適當增減,比如加入鮑魚、海參、大蝦,就是海鮮打鹵面,去除五花肉,就是純素的打鹵面。吃貨們,別望梅止渴了,動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