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太任性了!” 刷朋友圈的時候,看到好友洛洛發(fā)了這樣一條消息,配圖是家里一片混亂,像剛來過土匪。 ? 我發(fā)了個問號,一會兒她回了句:“婆婆回老家了!” 洛洛的女兒7個月了,因?yàn)榉蚱薅忌习啵恢笔瞧牌艓椭鴰Ш⒆印?/span> 洛洛對婆婆帶孩子一直不滿。 她說要不是女兒早產(chǎn),約好的保姆趕不上,怎么能讓婆婆上崗。 月子里她每天都能挑出婆婆的“毛病”,尤其是婆婆說的那些“經(jīng)驗(yàn)” 她明確指出都是陋習(xí):
對此她特意制定了一系列的帶娃攻略,讓婆婆照著她的科學(xué)喂養(yǎng)法好好地學(xué)。 看到晚上女兒睡了,婆婆戴著老花鏡在燈下研究科學(xué)育兒,看著孩子一天天茁壯成長,她一度洋洋得意。 產(chǎn)后上班,同事見了洛洛,都夸她越來越漂亮了。她說:“我滿月后就練了產(chǎn)后瑜伽,強(qiáng)烈推薦?。?/em>” 大家一臉羨慕:“帶娃覺都不夠睡好不好?還是你有個好婆婆吧。” 洛洛不以為然。 前幾天婆婆家里有事,適逢假期,洛洛爽快地讓婆婆回家多住些日子。 幾天下來,洛洛覺得就像過了半個世紀(jì)。 因?yàn)檫@帶娃的日子沒法按天算,而是被細(xì)細(xì)的分割成每一分每一秒。
即使老公一回來就積極帶娃,可她已經(jīng)累得腰酸背疼,困得不行了。 孩子睡著了,洛洛以為可以喘一口氣,回頭卻看到家里一片狼藉等待收拾。 原來婆婆一個人帶娃度過的是這樣的時光,她做家務(wù)的時間都是擠出來的。 可從來沒聽見婆婆抱怨過一句,總笑著說:“你們賺錢辛苦的,我除了帶好娃也沒啥大用。” 那婆婆的辛苦呢? 洛洛心一酸,落淚了。 原來她沒熬過的夜,沒受過帶娃的苦和累,都是婆婆一個人在默默地支撐。 他們小夫妻的輕松安穩(wěn)生活都來自婆婆的躬身托起,否則他們的生活里,哪有容易二字。 作家蘇心說:“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fù)重前行?!?/span> 婆婆就是那個替他們負(fù)重的人。 我是個自己帶娃的媽媽。 婆婆在孩子滿月之后,因?yàn)槔霞沂虑樘啵突厝チ?。那時,看著幼小的娃我突然有點(diǎn)不知所措。 剛好老公在外地學(xué)習(xí),他晚上視頻祝賀孩子滿月,看到我們娘倆孤單的身影他也哭了。 一個人帶娃的日子?,吃不飽,睡不好,24小時待命,做了媽就好像一下子穿越去地主家做了長工。 就連上個廁所都不能安生,右手抱娃左手提褲子是必會技能。萬一碰上娃生病,當(dāng)媽的戰(zhàn)戰(zhàn)兢兢、提心吊膽總覺大難臨頭。 那時我自己經(jīng)營的店鋪剛有起色,一點(diǎn)不敢懈怠,整天背著娃竄來跑去。 忙的時候,手干活,腳還要晃動著嬰兒車?yán)锏暮⒆印?/span> 記憶猶深的是有一次看孩子睡了,我就出去接了個貨物,20分鐘后回來,老遠(yuǎn)就聽到了娃凄慘的哭聲。 飛奔,開門,娃已在地上,我看到了鮮血和娃面前玻璃的碎片,她滾下床的時候碰掉了床頭柜上的杯子。 幸運(yùn)的只是娃的手被割破了,這萬一……?? 一個人帶娃,是驚悚,是崩潰,是尷尬。沒人幫著帶娃,苦的是孩子,憂的是爸爸,累的是媽媽。 我決定,等我的孩子長大了,如果他們需要,我一定會幫著帶娃。 當(dāng)今大多數(shù)年輕父母因?yàn)樯顗毫蛯ΡD穾Ш⒆拥牟环判模夏耆藥А皩O輩”已成為社會一大潮流。 有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在我國2歲半以下的兒童中,主要由祖輩照顧的比例達(dá)到60%~70%,3歲以上占40%,老人成為帶孩子的“主力軍”。 很多老人放棄原來的生活來到新的城市,忍受著人生地不熟的孤獨(dú),他們這么做最根本原因就是孩子,老人們堅持“孩子在哪家就在哪”。 前幾天有個新聞,講了兩位“超人奶奶”,看著令人敬佩,但更讓人心疼。 64歲的郭阿姨是位十足的“老漂”, 她一年到頭三地跑:寒暑假在杭州帶孫子,九十月份回山東割玉米、種小麥,其余時間在江蘇帶外孫。 一年都沒個休息,但她樂在其中,她說:“哪里需要去哪里,雖然辛苦,但能幫襯孩子就值得。” 多么樸素的話語,只是因?yàn)槲以敢狻?/span> 另一位王阿姨雖然身在杭州,但照顧的是二胎家庭,她每天都按照兒子安排好的行程行動。?? 孫子暑假一共報了8個興趣班,早上畫畫和書法,下午表演和游泳,到了晚上要學(xué)鋼琴。 從早晨5點(diǎn)鐘要趕到晚上九點(diǎn)鐘,除了吃幾頓飯,一天里難得休息??芍灰粗⒆勇L大,她就覺得很欣慰。 就連小孫子都說:“奶奶一直在外面站著,等著,天很熱,看著挺心疼。??” 對于老人帶孩子,我們更多關(guān)注他們有沒有帶好孩子,卻忽視了他們的辛苦付出,忽略了體察和尊重他們內(nèi)心的感受。 慶幸的是,小孫子明白爺爺奶奶的不容易,懂得他們的默默付出是因?yàn)樯钌畹膼邸?/span>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真正愛的人沒有什么愛得多愛得少,他是把自己整個兒都給他愛的人。” 正如我們的父母對后輩的愛,他們用盡全力,竭盡所能。 老人幫忙帶孩子看似很平常,但他們的付出卻是不可估量的。 如果沒有他們,我們只好放棄工作,扔掉夢想,走進(jìn)家庭。 作家冰心在一篇文章里寫,自己曾問媽媽:“媽媽,你到底為什么愛我?” 母親放下針線,用她的面額,抵住我的前額,溫柔的,不遲疑地說:“不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兒!” 父母愛孩子就是這么簡單。 這世上,如果真的有不附帶任何條件的愛,一定是來自我們的父母。只有他們,陪我們長大,助我們成家,又不辭辛苦為我們帶娃。 小的時候我們信任仰仗父母,成人后我們占據(jù)了高地,他們做的好,一切都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稍有不好,我們就埋怨吐槽,甚至爭吵。 我們要明白老人帶孩子是情分,不是本分。 因?yàn)橛辛怂麄兘弑M全力地幫助我們照顧孩子和家庭,我們才能工作,賺錢養(yǎng)家。 多體諒父母的不易,珍惜和他們相處的時光,他們開心健康就是我們最大的福分。 有一種娃是爺爺奶奶帶大的,也有一種幸福,叫跟著爺爺奶奶長大! 請我們對滿頭銀發(fā)還在奔波操勞的父母真誠的說:“謝謝,幸好有你!” 愛和理解才能讓我們無懼風(fēng)雨! 作者:雪泥,一個滿足兒女嬉笑牽人衣的媽媽,走得慢一點(diǎn)會走得遠(yuǎn)一點(diǎn)。本文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quán)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處理,郵箱: hanna.zhao@dadaabc.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