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提醒:這7個拉低成績的壞習慣,可別不都當回事,受益終生自打我做老師以來,每天都會聽到不少學生抱怨說:學習真是太難了;我怎么學都考不好;我就是不愛學習...... 相信這樣的抱怨,家長朋友們也沒有少聽。其實,孩子厭學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就怕如此惡性循環(huán)下去。久而久之,不光是孩子自己放棄了,連很多家長都會灰心喪氣,開始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 但事實上,對于學習來講,沒有人天生就能學好,每個孩子都要通過一步一步的學習來成長進步。在學習中有很多的好習慣可以讓孩子事半功倍,但也有很多的壞習慣在“侵蝕”著孩子的學習成長。 我見過不少的家長,看見孩子成績差,就盲目的給孩子報補習班、買輔導資料,試圖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但往往以“沒用”兩個字告終。 其實,我要告訴大家的是——補課不如補習慣。大部分的學生成績差,歸根究柢就是學習習慣差。所以,我們在督促孩子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下面,我結合平時的教學經(jīng)驗,給大家總結了7個最容易拉低孩子學習成績的壞習慣。如果,你家孩子有這幾個壞習慣一定得當心了,再不改可就晚了。 1、聽課不認真 這可不是件小事,大家千萬不要不以為意。孩子對于新知識的學習,主要是在課堂上,課堂學習效率低,勢必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而且,往往課堂上所講的知識點,都是一些比較精華的內容。如果錯過了課上所講的知識點,要在課下花更多的時間才能理解。 之前和一位同事交流學習經(jīng)驗,而交流的內容是“上課認真聽講”。我們發(fā)現(xiàn),在課堂上能全神貫注聽講15分鐘的學生不足3/5,能認真20分鐘的......最后,能真正全神貫注聽完40分鐘的,每個班上也就那么2、3個,這樣的學生,成績當然也是非常不錯的。 所以,我建議各位家長再私下的時候,不妨這樣來幫助孩子:試著教育孩子不要一心二用,同一時間不要做兩件事情;孩子寫作業(yè)時,周圍不要放無關的東西;幫助孩子制定學習計劃,當孩子每完成一個小目標,都會增加孩子的學習激情...... 當然,最重要的是——這些都要循序漸進,不要著急。首先,一步一步的幫孩子建立起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趣,這樣才能長久的進行下一步的學習。 2、沒有學習規(guī)劃 這一點,在前面也有提到,這里我詳細的說明一下。我們都知道,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上,做好了規(guī)劃才能提高效率,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但往往絕大部分的孩子沒有主動規(guī)劃的想法和能力,老師說做什么就做什么,家長說怎樣才怎樣。所以,在孩子沒有這樣的意識時,是需要我們家長來幫助和培養(yǎng)的。而且,孩子養(yǎng)成做規(guī)劃的習慣,不僅是對學習有所幫助,對于孩子其他方面也是有利無害。 那學習計劃怎么做呢?其實,學習計劃無非就一個套路,首先要有一個系統(tǒng),然后主要從平日、短期、長期計劃3個方面入手。 3、做題的時候,習慣翻閱查找資料 這一點是普遍存在于學生中的,總是要對著課本、資料,才能把題完完整整的做出來。比如,數(shù)學,忘了這個公式,要翻一下書;語文,這句詩詞沒印象,又要翻書查資料搞半天;英語,這個單詞好像沒寫對,還是要翻資料..... 作為老師,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這樣的結果——下次再遇到相同的問題,還是不會做。而且,在不知不覺中,就養(yǎng)成了依賴資料的習慣,那試問:考試的時候,你怎么辦?不做題了? 在做題時,遇到不會的,我們可以翻書。但得做完了集中來翻,把每一個自己不會的知識點,集中起來,通過后面的翻書、查資料,加深對這些知識點的理解,記憶,逐漸做到“閉卷”答題。 4、不帶打草稿,草稿潦草 很多孩子在答題的時候,特別是理科類,計算比較多的科目,明明草稿上有了思路,可正經(jīng)答題的時候,卻混亂不堪。而導致這樣結果的原因,就是草稿混亂。 這樣的學生,在每個班是大有人在的。所以,大家在平時的時候,就要養(yǎng)成草稿條理清晰的習慣,這樣不僅可以幫助你理清答題思路,也能做到準確無誤,不白白丟分。 5、不愛記筆記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筆記就是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掌握、記憶,課堂上的重點、難點的知識。往往有很多的學生,認為課堂上聽懂了,也就沒必要記筆記了,可到了課下,只是稍稍換了思路,遇到相同的知識點,發(fā)現(xiàn)又不會了。 而且,課堂筆記做得好,不僅自己課下掌握起來更方便,對于后面的復習也更具針對性。 6、做事毛躁,會的都答錯 每次考試的時候,總是有很多學生,性格急躁,做事圖快??吹阶约簳念},甚至連題目都沒讀完,就開始草草的答題,結果本能做對拿分的題目,反而丟了分。 所以,我建議大家在答題的時候,一定沉著冷靜,得把題目認真讀完,尤其是綜合性的答題。本來占的分值就不小,如果因為急躁而白白丟分,那實在是太可惜了。 而且,這是一個以小見大的問題,連考試答題都毛毛躁躁的,且不說孩子做其他事呢? 7、不檢查、不糾錯 孩子都有偷懶心理,覺得題做完了,就萬事大吉了。寧愿坐在椅子上玩橡皮,也不愿把試卷檢查一遍。而且,絕大部分的學生,在平時也沒有糾錯的習慣,對于做過的題目,對了就對了,錯了就錯了......等到下次遇到相同的題目時,依舊不會。 對于我班上的學生,我要求的是——每個學生各科必須得有一個錯題本,并且會特意抽出時間來,讓孩子們來做這些錯題。這樣一來,能加深孩子們對易錯知識點的印象,杜絕“一錯再錯”的情況發(fā)生,對于孩子提分也是大有幫助的。 以上的這些壞習慣,是孩子成績差的主要問題所在。也希望各位家長朋友能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幫助孩子解決這些問題,最終提高學習成績。 THE END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 |
|
來自: 招生招考網(wǎn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