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年間著名的清官包拯,包文正,一生斷案無數(shù),不畏權(quán)貴,為民做主,他的耿直得罪了不少朝廷權(quán)貴,但是并沒有發(fā)現(xiàn)他被貶官或是受到迫害。為官26年,晉升27次,他有何獨到之處? 首先,他遇到了一個好的老板。當時的皇帝是北宋皇帝宋仁宗。宋仁宗被稱為漢唐以來最仁德的一位天子,在位期間做了不少的好事。他一生共有過十三個女兒,三個兒子,但是因為宋仁宗身體羸弱,只留下四個女兒,其他的子女都相繼夭折,之后遲遲沒有皇子誕生 自古以來,立儲都是軍國大事,可沒有子嗣的宋仁宗不想過繼別人兒子,因此這件事一直被擱置。包拯為社稷考慮,多次上書讓仁宗早定太子,以安天下,宋仁宗每次都含糊其辭。包拯見皇上如此猶豫不決,就不斷的上書,終于把仁宗惹惱了。 反問包拯:“你說,立誰為太子最合適?”包拯知道仁宗生氣了,回道:“臣已年近花甲,沒有后人,臣一把老骨頭全效忠皇家,勸陛下早立太子,全是為江山社稷考慮,如果因此惹惱了陛下,完全可以殺臣解恨?!币环捳f得情真意切,仁宗感動的淚眼婆娑。但是如果主子是《封神榜》里的紂王,一定不會有這樣的結(jié)局。 其次,包拯交友廣泛。在朝廷中,很容易一句話得罪皇帝,如果身邊沒有一個幫襯自己的人,很容易死的很慘。包拯科考那年,與跟他一起考試的同年大都結(jié)下深厚的情誼,跟宰相文彥博更是模擬之交。所謂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即便權(quán)貴想要誣告你,也不得不顧及你身后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