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掘金時代理財 這個說法并不準(zhǔn)確,但是富人和窮人,因為理財投資,收入差距越來越大,這種情況確實(shí)是存在的,原因也很簡單,主要是資金、資源、信息等都不一樣。如果狹義地理解為“理財是富人對窮人的二次掠奪”是不妥的。 首先,在資金上,富人資金與窮人相比,占有絕對的優(yōu)勢。同樣是理財,普通人能拿出幾萬塊來理財就不錯了,但是幾萬不過是很多理財產(chǎn)品的入門門檻,比如5萬起存、10萬起存等,能享受的收益一般也比較低,大約4%左右。而富人能拿出上百萬的資金來理財,不管是普通的理財產(chǎn)品,或者是參與私募投資,他們都能享受更高的收益,有的能到8%,甚至更高。所以,資金和收益率的差異,就使得感覺窮人越窮,富人越富。但是,我們應(yīng)認(rèn)識到,其實(shí)銀行是按資金金額和周期長短來設(shè)置的收益率,不是差別對待窮人和富人,所以,差距是事實(shí),但是不能說掠奪。 其次,在可用的資源上,窮人確實(shí)很少。比如富人可以用很多金融杠桿,以很少的錢來撬動很大的資金來達(dá)成自己的事業(yè)或者投資。而窮人,目前能用的杠桿幾乎只有房貸,而買房如果是自住,完全沒有投資理財?shù)淖饔茫x上房價漲了,其實(shí),漲與不漲與窮人也沒太大關(guān)系,因為你不可能賣掉賺差價,因為你賣掉說不定還會要投入更多的錢來買回。 最后,富人和窮人在掌握的信息方面也不對稱。富人有更多的資金,所以他們琢磨各種投資,他們有自己的圈子,討論的都是投資理財,而窮人,整天為房貸發(fā)愁,大部分人都是埋頭干好自己的事,生怕事業(yè),生怕沒有收入。 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讓富人掙錢更加容易,而窮人雖然生活也有改善,但是面臨的壓力也很大。但這并不能直接地等同于富人的財富來源于對窮人的二次掠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