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玉奇勇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歷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后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 2018 年三伏天具體時間: 初伏:7 月 17 日(10天) 中伏:7 月 27 日(20天) 末伏:8 月 16 日(10天)
三伏天是出現(xiàn)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中的暑邪(指風、寒、暑、濕、燥、火)。三伏天不止是養(yǎng)生的好時節(jié),更加是一個需要避病的時期?? 三伏酷暑,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對氧氣和養(yǎng)分的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氣壓偏低、人體大量排汗,體內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環(huán)受阻,所以容易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 長夏期間濕氣比較重(中伏濕氣最重),脾又主濕,而脾濕最大的特點就是會讓人體感覺困乏。所以,長夏期間對人體影響最大的就是脾胃消化功能較差。夏日養(yǎng)生對健脾祛濕排毒是關鍵。 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氣最熱,氣溫最高,陽氣最盛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人體腠理疏松,經(jīng)絡氣血流通,有利于排除體內濕氣。而庚日又與肺金有關(庚日為金,屬大腸,大腸與肺相表里),為溫煦肺經(jīng)陽氣,驅散內伏寒邪的最佳時機。加之細心用手法在膀胱經(jīng)、督脈及腧穴進行推按理療,對提升陽氣,溫經(jīng)散寒、化痰平喘的功效相得益彰,可起到扶正祛邪之功,故而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夏季進入三伏天后,人們都在說:熱啊熱?。”苁畋苁畎?? 其實,暑天不避暑,暑汗賽黃金。怎么講呢?暑期是動植物生長一年之中的最重要時段(即春生夏長),暑期的炎熱是人身細胞生長更替的必要條件,排斥炎熱即是否定生長。 《黃帝內經(jīng)》認為:到夏天的時候萬物是向上向外發(fā)散,人體內的病、骨髓里的病、濕、寒都浮上來了,它失去了根基,但如果你在這個時節(jié)經(jīng)常吹著空調和風扇,令毛孔關閉,病走出了骨髓,卻不能排出身體,就會在骨之外、皮之內游蕩(還易濕、寒、風進入體內),所以使人感覺渾身酸、難受,坐不好,躺不下?? 夏季炎熱,不排出透汗,秋冬必然寒涼,為今后的血栓、中風、癡呆等一系列瘀阻之癥埋下禍根。因為暑期是萬物生長的季節(jié),不科學的“避暑”是“逆天”而行。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曝曬中暑已經(jīng)大大減少,然而吹空調,吹電風扇,吃冷飲等人工過度降溫方式,導致暑、寒、濕等多種邪氣傷人,出現(xiàn)暑熱頭暈、熱傷風、腸胃不適等多種疾病的人卻越來越多。從中醫(yī)來講,這些人群多是“內濕外熱”的病理癥狀。 怎么辦呢?把毛孔打開!使酸性的汗液走出去,使身上的毒氣和味道散發(fā)出去。 三伏天請遠離空調、風扇、一切生冷寒涼,堅持科學運動,把汗出透,把濕氣排出來才是最重要的養(yǎng)生方法。 夏練三伏 俗語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是古代長期養(yǎng)生修煉的經(jīng)驗總結?,F(xiàn)代醫(yī)學證明,在炎熱的高溫天氣中,人體內會產(chǎn)生一種應急蛋白,可抵抗暑期對人體的傷害。由此可見人體本身有著適應不同環(huán)境生存的能力,在大寒大暑中鍛煉身體,可提高身體適應不同環(huán)境的能力,所以古人認為養(yǎng)生修煉得法的人可以“不避寒暑,百毒不侵”。
但是也必須注意: 1、夏練三伏要辯證避開高溫時段,以防中暑。 2、特別是年老體衰之人,或長時間生存于適宜溫度環(huán)境的人和孩子,其適應不同環(huán)境的能力較低,這些人在三伏天中鍛煉選擇早上清涼舒適的時段、避開暑氣為妙。 夏季為陽盛陰衰之季,也正是人體陽氣旺發(fā)之時,人體陽氣,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趨勢,體內凝寒之氣處于易解的狀態(tài)。此時宜“以通為用,以通為補”,疏通六腑,暢達氣機,升清降濁。 大家知道,人是恒溫動物。人的體溫要隨著外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夏季,自然界陽氣正足,溫度、濕度都比較高,人體為了調節(jié)環(huán)境溫度,就需要適時開合汗毛孔,將體內多余的濕熱排出體外。 大家都知道,排汗,是人體的一種排毒過程,在夏季,借助于外界的陽氣,人體本來是要將體內的各種寒濕毒排出體外,但空調的介入,打亂了這個過程。不僅排毒不徹底,反而是將外界的寒也一起帶入到了體內,因此,這個階段的人,很容易得空調病。這種病,就是在夏季得風寒感冒。由于寒閉在體內,癥狀就是渾身肌肉痛,關節(jié)痛,頭痛,無汗,食欲不振,甚至渾身發(fā)冷、發(fā)燒。(所以三伏天盡量避免吹空調) 其實,在夏天人到了發(fā)燒這個階段,已經(jīng)說明人體開始調動體內的力量,去排出寒邪,是一種人體自保本能反映。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推一把,換言之,就是發(fā)汗。在無空調的環(huán)境下,通過發(fā)汗,將不正常關閉的汗毛也再次打開,排出體內的寒濕。只要人體恢復正常出汗了,體溫就會降下來,渾身上下不適的感覺也就慢慢消失了。此時,千萬不要一發(fā)燒就輸液,對人體健康,是沒有多大好處的。 寒是萬病之根,濕是萬病之母,風是萬病之首,火是萬病之華。然而,無論祛寒濕還是防風火,都離不開心志配合。《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yǎng)長之道也”。就是說人要應夏季生長渲發(fā)的狀態(tài),同時更要修心養(yǎng)性,才是本源,如此方保身心安穩(wěn),情性靜好。 三伏天養(yǎng)生:扶陽去火?!饵S帝內經(jīng)》有說:動能升陽。 夏練三伏的好處,是養(yǎng)生保健的好時機 一、輕柔舒筋活絡及放松身心調氣修習太極拳:調節(jié)氣血、排汗排毒 夏季天氣炎熱,常會使人食欲不好,心情煩躁,此時正確科學練太極拳能調節(jié)氣血、更有利于排汗排毒,促進新陳代謝,每天堅持練一會太極拳,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幫助,通過打拳能使人體周身輕盈,精神煥發(fā),身體各方面都非常通透順暢。 練太極拳時,要注意自我監(jiān)護,適當安排運動量。一般認為,每次晨練太極拳以后,以無疲勞感為度。 首次披露功態(tài)中內引外動很養(yǎng)生的太極拳(沒見過不等于沒有) 三伏天科學地適當安排太極拳鍛煉的好處 1、增強心血管系統(tǒng)功能 三伏天運動可使心臟的冠狀動脈口徑增粗,讓心臟的供血更加充分,以適應夏季高消耗的需要。通過夏練,心臟的交感神經(jīng)緊張性相對減輕,心率明顯減慢,從而使心臟負擔減輕,心肌耗氧量減少,可避免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對健康十分有利。 2、給人體內部大清掃 為什么說三伏天練太極是人體內部大清掃呢?因為通過有氧柔緩的太極拳鍛煉,可逐漸達到深層的出汗,可以把人體長期堆積的毒素廢物通過汗液排出,并將體內有害細菌殺死,讓人體內部來一次大清掃,這也為什么當我們通過太極拳運動出汗后會感到神清氣爽的緣故。 3、有利降低血壓 高血壓相信大家都了解,它是因為血管窄小,導致血流量流動緩慢導致的,而適度的太極拳緩慢柔和運動當中會大量排汗,使毛細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huán),增強血管壁的彈性,從而有效的緩解血管的壓力,降低血壓的高度。另外通過太極拳運動還可以使心臟的冠狀動脈口徑增粗,讓心臟的供血更加充分,減少血管疾病的產(chǎn)生。 4、促進呼吸系統(tǒng)功能 三伏天氣壓較低,在這種狀態(tài)下進行有氧的太極拳運動中,會使呼吸加深,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呼吸器官的功能,還會提高血液中含氧量,使體內物質的氧化更加完美,身體自然更利于健康。 5、促進消化系統(tǒng)功能 夏季三伏天,人體的消化功能常處于低下狀態(tài),胃酸分泌減少,導致食欲不振,而且容易患胃腸道疾病。人的消化系統(tǒng)是在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控制、調節(jié)下進行生理活動的。堅持三伏天的太極拳有氧運動(含吐納調息法、脊柱運動法、五臟六腑蠕動法等),可以使腹橫肌活動幅度逐步增加,人為地改變交感神經(jīng)和副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強度,從而改善和增強消化系統(tǒng)的功能。同時,三伏天適當?shù)靥珮O拳有氧運動能使唾液分泌量增加,增進人們的食欲,并保持大便通暢,有利于防治消化道疾病。 二、夏天是站樁養(yǎng)生的最佳時機,有助于身體修復治療頑疾。 大家肯定認為夏天太熱,不適合站樁。你錯了。夏天,能從大汗淋漓的站樁到渾身清涼。 根據(jù)許多夏天站樁養(yǎng)生修煉朋友們的經(jīng)驗:站樁開始時是渾身淌汗,可是每天堅持站樁半個小時以上后,汗水就會慢慢減少或消失,身體變得清透涼快起來。這種涼快,是那種從里到外的清涼。練功結束,躺到床上能一夜都不吹電扇絲毫都不覺得熱,舒爽極了。 三、三伏天打坐閉目養(yǎng)神是養(yǎng)精固本的時機 閉目打坐修煉,可使人心平氣和,思緒冷靜,精神靜謐,達到養(yǎng)精蓄銳、振奮精神之目的。可利用工作之余等等一些時間,隨時閉目打坐養(yǎng)神。特別是夜深人靜時,靜靜地閉目端坐,凝神斂思,幾分鐘或十幾分鐘便會感到思緒寧靜、心氣平和,而且暑氣漸消、精力漸增。經(jīng)常閉目打坐養(yǎng)神,對健康很大有裨益。國內外研究均證明,這種排除外界精神因素干擾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自我調節(jié),可使人體生理功能處于極佳狀態(tài),有助于疾病的康復,獲得身心健康,益壽延年。 玉氏丹道坐功班視頻片段:靜坐功作用簡介 三伏天養(yǎng)生特別說明及注意事項: 1、夏練三伏,但別傻練。常說的“夏練三伏”,并不是讓大家不分時間、地點、情況地去鍛煉。 2、初伏防中暑。伏天是一年當中人體陽氣最為旺盛的時候。天氣炎熱,人體產(chǎn)熱增加,一些體溫調節(jié)功能較差的人,在高溫天氣就容易出現(xiàn)中暑。所以鍛煉要選擇時間段。 3、中伏防濕邪。此時雨水增多,水氣上騰,濕氣極盛。濕邪最易傷脾,常使人感到頭昏身重,胸中煩悶,四肢無力,食欲不振。所以切記鍛煉后要及時換上干爽透氣衣服,日常盡量不要吹空調、風扇、飲食冰冷食物。 4、末伏防秋老虎。此時已經(jīng)入秋,所謂“火燒七月半,八月木樨蒸”,此時的“秋老虎”格外兇。暑熱最容易傷心,可擾亂心神,人常會表現(xiàn)出心煩不寧、坐臥不安等。此時,要合理安排打坐、站樁靜養(yǎng)。個人起居,作息要規(guī)律,保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5、避免久坐不動 雖然夏天動一動就出汗,但久坐會使人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影響濕氣的排除。夏練三伏,就是告訴我們,夏天不可以完全不動,應該要適當活動。 6、吹干頭發(fā)再睡 很多人認為,夏天氣溫高可以不吹干、擦干頭發(fā)就睡,但實際上這是很不好的習慣!夏天時,人洗澡特別勤。有的人頭發(fā)濕漉漉的,就坐在空調屋里,甚至頭發(fā)不吹干就睡覺,導致“濕邪”在不知不覺中入侵身體。所以,夏天也要把頭發(fā)擦干再入睡。 7、頸椎、腰身千萬不要對著空調、風扇 如果必不得以要對著空調、風扇吹涼風,一定要穿衣服,要衣過肘過肩,女性不露腰,男性不露頸椎。 8、三伏天出汗后,千萬要注意,哪怕一身臭汗,也要注意不要踩到以下這些“雷區(qū)”: 忌馬上洗澡 忌濕毛巾擦汗 忌穿堂風、空調房 忌用低于體溫的水洗澡 忌后腦、雙肩、后腰吹風 9、出汗后感到身背濕涼冷不舒服,可配合用電吹筒開熱小風吹著熱背部和其他部位(有微刺癢感的部位就多吹久一些)。 “伏天過不好?。?!對我們的健康影響太大!絕非危言聳聽”。 首先!度過三伏天,有一個問題一般人都會搞混:“伏天里我們是不是要一心防暑?” 錯?。?!正好相反:要一心防 寒!防 寒!防 寒?。?! 三伏酷暑,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對氧氣和養(yǎng)分的需求量增加,人體陽氣在一年中逐漸達到頂峰,血管處于擴張狀態(tài),腠理開泄,一旦著涼,寒邪便容易趁機入侵。 人們在夏季多喜食冷飲,愛吹空調,這些過度貪涼的行為都可能讓身體在無形中被寒邪傷害。很多病都是由于進食寒涼而導致陽氣受損,或過于貪涼致外邪入侵所致。千萬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時防寒甚至比防暑還重要。 你沒聽過“冬病夏治”?或者“冬病都是夏天積累的嗎?” 就是因為伏天開始你可能因為以下這些事情而導致寒氣入體: 1、受涼,如洗冷水澡、趟涼水、吹空調等; 2、從飲食中來,主要是進食冰涼的食物,如冷飲、冰鎮(zhèn)水果等。 玉氏無極大道班養(yǎng)生原理介紹(視頻片段) 玉門武道體系(玉門拳)
一、玉門拳入門基礎系列(主要有以下內容): 1、單操手 2、下盤修煉法 3、基礎拳法:共有四門頂打、金剛抖力拳、短手拳三套 4、基礎樁法 5、基礎步法 6、基礎技法 二、玉門游龍?zhí)珮O拳系列 三、玉門原傳八卦掌系列 四、玉門拳搏擊功夫、專項功法修習系列 五、玉門拳歷代單線傳承絕技→無極殘手系列(亦稱為禪拳或殘拳) 六、器械系列 主要內容有:雙手刀、單手刀、劍、長棍、短棍、短桿、鞭法等 七、道學修煉及養(yǎng)生文化系列 八、風水學文化系列等等 玉氏游龍?zhí)珮O拳內容體系簡介 (一)揉筋大法; (二)太極內功樁法; (三)坐功修煉; (四)太極養(yǎng)生功法; (五)玉氏太極放松秘法; (六)玉氏秘傳太極圓功; (七)玉氏太極內功九勢、內功十八勢; (八)玉氏游龍?zhí)珮O拳競賽套路; (九)玉氏游龍?zhí)珮O拳八十九勢(母拳); (十)玉氏太極拳發(fā)勁修煉; (十一)玉氏太極功夫技擊法; (十二)玉氏太極養(yǎng)生系列秘法等內容 傳承史:武當?shù)廊死畹篱L(道號玄陽子)→傳玉恒寶(道號英靈子)→傳玉光山→傳玉奇勇(道號昌明)。 玉恒寶前輩學得武當太極拳后,以自己的所學、體悟,融入了“玉氏無極大道”的—些內在精華、形法等,使之成為一套內涵深奧、風格獨具的道門太極拳法,總稱為“(武當)玉氏游龍?zhí)珮O拳”。 |
|
來自: 天街小雨dwz58c > 《健康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