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便認為植物是有靈性的,有生命的。古人認為在庭院中種植花草樹木,有著特別的寓意,象征著吉祥,所以中國古典園林雖小,卻綠蔭滿庭、草木芬芳。 槐樹—先秦時的官方綠化樹 古人為了圖個吉祥寓意,不管是官宦人家還是一般門第,庭院左近總少不了槐樹,皆是因為古話有云,“門前有槐,升官發(fā)財”。從古籍記載來看,早在先秦時期槐樹已為官方最早選定的綠化樹種之一,故槐樹又有“宮槐”的別稱。讀書人聚集的會市稱為“槐市”,也是因為遍植槐樹。 柳樹—祛病消災(zāi)之神樹 佛教傳入中國后,柳樹成了民間吉祥之物。因南海觀音為一手托凈水瓶,一手拿柳枝,為人間遍灑甘露,祛病消災(zāi)。唐宋時期還有“插柳”“折柳”“戴柳圈”的風(fēng)俗。古人對柳樹的喜愛也可以從描寫柳樹的詩文中窺見一二。 榆樹—活命樹、救荒樹 榆樹的價值很突出,它的皮、根、葉、花均可食用,荒年可以當糧吃。先秦時人們發(fā)現(xiàn)了榆樹的救荒功能,而且能入藥。因為榆樹的這些特殊用途,所以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愿意種上幾棵。 梧桐—“宜子孫”之祥樹 古人喜歡在庭院中種植梧桐,因為它被視為“宜子孫”的祥樹、“知歲時”的靈樹。古代還有“家有梧桐樹,不愁沒鳳凰”的說法,所以梧桐又稱“引鳳樹”。另外,古人還將梧桐與竹子配合起來栽植,“前栽碧桐,后栽翠竹”。 梅—開百花之先,傳春報喜 中國歷代文人墨客無不愛梅,寫詩贊頌梅花的人也很多。梅花開在嚴寒之中,自古以來便是高潔、堅強、謙虛的代表,給人以立志奮發(fā)的激勵。梅話還常被民間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征。 蘭—花中君子 蘭花終年常綠,姿態(tài)端秀,別具神韻,給人以極高潔、清雅的優(yōu)美形象。古今名人對它品價極高,被喻為花中君子。人為萬物之靈.蘭為百花之英,以蘭會友,共同進步。 竹—竹報平安 竹子一直以來便是由于其高達氣節(jié),有撥節(jié)發(fā)葉、蓬勃向上之勢,受到人們的稱頌。它雖不粗壯,但卻正直,堅韌挺拔;不懼嚴寒酷暑,萬古長青。在民間傳統(tǒng)中有用放爆竹以除舊迎新、除邪惡報平安的習(xí)俗,于是竹也被作為平安吉祥的象征。 菊—傲霜之花 自古以來,文人雅士和園藝家多用極富表現(xiàn)力的辭藻給各種菊花賦予形象貼切和意韻超凡的名字。它傲霜獨立,而名為花之魂魄,被賦予高尚堅強的情操。古人尤愛以菊名志,以此比擬自己的高潔情操,堅貞不屈。 自家如果有庭院,不妨種上一樹一花,既能裝點庭院,也能陶冶情操,更能為家中圖個吉利。 |
|
來自: 勝武工作室 > 《佛釋儒道墨武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