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是一年中天氣最為炎熱、濕度最大的一段時間。三伏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 今天,還沒有進(jìn)入伏天。 2018年三伏天時間40天:2018年7月17—-2018年7月26日,為初伏,10天; 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為中伏,20天; 2018年8月16—2018年8月25日,為末伏,10天。 進(jìn)伏是怎樣計算出來的?入伏是從夏至日后數(shù)到第3個庚日為初伏,一般是在在7月11日至7月21日之間。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 為什么今年中伏有20天?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數(shù)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時,中伏為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因為今年夏至到立秋有5個庚日,所以今年中伏為20天! 什么是庚日?我國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來記載時間。天干的數(shù)字有10個。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數(shù)字12個,即:子、丑、寅、卯、辰、巳、未、申、酉、戍、亥。天干與地支相配,即甲子,乙丑等,交叉配合60次,即為60花甲。 用天干紀(jì)日時,有天干第七位“庚”字的日子,即為庚日。夏至三庚數(shù)伏,就是夏至后第三個庚日開始為初伏。 親愛的頭條讀者朋友,現(xiàn)在知道怎么計算進(jìn)入伏天的時間了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