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2.《花的學?!穼W案 多音字辨析 假:[jiǎ]假如 真假 [jià]度假 假日 用作名詞,表示“照規(guī)定或經(jīng)過批準暫時離開工作、學習場所的時間”時,讀[jià],如:休假、長假、假期;用作動詞,表示“借用,利用”時,讀[jiǎ],如:假借;用作形容詞,表示“不真實的,不是本來的,跟‘真相對”時,讀[jiǎ],如:假定、真假。 同義詞辨析 “急急忙忙”和“匆匆忙忙”都有因心里著急而行動加快的意思。 區(qū)別在于:“急急忙忙”側(cè)重于心里著急;“匆匆忙忙”側(cè)重于行動加快。 例句:①聽說廠里的機器出故障了,他急急忙忙穿上衣服跑出門去。 ②他匆匆忙忙地走了,連鑰匙也忘記帶了。 詞語拓展 倒順詞:互相——相互 倒順詞,即兩字詞語的兩個字調(diào)換位置詞語后,會變成另一個意思相近、相關(guān)或完全不同的詞。有的構(gòu)成詞語的兩個字,意思比較接近,把它顛倒過來,新詞語與原詞語是同義詞。如本課的“互相”一詞,調(diào)換位置后為“相互”,它們是一組同義詞。 這樣的詞語很多,如:煎熬—熬煎、覺察一察覺、別離—離別、蔬菜一菜蔬、登攀一攀登、接連一連接。 學句式反問句反問句就是用疑問的形式,來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意思,起到加強語氣、發(fā)人深省的作用。特點是:只問不答,問中有答。一般地說,一些反問句中有反問詞,如“難道、怎么、怎能”等,句末有語氣詞,如“呢、嗎”等,最后加上問號(?)。有的反問句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如,“難道我們就不能吃掉這個蘋果嗎?”字面上是否定的(有否定詞),意思是肯定的。有的反問句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如,“在人類古老的歷史長河中,有哪一個民族能像中華民族一樣擁有這么豐富的書法瑰寶?”字面上是肯定的,意思是否定的。反問句改成陳述句通常采用下面的方法:1.將反問句中的肯定詞改為否定詞或?qū)⒎穸ㄔ~改為肯定詞。2.將反問句中的疑問詞(怎能、怎么、難道等)去掉。3.將句末的語氣詞(呢、嗎等)去掉,問號改為句號。如,本文中“你不知道他們?yōu)槭裁茨菢蛹奔泵γ??”改成陳述句:你知道他們?yōu)槭裁茨菢蛹奔泵γΑ?/span>寫法借鑒 想象就是設(shè)想,是指繼續(xù)沿著同一種事物設(shè)想下去,設(shè)想出不在眼前的新事物的形象。本課作者就運用了大量的想象,如,“媽媽,我真的覺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學校里上學”“你可知道,媽媽,他們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痹娙税盐疵俺龅孛娴幕ㄏ胂蟪稍诘叵聦W校上學的孩子,巧妙地敘述出花們的活潑、可愛、美麗、向上。 那么,怎樣在習作中運用想象呢? 1.想象要合理。如,《賣火柴的小女孩》文中,作者寫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她看到了溫暖的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圣誕樹、慈祥的奶奶。這些都是作者的想象,這樣的文章讓我們讀起來覺得合情合理。因為這些想象與現(xiàn)實生活有著相似之處,那就是小女孩對幸福生活的渴望,而且這些事物都是在小女孩臨死前神志不清的情況下看到的??梢?,想象既要大膽,又要合理,這樣才能吸引讀者,引起讀者的共鳴。 2.想象要獨特。獨特就是與眾不同,首先要在選材上下功夫。如,《聽聽,秋的聲音》一文中,作者的想象非常獨特:“聽聽,走進秋,走進這遼闊透明的音樂廳,你好好地去聽—一秋的聲音。”在這里,作者把大自然想象成音樂廳,用形象的語言贊美了秋天,想象獨特合理。 3.想象要豐富。豐富的想象可使文章的主題得以深化,使已有的材料得以充實,甚至突破材料的限制。因此,經(jīng)過想象展現(xiàn)出來的畫面,生動、活潑,富有情調(diào)、創(chuàng)意;寫出來的人物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描繪出的景物生動、形象。合理、豐富的想象源于生活,又與人的情感、知識、興趣等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如,《我家門前的?!芬晃闹?,作者把藍天想象成一個倒過來的大海,大海給了“我”無盡的想象,寫出這樣優(yōu)美的文章,正是源于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因此,我們平時要勤于觀察思考,博覽群書,積累多方面的知識,培養(yǎng)豐富的情感、廣泛的興趣,這樣才能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才能寫出優(yōu)美動人的文章。
共渡難關(guān) 《花的學?!愤@首詩歌的語言很有特點,你能試著分析一下嗎? 這首詩歌中運用了擬聲詞,用以模擬大自然中的聲音,如“簌簌”。另外,詩歌讀起來很親切,富有童趣,如,“這時,花孩子們便穿了紫的、黃的、白的衣裳,沖了出來?!边@句話中的一個“沖”字讓我們仿佛看見了孩子們不管不顧地往外跑的場面。 課內(nèi)閱讀同步訓練 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 ①媽媽,我真的覺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學校里上學。 ②他們關(guān)了門做功課。如果他們想在放學以前出來游戲,他們的老師是要罰他們站墻角的。 ③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 ④樹枝在林中互相碰觸著,綠葉在狂風里簌簌地響,雷云拍著大手。這時,花孩子們便穿了紫的、黃的、白的衣裳,沖了出來。 1.讀文段①和②,我們要用( )的語氣;讀文段③和④,我們要用( )的語氣。 A.震驚C.喜悅B.悲傷D.哀求 2.第③段中“放假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請仿照畫線句子寫一寫。 清風一吹,他們__________________; 蝴蝶一來,他們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描寫的是____________時的情景,其中“紫的、黃的、白的”體現(xiàn)了花兒的_________________。 4.對第④段中加點的“沖”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體現(xiàn)了花兒們迫不及待地想回家以及花兒們快樂的心情 B.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體現(xiàn)了花兒們無組織無紀律,胡亂開放的情景 我是梅子老師,我專注于小學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