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彩虹貓66 來源:付虹大夫
“是順好還是剖好,要真實的自身感受,發(fā)小說順產之后很松,閉合不嚴容易得婦科病。很是后悔,還很不如意。建議我剖。”
首先孕媽媽需要知道的是,剖宮產率的上升可導致母體并發(fā)癥及死亡率增加。所以建議各位孕媽在打算“剖宮產”的時候,先找產科醫(yī)生評估一下,自己有沒有剖宮產的指征?
剖宮產手術指征是指不能經順產或不宜經陰道分娩的病理或生理狀態(tài)。比如胎兒窘迫、頭盆不稱、胎兒橫位、臍帶脫垂、胎盤早剝等。
具體而言,順產好還是剖剖產好?孕育新生命是女性的天職,分娩方式當然是越自然越好。
順產對孕媽和孩子的好處如下:減少新生兒窒息和吸入性肺炎的發(fā)生;孩子更具有抵抗力;產婦子宮更易復原;減少產后出血;產婦面臨的風險低。
而剖宮產看似簡單,一刀見效,其弊端也不少:剖宮產違背分娩自然規(guī)律;存在諸多不安全因素;出現(xiàn)相關并發(fā)癥、麻醉及其他意外和損傷,增加母嬰風險;浪費衛(wèi)生資源,也增加經濟負擔。
現(xiàn)在全民進入二胎時代,對于有過一次或者多次剖宮產史的孕媽媽,再次懷孕和分娩,相比于沒有剖宮產史的女性,會額外遇到風險如下:
剖宮產后子宮瘢痕處妊娠、子宮破裂、產后出血、產后子宮感染幾率增高、 前置胎盤 、 羊水栓塞 、再次剖宮產術中盆腔粘連 。
正常育齡小主,一般骨盆不會發(fā)生變化,發(fā)生變化的是肌肉,肌肉在維系女性盆底功能方面起到巨大作用。
像吊床一樣,女性的盆底肌肉不僅承托和支持著膀胱、子宮、直腸和盆底臟器,參與控制排尿、排便,還負責維持陰道的緊縮度、增加性快感等多項生理功能。
妊娠期盆底肌肉的長期重壓和分娩時盆底肌肉的極度牽拉,不可避免的會造成盆底肌松弛、撕裂和缺陷,這是盆底疾病主要病因和獨立影響因素。此外,肥胖、慢性咳嗽、長期負重勞動、腹壓活動、腹部包塊也是導致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順產生孩子和剖宮產生孩子,產后都不可避免的有出現(xiàn)盆底肌松弛、撕裂和缺陷的可能,所以現(xiàn)在在絕大多數(shù)醫(yī)院,產后42天的母嬰同檢,醫(yī)生都會建議產婦媽媽做一個盆底功能的檢查,看看恢復的如何,如果發(fā)現(xiàn)異常,那么就需要盡快的采取一些方法或者治療措施,幫助恢復盆底肌肉的功能。
順產生完孩子更容易得婦科疾病嗎?
在女性的婦科的炎癥中,陰道炎、宮頸炎、盆腔炎等相關的章節(jié)中,并沒有指出順產的媽媽比剖宮產的媽媽更容易患相關的婦科炎癥。
看完付虹醫(yī)生的解答,打算生孩子的準媽媽孕媽媽,自己到底是想“順”你還是想“剖”,有主意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