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平常生活的飲食中,如果太多地進食酸性食物,則會造成/人體酸堿不平衡,導致酸性體質(zhì)病。 酸性體質(zhì)病人的臨床表現(xiàn)為:耳鳴頭暈、全身無力、大便秘結(jié)、皮膚粗糙、記憶力減退、思維遲鈍;中老年人易引起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胃潰瘍、痛風和神經(jīng)性病患等。 所以,在保障日常飲食營養(yǎng)的前提下,要多食些堿性食物,少食酸性食物,保持體液酸堿平衡。 通常人們會認為,有酸味的食物就是酸性食物,如山楂、番茄、柑橘、杏仁、石榴、草莓等,其實這是種誤解,這些帶酸味的正好是堿性食物。酸性食物通常是指食物中包含無機鹽中的非金屬元素,如磷、硫、氯、溴、碘、硒等。 這些元素經(jīng)過消化代謝后,會生成帶陰離子的酸性氧化物,這在營養(yǎng)學上謂之酸性食物。此類食物中含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很高,如肉類、魚類、禽類、蝦蟹、酒、花生、核桃、糖果和淀粉類食物大米、白面、面包、餅干等為酸性食物。太多地攝入酸性食物,可以使身體變?yōu)樗嵝泽w質(zhì),造成病患。 堿性食物通常是指包含比較多鈣、鉀、鋅、鎂、鈉、鐵等金屬元素的食物,這些食物經(jīng)消化代謝后生成帶陽離子的堿性氧化物,它可緩沖酸性代謝產(chǎn)物,改善人體中環(huán)境的酸堿平衡,使體液酸堿度pH保持在7.3至7.4之間。 堿性食物包括水果、蔬菜、咖啡、茶葉、海藻、海帶、裙帶菜、石苔花菜、紫菜等。通常吃起來帶酸味的食物,如山楂、杏子、草莓等,經(jīng)消化代謝后也呈堿性,屬于堿性食物。此類食物不但富含金屬元素,更包含人體必需的維生素B族與維生素C。平常多食些這類食物,可以調(diào)節(jié)因過食酸性食物而引起的酸性體質(zhì)。并且,堿性食物中可觀的維生素C還能夠防治壞血病,并且有不錯的抗氧化功能,推遲衰老,維持腎臟、心臟、肌肉和骨骼的健康。 國外最新研究報道,堿性食物尤其是蔬菜中,包含一種叫『干擾素誘生劑』的物質(zhì),它可刺激細胞產(chǎn)生干擾素,干擾素幾乎對所有的病毒都有抑制作用,還可以調(diào)節(jié)人體免疫功能,激活巨噬細胞、淋巴細胞與白細胞,抑制與吞噬癌細胞,對口腔癌、食道癌、胃癌等具有防癌抗癌作用。 因此,我們要注意營養(yǎng)均衡,特別是飲食中的酸堿平衡,是維持身體健康的必要條件。飲食要做到葷素搭配、減葷增素、以素為主、少肉多蔬、少葷多果、少精多粗,以保證身體的健康。 ![]()
![]() |
|
來自: 子孫滿堂康復師 > 《穴位 食療 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