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齦俗稱“牙床子”,牙齦炎顧名思義就是“牙床”發(fā)炎了。多因日腔不潔,牙面上有結(jié)石(牙垢)堆積,經(jīng)常刺激牙齦,同時牙石凹凸不平有利于細菌附著和繁殖,從而使牙齦發(fā)炎。牙齒排列不齊、食物嵌塞在牙縫內(nèi)、鑲補不良的假牙壓迫刺激牙齦等原因,都可發(fā)生牙齦炎。 中醫(yī)分型論治牙齦炎 1.胃火熾盛 牙齦作痛、出血、口氣熱臭,渴喜冷飲,大便于結(jié)。牙齦紅腫疼痛,溢出膿血。舌紅,苔黃,脈數(shù)。 [治法] 清熱利濕,瀉火解毒。 [方藥] 清胃散加味:黃連7克,生地6克,丹皮12克,當(dāng)歸12克,升麻7克,生石膏35克。大便干結(jié)者加生大黃12克。 2.氣血虧虛 牙齦萎縮,顏色淡白,牙根宣露,牙齒松動,咀嚼無力,牙齦時有滲血。面白或萎黃,倦怠無力.舌淡,苔白,脈弱 [治法] 補益氣血。 [方藥] 八珍湯加減:黨參16克,白術(shù)12克,茯苓12克,炙甘草12克,當(dāng)歸12克,熟地ls克,川芎12克,白芍12克,陳皮7克,木香12克。 3.腎陰虧虛 牙齦萎縮、牙根松動,牙齦粘膜微紅腫。或有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舌紅少津,苔薄,脈細數(shù). [治法] 滋補腎陰. [方藥] 六味地黃丸加味:熟地16克,山茱萸12克,淮山藥16克,丹皮16克,茯苓12克,澤瀉12克,首烏16克,枸杞16克,肉桂4克。如有健康疑問,可到全球醫(yī)院網(wǎng)公眾號(webQQYY)咨詢。(責(zé)任編輯:李桂妹) ![]()
![]() |
|
來自: 子孫滿堂康復(fù)師 > 《牙周科牙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