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追隨著一代才子的錦繡詞章,走進(jìn)遙遠(yuǎn)的南唐舊事,借著這一首《虞美人》來說一說這位絕代的才子、薄命的君王。
帝王之中不乏擅長吟詩弄賦之人,但詩詞的造詣與影響與南唐后主李煜比起?來,卻都要遜色不少。這位詞壇圣手,雖然在吟風(fēng)弄月之中倉惶辭廟,國破家亡,但他的詞作千百年來卻被人口口相傳,影響深遠(yuǎn)。
這首詞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堪稱絕命詞。他的愁緒,他的眷戀,他的亡國之痛,都融入了春風(fēng),融入了江流,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李煜的詞達(dá)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境界。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對李煜有著這樣的描述: ?? “詞至李后主爾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爾為士大夫之詞。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是后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span>
南唐升元元年七月初七,在一個乞巧節(jié)的黃昏,在煙雨江南雕欄玉砌的華殿里,一代詞帝李煜誕生了。
那是一個群雄逐鹿,弱肉強食的時代,南唐,偏安于江南,風(fēng)雨飄搖。
李煜,原名李從嘉,字重光,后以“日煜之晝,月以煜之夜”之意,而改名李煜。史載,他為人純孝,善屬文,工書畫,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
公元961年,李煜從父親手中接過了南唐的江山。父親為他改名李煜是希望兒子能像太陽一樣照亮南唐晦暗的江山,就這樣,原本無緣帝位的李煜,被命運的大潮推上了君王的寶座。
在詩詞的天地里,他是最優(yōu)秀的馭手,他的才情足以帶他抵達(dá)最輝煌的巔峰。然而在帝國治理之中,他卻是一個十足的失敗者。
南唐這個偏安于江南的小國,本就國力弱小,到了李煜的時候,更是江河日下,根本就沒有與北方大宋抗衡的資本,大宋王朝一統(tǒng)江山的決心,從沒有因為他一次次的納貢和示好而減弱。
客觀地來講,李煜只是一位文弱的書生、優(yōu)秀的詞人,他不具備治理國家的能力,更無法與那位胸懷遠(yuǎn)志,腹有良策的宋太祖相抗衡。懦弱如他,只能選擇逃避,逃向佛堂,逃向詩詞,在晨鐘暮鼓中頂禮膜拜、在弄月吟風(fēng)中聊以自慰。
“一棹春風(fēng)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M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strong>?這樣逍遙的日子作為君王是無福消受的,這樣的逃避帶來的必定是國破家亡的結(jié)局。
他生長于帝王之家,見慣了奢華無度,紙醉金迷,從未體察民間疾苦,更不知曉國家已經(jīng)危在旦夕,北方的趙匡胤時刻可能踏平江南。即便知曉,他也無力抵抗,文弱如他,只能在夜夜笙歌中等待那個可以預(yù)知的結(jié)局。他的國家、他的命運、他的人民都在他走出城門出降的那一刻宣告了永遠(yuǎn)的結(jié)束。
他從高高在上的君王變成了任人宰割的階下囚,他從人生的巔峰走到了命運的谷底,他失去了國家與皇位,卻在北地的囚禁歲月中涅槃成為了千古詞帝。
北囚的歲月里,他在汴京的明月下遙想江南的故土,他在北地的瑟瑟秋風(fēng)里,嘗盡了國破家亡的凄苦。
依稀舊時游上苑,南唐花月正春風(fēng)。
曾經(jīng)的他,如花美眷,南唐江山。他的皇后周嬙,嫻靜聰慧,色藝雙絕,能歌善舞,尤解音律,二人流水高山,琴瑟和諧。
后來她的妹妹小周后,又來到了他的身邊,更為他的生命帶來了勃勃的生機,也激發(fā)了他創(chuàng)作的激情,這位多情的才子更為她寫下了眾多艷美的詞篇。風(fēng)流天子,紅袖添香,作為男人,他是幸福的,兩任妻子都是才貌雙全,對他更是情深義重。那是他人生中最爛漫的一段旖旎時光:
《菩薩蠻》 ?花明月暗飛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衩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間,一晌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
這樣的閨閣香艷之詞,李煜寫來亦是別有情趣。
李煜,既是南唐的皇帝,又是詞壇的圣手。君王應(yīng)胸懷天下,殺伐決斷亦尋常。詞人卻要情思柔軟,常常流連于生命的感動。
面?對破敗的家園,他的苦,他的痛,他的屈辱,是無處言說的,他沒有治理國家的雄才偉略,更沒有力量去力挽狂瀾,只能沉浸詩詞,縱情聲色,在吟詩弄月、溫香軟玉中尋求精神的慰藉。
“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span>李煜不是一個稱職的君王,但卻稱得上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藝術(shù)家和詞人。
公元975年,宋軍攻克金陵,南唐滅亡,李煜流水落花,倉皇辭廟。李煜被俘后被宋太宗囚禁于汴京,在汴京忍辱度過3年囚徒生活,后又被宋太宗毒酒賜死。
李煜最終死在了《虞美人》凄婉的曲調(diào)里,死在了對南唐故土不舍的眷戀中,江南故土飄飛的雨絲,是他聲聲的嘆息與淚水。
這樣跌宕起伏的經(jīng)歷,對于李煜的帝王生活來說,是悲戚甚至是失敗的,但對于詞人而言的確是幸運的。朝為天子暮成囚,大起大落的人生起伏,給了他豐厚深刻的生活積淀,在這個時期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傳頌千古的佳作:《虞美人》、《相見歡》、《浪淘沙》等,這些詞作帶他抵達(dá)了藝術(shù)的巔峰,并在晚唐五代詞壇獨樹一幟,對后世詞壇影響深厚。
《破陣子》 四十幾年家國,三千里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夢。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虐,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惶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文字常常是心靈的寫照。成為囚徒后的李煜,因為處境、心境的?不同,詞風(fēng)有了本質(zhì)的改變,再沒有了舊時宮闈的華麗頹廢,轉(zhuǎn)變成了凄涼悲壯,意境深遠(yuǎn),李煜在這首《破陣子》里真實地再現(xiàn)了倉惶辭廟的情景與感受。告別了烙印著無數(shù)美好回憶的江南,對他來說,此去即成永別,再見只能于夢中。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游上苑, 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fēng)。
在北囚的小樓里,故國的一切都杳如春夢太匆匆,亡國之恨壓得他無力喘氣,即便在夢中亦無處可逃。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 他鄉(xiāng)的明月,照見了南唐后主對亡國的綿綿遺恨,照見了風(fēng)流天子對故國的思戀,更照見了囚居他鄉(xiāng)的孤獨與無奈。他的頹廢、憂郁、失落,瘦弱成了無依?的楊柳,搖曳成了寂寞的梧桐。
昨天的一切都成了“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獨對的也只有深院的梧桐、階下的落梅。
《清平樂》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yuǎn)還生。
他本無心政權(quán),卻被命運推上了君王的寶座;他才華橫溢,能詩善詞,卻在凄凄慘慘中丟失了江山,無法改寫早已注定的悲劇命運。
《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fēng),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這首詞可以用作解讀李煜一生的命數(shù),它的一生委曲求全,只求安逸。怎料,北方強大的大宋王朝一統(tǒng)江山的決心與步伐,步步逼他入死路,這位只知吟風(fēng)弄月的文青君王,注定了悲劇的命運。
自古以來,君王的寶座是一種誘惑,更潛藏著巨大的風(fēng)險,寶座的背后交織著多少血雨腥風(fēng),如果沒有足夠的駕馭能力,那也只能是一種煎熬甚至悲劇。
“江南江北舊家鄉(xiāng),三十年來夢一場?!?/span>
他才情絕代,無奈生在帝王家,他幻想著偏安一偶,吟風(fēng)弄月,最后卻在一杯毒酒中結(jié)束了生命。
國家不幸詩家幸,時間證明了李煜作為帝王的平庸;時間也證明了他作為詞人的不朽,他在北囚的歲月里讓自己涅槃成了一代千古詞帝,他的全部才情,終帶他抵達(dá)了藝術(shù)的巔峰。
曾經(jīng)才情絕代的南唐后主,最終在一杯毒酒中含恨離去,留下無數(shù)錦繡詞篇,不得不讓人感嘆“做個才子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边@句話,或許是對李煜最恰當(dāng)?shù)淖⒔狻?/span>
? END 作者簡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