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dāng)耳畔響起電影《上甘嶺》中的插曲《我的祖國》那優(yōu)美的旋律,我情不自禁就會想到我故鄉(xiāng)的那條河流——滹沱河。我的家鄉(xiāng)張村,位于滹沱河西岸。滹沱河發(fā)源于繁峙縣,經(jīng)代縣流經(jīng)原平、途經(jīng)張村,由忻口出境。
春天,萬物復(fù)蘇,封凍了一冬天的滹沱河開始解凍,洶涌的河水裹著大小不等的冰塊,冰塊形狀各異,有長的,有短的,有方的,有尖的,有圓的;更有像牛、馬、驢、騾、雞、犬的。
岸邊的護岸林開始發(fā)芽變綠,柳樹一夜之間變成了淺綠色,倒影在河中。河岸上長著各色野花,有紅色的、黃色的、粉紫色的,一大片一大片紅色的花開得最多,叫炮花,它葉子是綠的,叢生,整個枝干部開著紅花,跟串串紅一樣,把整個河岸裝扮成片片紅色的海洋。炮花雖然鮮艷嬌美,但僅能開兩個月,進入盛夏,花兒就凋謝了,似乎有種紅顏薄命的感覺。它的果實和紅棗大小差不多,顏色是綠的,里面是真空,人踩上去,“啪啪”地發(fā)響,聲音清脆,像放鞭炮一樣,所以人們稱它為“炮花”。開著黃花的是大豆花(大豆即蠶豆),不過,蠶豆花是白色的,這種花是黃色的,因其枝干、形狀、花形高低跟大豆花相似,人們就把它叫成了“大豆花”。
盛夏,隨著天雨的增多,滹沱河之水變化莫測。雨天,河水暴漲,水面升高,站在岸邊看,驚濤駭浪拍打著河岸,令人生畏。雨過天晴,洪水逐步退去,變成清水。夏天,我常去河里玩水,尤其是伏天,差不多天天去。人在水里玩耍,魚在水中游弋,魚鷹在低空盤旋覓食。我們在水里玩的是跳水。站在岸上,向背后跳下去,掉在水里很快起來。有一次很危險,我們正在玩水的興頭上,不知不覺河水就漲起來了,我們卻毫不知情,幸好有個大點的孩子說,上游下了大雨,洪水來了,快快上岸。大家趕緊爭著上岸,我雖然被嗆著喝了兩口洪水,但幸虧一個大點的小伙伴及時扶了我一把,才終于上岸脫離了險境。上岸后,穿好衣服,歇了口氣,看到洪水越來越大、水位不斷上升,翻滾著巨浪,真是越看越后怕。
秋天,滹沱河緩緩地流著,沒有大的起伏。天氣逐漸轉(zhuǎn)涼,由北向南飛的大雁排著人字形隊伍,又飛來棲息在河邊尋找食物。天黑下來,但它們警惕性很高。為了防止外來的敵人攻擊,一群大雁中就有一兩只挺著頭觀察附近的動靜,一旦有事,就開始呱呱地叫,其它熟睡的雁子也不分青紅皂白地跟著叫,隨后向遠方的開闊地飛去,躲避危險。有人說,觀察動靜、站崗放哨的大雁,是沒有配對的孤雁,配了對的都休息了。是不是這種情況?動物界的事我也搞不清,不過,站崗放哨的這一兩只大雁確實有,很負責(zé)任,我是親眼見過的。
深秋,天氣逐漸轉(zhuǎn)涼,滹沱河這宜人的景色又換了一個新天地。本來綠綠的大地,現(xiàn)在開始枯黃,隨風(fēng)一吹,飄落在整個岸上,像是上天有意扔下的黃金,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fā)光。蘆葦花、蒲棒花都已熟透,風(fēng)一吹,像下雪一樣,漫天飛舞。人的眼常被它迷得睜不開,好像走在云里霧里,分不清東南西北,此時,滹沱河邊變成了放羊人放羊的好地方。柳葉、炮花、雜草都是羊的美食,羊吃得大腹便便,傍晚回的時候,又喝上滹沱河的水,幾天下來,它們就養(yǎng)得膘肥體壯了。
進入十月,已是冬天,忙亂了一年的滹沱河該休息了。
隨著西北風(fēng)的刮來,氣溫驟降,滹沱河開始結(jié)冰。冬至前后封凍,宛如一條潔白的玉帶,冰下流水不停。白天,只有放牧的羊群,羊吃飽了就砸冰喝水。飛鳥很少,草中最常見的是野兔了,偶爾也有白天鵝、洋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