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天,象孫猴子的臉,說變就變。油然作云,則沛然下雨。剛還是晴空萬里,艷陽高照,頃刻間便烏云壓頂,雷電轟鳴,大有“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之勢。 雨,是云的眼淚;風(fēng),是雨的朋友。夏季的雨,總是伴著風(fēng)來的。這風(fēng),不來則已,來則驚人。像兇猛的野獸,肆無忌憚,狂妄放縱,人們稱它狂。若見柳梢動了,柳條舞了,沙塵飛揚,則雨可能已到半道了。再見烏云潑墨,駿馬似的,前俯后仰,翻滾著疊重而來,黑沉沉籠罩了四野,便知雨神馬上就要降臨了。 夏季的雨,個性鮮明。突然,急促,猛烈,短暫。似關(guān)東大漢,豪放派詞人,執(zhí)鐵板,唱大江東去,剛性十足,彈性豐滿,充滿了豪爽和激情,人們叫它暴。這雨,節(jié)奏感強,如猛漢喝酒,一仰脖子,一杯就干了。然后,扯開噪子,高歌一曲。那氣勢,真是果斷痛快,酣暢淋漓。 諺語云:“夏雨隔界畔,十里不同天?!庇甑街?,方寸之間往往會出現(xiàn)兩重天。正如劉禹錫“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描述,穹廬之下,陰晴界線分明。而南宋華岳的《驟雨》一詩,更是將這種雨在云先的奇特景象描寫得惟妙惟肖?!芭N矠踉茲姖饽?,牛頭風(fēng)雨翩車軸”一寫暴雨將至未至,一寫風(fēng)雨已經(jīng)到來,而兩者相距,只有牛頭牛尾之間,形象地突出了夏雨的特征,再現(xiàn)了夏日急雨的壯觀景象。 人是旱蟲,半月不雨,也沒人怨言;若是三天不晴,便會牢騷滿腹。好比人吃飯,生猛海鮮,調(diào)節(jié)味口,一頓尚可;若是天天營養(yǎng),頓頓魚蝦,腸胃則受不了。晴天如同百姓眼里的家常菜,習(xí)慣了,享用著舒服。 今年夏天,雨確是多了些。婆婆媽媽,嘮嘮叨叨,馬拉松似的,磨人性子。象任性的少年,提早開啟了秋雨模式,纏纏綿綿,少了份陽剛之美,多了些陰柔之氣。尤其是最近以來,天空象壞了肚子的孩子,浙浙瀝瀝,泄個不停;又象心事重重的怨婦,眉頭緊蹙,滿臉愁容。這連綿的陰雨,分明是孟姜女長城腳下的憤懣哭訴,林黛玉葬花時的多愁善感,李清照空守閨房的輾轉(zhuǎn)煎熬,竇娥蒙受的深重冤屈,其聲嗚嗚,如泣如訴,如怨如慕。 洪水猛獸,殘酷無情。連續(xù)霸屏的視頻,見證了濤濤渭河的雄渾壯觀,也目睹了泛濫洪流的肆意猖獗,它淹沒了禾苗,摧毀了景觀,圍困了漁民,沖塌了房屋……危情時刻,可敬的消防官兵挺身而出,英勇戰(zhàn)斗,最大限度地保護了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chǎn)安全。水患無情,人間有愛。這愛,是路遙筆下的田曉霞奔赴抗洪前線,勇救落水小孩的無畏之舉;是九八洪災(zāi)中救援官員眾志成城,沖鋒陷陣的大義之情。 凡事得有度,過猶不及。這錯亂了季節(jié)似的雨,下得多了,也就成了災(zāi),心田上都能長出綠毛來。陰暗,潮濕,沉悶,壓抑,這樣低靡的天氣,最適合宅居一處,聽聽雨,觀觀劇,與書為伴,蓄養(yǎng)精神。 收割的季節(jié),最怕的是雨天。麥黃一時,龍口奪食。拼的是時間,靠的是天氣。割麥,碾場,趕上晴天是好,如果遭遇陰雨的襲擊,麥穗就會霉變發(fā)芽,一年的口糧就沒了。最擔(dān)心的是,碾場的時候,暴雨來襲,即使你有三頭六臂,渾身的解數(shù),也抵不過雨魔的囂張氣焰,它就象發(fā)瘋的獅子,激怒的駿馬,肆意地?fù)p害莊稼,無情地糟踏糧食,而你,只能眼巴巴地看著麥場上的落魄,心疼到滴血,卻無回天之力。 行路的人兒,忌諱的是雨天。雨里行走,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暴雨中艱難拉車的祥子,為了養(yǎng)家糊口,維持生計,賺得買輛新車的錢,在惡劣的天氣里,拼命地掙扎,負(fù)重著前行。沙湖道遇雨的蘇子朋友,出游時未帶雨具,被淋成了落湯雞,狼狽不堪,泥路草鞋,依杖徐行。在泥濘之途中跋涉,無論是茍且眼前的祥子,還是追求詩和遠方的蘇友,都是步履艱難,蝸步難移。 自然的風(fēng)雨,考驗的是人的意志;人生的風(fēng)雨,歷練的卻是人的格局和境界。 蘇軾的一生,可謂“身行萬里半天下,僧臥一庵初白頭”。在政敵的打擊之下,一次次被貶謫,被放逐,從北到南,宦海沉浮,命運無奈,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大赦歸來時居然寫下“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的詩句。作為貶謫之地,流放之所,本是不堪回首的過去,卻被他驕傲地說成人生的功業(yè),因為他早已看淡是非悲喜,在現(xiàn)實的困局中脫身而出,將生命放諸于遠山長天,把所有跨不去的坎,都化作了人生的風(fēng)景,把崎嶇坎坷的一生,活成了灑脫與精彩。 文革中,楊絳先生被剃成了“陰陽頭”,罰去掃廁所,之后又下放到干校,但就在一次頭戴高帽,脖掛木板,手舉銅鑼游行后,她卻模仿《堂吉訶德》中桑丘·潘沙的口吻說:“我雖然‘游街’出丑,仍然是個體面的人!”這體面,不因命運的落魄而卑怯,也不因名利的榮光而外露。也許正是曾經(jīng)的痛苦經(jīng)歷,才讓她有了“人生曼妙的風(fēng)景,竟是內(nèi)心的淡定與從容”這樣的感悟。因為在先生的眼里,任何屈辱和磨難,都似搗磨的香料,愈細(xì)碎,愈濃烈。 世事難料,在人生的旅途中,生命中的大雨總是不期而至,與其在風(fēng)雨中逃避,不如在雷電中勁舞。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堅守生命的張力,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即使在風(fēng)雨中濕透,也能享受到拼搏人生的快意,唯有心靈的堅強,才能驅(qū)走心里的洪水猛獸。倘若已身在雨中,不妨學(xué)學(xué)樂觀曠達的東坡居士,平和睿智的楊絳先生,且歌且行,一蓑煙雨任平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