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寺堡大河鄉(xiāng)香園村 有一位農(nóng)家婦女 用了整整九年時間 繡成了一幅長22米的《清明上河圖》 她繡壞了幾百根針 用去了價值近萬元的各色線 飛針走線近千萬次 針腳細密栩栩如生 見過的人無不嘖嘖稱贊 她就是55歲的王俊蘭 《清明上河圖》十字繡 王俊蘭 ▲這幅繡品全長22米 需要十個人才能完全鋪展開 這件事,難度到底有多大? “您是怎么堅持繡完這么長一幅《清明上河圖》的,真是太厲害了!”說話間,王俊蘭從箱底將《清明上河圖》全景圖十字繡取出。眼前,一幅長22米、寬約0.8米的《清明上河圖》十字繡緩緩展開,畫面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在場的人發(fā)出陣陣贊嘆聲。 在20多米的畫卷里,王俊蘭共繡了500多位人物,牛、騾、驢等牲畜數(shù)10匹,車、轎20多輛,大小船只29艘,房屋、橋梁、城樓等各有特色,不僅完整再現(xiàn)了北宋畫家張擇端筆下的盛景,更體現(xiàn)了一名農(nóng)村婦女9年的不懈堅持。 1999年,王俊蘭和家人從隆德縣搬遷到紅寺堡區(qū),自幼喜歡手工的她向母親、外婆學刺繡?!皠倎淼竭@里,家里只有8畝土地種玉米和小麥,一刮風,苗子全被沙子淹沒……”王俊蘭說,丈夫身體不好不能外出打工,兩個孩子還小,只能靠自己外出打工補貼家用。閑暇時間,王俊蘭只得做些繡品補貼家用。 “9年前,我繡過一幅《八駿圖》十字繡,大兒子幫我拿到銀川賣了3萬元,我真沒想到一幅十字繡竟然能賣出這樣的價格?!蓖蹩√m說。從那時起,王俊蘭下定決心要繡一幅《清明上河圖》全景圖,她從銀川購買了價值近萬元的各色線、布料等,潛心開始了自己的刺繡。 3000多個日日夜夜里,王俊蘭沉浸在十字繡中樂此不疲?!稗r(nóng)忙時,婦女們在田間地頭忙碌,我卻在家繡十字繡,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但這是我的夢想,打從開始就沒想著放棄?!蓖蹩√m說。 如今,王俊蘭不僅自己繡,還帶動身邊的婦女們一起致富。王俊蘭說,現(xiàn)在留守農(nóng)村的婦女很多,她希望能帶動附近更多的留守婦女一起,通過網(wǎng)絡將繡品銷售出去,讓大家一起富起來。 這幅繡品,到底有多珍貴?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 《清明上河圖》是畫家張擇端所繪的北宋風俗畫,是一幅百科全書式的畫作,公認的千古名畫第一巨作,無價之寶。作品以長卷形式,繪制了數(shù)量龐大的各色人物,牛、騾等牲畜,車、橋、大小船只,房屋、橋梁、城樓等各有特色。 而十字繡是一種古老的民族刺繡,具有悠久的歷史,目前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協(xié)會列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在許多民族的日常生活中,一直以來就普遍存在著自制的十字繡工藝品。由于各國文化的不盡相同,隨著時間的推移,十字繡的發(fā)展也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風格,無論是繡線、面料的顏色還是材質(zhì)、圖案,都別具匠心。 《清明上河圖》因工程量巨大,不少十字繡愛好者對此望而卻步,也歷來被收藏愛好者視為珍品。 ▲亭臺樓閣、人物山水惟妙惟肖 十字繡在民間俗稱為“挑花”或“挑補繡” 最考驗人的耐心和毅力 繡的時間長了就連手指都有點變形 更別提頭暈眼花頸椎酸痛 但她都咬牙堅持了下來 希望更多人能欣賞到十字繡獨特的魅力 人生能有幾個九年 這種九年如一日成就一幅作品的堅持 比起抖音快手的獵奇 才更值得你我的贊和敬意! 更多相關內(nèi)容 - 版權聲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