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硬腫癥 新生兒硬腫癥是由寒冷、感染、早產(chǎn)等原因引起的,以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腫為表現(xiàn)的綜合征。嚴重者可導致休克、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 [臨床表現(xiàn)] 新生兒出生1周左右出現(xiàn)皮膚發(fā)涼,拒乳,不哭鬧,口唇緊閉,反應遲鈍,漸漸皮膚發(fā)硬,不易捏起,水腫光亮,膚色由青轉(zhuǎn)紫甚至發(fā)灰白色,測體溫35℃以下,甚至可低于30℃。肛溫可低于腋下溫度。本病依病情輕重分為三度:輕度:硬腫范圍《20%;體溫》35℃,肛一膿溫差為正值(即肛溫,腋溫),無或輕度器官功能改變;中度:硬腫范圍20%—50%,體溫>35℃,肛一腋溫差正值或0,有明顯器官功能改變;重度:硬腫范圍》50%,體溫《30℃,肛一腋溫差負值,出現(xiàn)休克、DIC、肺出血、功能衰竭。 [診斷] 1.新生兒出現(xiàn)體溫降低,典型皮膚改變即應考慮本病。 1.實驗室檢查可有血pH值下降, 血小板減少,血糖低,腎功能損害時可有血肌酐升高,肺出血x線可見肺部出血影,DIC時可有纖維蛋白原降低、凝血活酶時間延長。 [治療] 1.西醫(yī)藥治療 (1)保暖為首要治療方法。有條件時應置暖箱或暖床上,溫度要高于小兒體溫1℃,并逐漸升高,約半小時左右升高l℃,直至升至35—36℃。無上述條件可用暖棉被包裹外加熱水袋,水溫由40℃漸至60℃維持。靜脈補液,供氧亦應加熱。此外可用紅外線照射、溫水浴等方法。 (2)藥物治療①補充能量:可用5%—10%葡萄糖液70ml/kg/日輸入,加入三磷酶腺苷(ATP)、輔酶A(CoA)等。 ②補充維生素:以維生素c、B為主。 ③抗生素治療:針對感染菌群選用。廣譜抗生素慎用。 ④激素治療:以氫化可的松4—8mg/kg/次靜點或地塞米松0.25mg/kg/次人壺。 ⑤抗凝治療:肝素lOmg/kg,/次靜脈滴人,同時觀察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 ⑥擴血管治療:多巴胺0.1-O,2mg/kg/次靜脈滴人。 ⑦其他:出現(xiàn)休克、肺出血、心、腎功能衰竭按相關癥處理。 2.中醫(yī)藥治療 (1)氣血凝滯:皮膚發(fā)涼,膚色紫紅,發(fā)硬,水腫光亮,不易捏起,拒乳,口唇緊閉,反應遲鈍,舌淡或青紫,指紋紫滯。 治療:溫經(jīng)散寒,行氣活血。 方藥:黃芪15克、桂枝12克、當歸6克、川芎6克、細辛1克、生姜3片、大棗2枚、炒本香3克、吳萸肉3克、炙甘草3克。 (1)陽虛寒凝:皮膚硬腫青紫,皮膚冰涼,面色灰白,手足攣屈,不哭不動,舌紫而縮,指紋不見。 治療:溫陽救逆,散寒活血。 藥物:炮附于(先煎)3克、干姜6克、肉桂3克、當歸6克、杜仲6克、白花蛇舌草2克、雞血蘑5克、細辛1克、吳萸肉3克、炙甘草3克。 [預防與調(diào)養(yǎng)] 1.做好孕期保健,加強產(chǎn)前檢查,避免早產(chǎn)。 2.產(chǎn)房溫度應適宜,寒冷環(huán)境下新生兒生產(chǎn)應保障供暖,出生后即應用柔軟溫暖棉被包裹。 3.對新生兒感染應及時處理,對高危兒進行體溫監(jiān)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