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嬰兒的免疫功能尚未成熟,肝細胞的分化處于幼稚階段,一旦乙肝病毒入侵,病毒的脫氧核糖核酸就能整合到肝染色體基因中去。整合后的含病毒肝細胞,非但不受細胞和體液免疫的攻擊,而且能繼續(xù)增殖形成克隆,向肝癌方向分化。這說明預防母嬰間乙肝病毒的傳播非常重要。經(jīng)過多年的探索,當前國內(nèi)外較一致地認為,阻斷母嬰傳播的最佳措施是乙肝病毒高效價免疫球蛋白(HBIG)與乙肝疫苗的聯(lián)合使用。 HBIG的被動免疫 乙肝表面抗體(抗HBs)是預防乙肝病毒感染的保護性抗體。采用抗HBs陽性人血清制備成乙肝免疫球蛋白,給新生兒或幼嬰注射,可使機體迅速獲得被動性保護免疫。每毫升含200U以上者可稱高效價免疫球蛋白,只是目前國內(nèi)生產(chǎn)的乙肝病毒高效價免疫球蛋白,每毫升內(nèi)多數(shù)只含100U,因此計算用量時應按每千克體重0.075至0.2mL推算。 乙肝疫苗的主動免疫 目前乙肝疫苗分為血源性乙肝疫苗、乙肝多肽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乙肝疫苗等。研究發(fā)現(xiàn),人體肝細胞感染乙肝病毒后3日,就能在細胞核內(nèi)檢出乙肝核心抗原。而單劑量乙肝疫苗注射需4日后,循環(huán)抗體才迅速生長。所以對HBsAg、e抗原皆陽性的孕婦所生的嬰幾,在出生后應及時給予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在被動阻斷的基礎上同時注射乙肝疫苗,就可減少乙肝病毒提前“著陸”的可能性。 嬰兒出生后48小時內(nèi)注射HBIG,與乙肝疫苗0、1、6方案(出生時、生后1月、生后6月各注射1次)結合,至少可使70%至90%的嬰兒免受其母體乙肝病毒的侵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