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園》杜牧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金谷園故址在今河南洛陽西北,是西晉富豪石崇的別墅,繁榮華麗,極一時之盛。唐時園已荒廢,成為供人憑吊的古跡。據(jù)《晉書·石崇傳》記載:石崇有妓曰綠珠,美而艷。孫秀使人求之,不得,矯詔收崇。崇正宴于樓上,謂綠珠曰:“我今為爾得罪。”綠珠泣曰:“當效死于君前?!币蜃酝队跇窍露馈6拍吝^金谷園,即景生情,寫下了這首詠春吊古之作。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边@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繁華往事,已隨沉香煙塵飄蕩無存;流水無情,野草卻年年以碧綠迎春。
面對荒園,首先浮現(xiàn)在詩人腦海的是,金谷園繁華的往事,隨著芳香的塵屑消散無蹤?!胺比A事散逐香塵”這一句蘊藏了多少感慨。晉王嘉《拾遺記》謂:“石季倫(崇)屑沉水之香如塵末,布象床上,使所愛者踐之,無跡者賜以真珠?!贝思词绠斈晟菝疑钪话??!跋銐m”,細微飄忽,去之迅速而無影無蹤。金谷園的繁華,石崇的豪富,綠珠的香消玉殞,亦如香塵飄去,云煙過眼,不過一時而已,可嘆可悲。還是觀賞廢園中的景色吧:“流水無情草自春”。水,指東南流經(jīng)金谷園的金水。不管人世間的滄桑,流水照樣潺湲,春草依然碧綠,他們對人事的種種變遷,似乎毫無感觸。這是寫景,更是寫情,尤其是“草自春”的“自”字,與杜甫《蜀相》“映階碧草自春色”的“自”字用法相似。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毙≡姷暮髢删涫钦f,啼鳥悲鳴,傍晚隨著東風聲聲傳來;落花紛紛,恰似那墜樓的綠珠美人。
傍晚,正當詩人對著流水和春草遐想的時候,忽然東風送來鳥兒的叫聲。春日鳥鳴,本是心曠神怡的賞心樂事。但是此時——紅日西斜,夜色降臨;此地——荒蕪的名園,再加上傍晚時分略帶涼意的春風,在沉溺于吊古之情的詩人耳中,鳥鳴就顯得凄哀悲切,如泣似訴,仿佛在表露今昔之感。日暮、東風、啼鳥,本是春天一般的景象,著一“怨”字,就蒙上了一層凄涼感傷的色彩。此時此刻,一片片惹人感傷的落花又映入詩人的眼簾。詩人把特定地點(金谷園)落花飄然下墜的形象,于曾在此處發(fā)生過的綠珠墜樓而死事件聯(lián)想到一起,寄寓了無限的情思。一個“猶”字滲透著詩人多少追念、憐惜之情!詩人的這一聯(lián)想,不僅是“墜樓“與”落花”外觀上有可比之處,而且揭示了綠珠這個人和“花”在命運上有相通之處。比喻貼切自然,意味雋永。以前有的評論認為,綠珠,作為權(quán)貴們的玩物,她為石崇而死是毫無價值的。本人認為這樣的評論貌似崇高,事實上不是站在綠珠的立場上考慮問題,綠珠首先是一個人,不是一個玩物,她有選擇自己生存的權(quán)利,即使是一個被侮辱被損害的人,她也有人的尊嚴,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做人的底線,在面對孫秀的強權(quán)時,她剛烈的選擇了去死,以死去抗爭,你憑什么站在自己的道德高度替她做選擇?這些偽君子們,站在封建強權(quán)面前的選擇,可能還遠不如一個妓女,這樣的選擇,在整個封建社會里發(fā)生得多了去了。
一般懷古抒情的絕句,都是前兩句寫景,后兩句抒情。這首詩是句句寫景,景中寓情,四句蟬聯(lián)而下,渾然一體。
附錄《金谷園》杜牧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注解
譯文 名家點評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何仲德為清新體。徐充曰:末句喻意精切。 《唐詩三百首》:二句十三層(末二句下)。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落句意外神妙,悠然不盡。 《詩境淺說續(xù)編》:前三句景中有情,皆含憑吊蒼涼之思。四句以花喻人,以“落花”喻“墜樓人”,傷春感昔,即物興懷,是人是花,合成一凄迷之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