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出自《道德經(jīng)》,意思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做到至柔卻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有一個故事解釋得比較貼切。一位商人因為被搭檔出賣,人財兩空,痛不欲生,于是想投湖自盡。碰巧遇到了在湖邊靜坐的一位智者,智者在聽完商人的遭遇后,將其帶回家中,令其從地窖取出一塊堅冰。商人雖不明所以,可還是照做了。 冰取出后,智者吩咐商人將冰砍開。于是,商人找到了斧頭,使勁向堅冰砍去,結(jié)果只在冰面上留下了一道痕跡。幾次嘗試后,商人累得氣喘吁吁,對這塊堅冰毫無辦法。智者沒有說話,將冰放到了鐵鍋中煮,隨著溫度的上升,冰塊慢慢融化了。于是智者問商人,你現(xiàn)在明白了嗎?商人面露難色,誠心請教。 智者語重心長地說: 我讓你體會的,其實是為人的六種寶貴品質(zhì)。冰雖為水,卻比水堅硬百倍。越是在寒冷惡劣的環(huán)境下,越能體現(xiàn)出它的堅硬無比,這就是百折不撓。水也能化成氣,若在一定范圍內(nèi)進行聚集,便可有強大的動力,這就是凝心聚力。水可以凈化萬物,無論世間環(huán)境如何,都敞開胸懷接納,這就是包容萬物。水看似柔弱,卻可滴水穿石,這就是以柔克剛。水可化為云霧,可化作雨滴,能上能下,這就是能屈能伸。水為生命提供了源泉,卻不向萬物索取,這就是心地善良。這六種品質(zhì)可以成就一個人,讓他擁有強大的精神力量,克服人生中的種種困難。 “上善若水”這個詞,最關(guān)鍵的地方就是“水”的智慧。水,是大自然里最頑強,最智慧的存在。這就是生命的力量,更能激發(fā)一個人的無限潛力。當我們面對惡劣的環(huán)境時,百折不撓的堅持到底,既是一次艱苦的磨煉,又是一次成功的積累。當我們想做成一件事的時候,就要把人才聚集到我們身邊,用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去完成我們想做的事情。當面對不公的待遇和不友好的行為時,我們可以心如止水般去看待事情,找出問題點,能屈能伸,以柔克剛。當別人犯了錯誤,我們可以選擇包容,被善待的人成了我們的朋友,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幫助我們,路越走越寬。 善良,是一個人的實力,不卑不亢,有原則有擔當,積極向上,誠信樂觀。 和現(xiàn)在社會中急功近利,浮躁的氛圍比起來,上善若水就是一個相反的存在。突然明白了很多聰明人,為什么看起來都是大智若愚的?看破不說破,給別人留面子留余地的人,無形之中也給自己留住了好運,減少了做事的阻力。 煲粥總結(jié):一個人最好的狀態(tài),就是上善若水。平靜地去看待身邊的人和事,積極的面對,冷靜的思考,做事講究水到渠成,潤物無聲。 |
|
來自: tenmi > 《學(xué)習(xí)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