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散是絕奇方,蘇葉茱萸桔梗姜,
瓜橘檳榔煎冷服,腳氣浮腫效果良。
檳榔七枚(9克) 橘紅(6~9克) 木瓜(9克)各一兩吳茱萸(3克) 蘇葉(7克)各三錢 桔梗生姜各半兩(各7克)常與附子湯合用
用法:研為粗末,分作八服,隔宿水三大碗,慢火煎留碗半,去滓(按:應為過濾留滓),再入水二碗,煎取一大碗。二汁相和。次日五更分二、三次冷服,冬日略溫亦可。服后用餅餌壓下,如服不盡,留次日漸漸吃亦可。服此藥至天明,當下黑水糞,即腎家所感寒濕之毒氣下來也,早飯前后痛住腫消,但只是放遲吃物,候藥力過,并無所忌。
功效:溫宣降逆,開郁利濕。
適應癥:腳氣,兩膝以下腫脹、痹痛,足部尤甚,以指按之不起,脈遲而澀,或見濡軟,甚則寒熱,或飲食減少,腹痛下痢,或有胸悶泛惡者。
防己地黃湯
妄行獨語病如狂,一分已甘三桂防,
杯酒漬來取清汁,二斤生地絞和嘗。
生地黃30至60克(最多曾用到150克)、防風9克、防己9至12克、桂枝9克、甘草6克。其所用煎服方法為:加水煎熬,煎好后,去藥渣,兌入白酒或黃酒20毫升,分兩次睡前(中午、晚上)溫服。
風入心經(jīng),陰虛血熱,病如狂狀,妄行,獨語不休,無寒熱,脈??;或血虛風勝,手足蠕動,瘈疭,舌紅少苔,脈虛神倦,陰虛風濕化熱,肌膚紅斑疼痛,狀如游火?,F(xiàn)用于風濕性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癔病、癲癇等證屬陰虛熱伏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