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作品欣賞 米芾《方圓庵記》拓本 《方圓庵記》,宋元豐六年(1083)四月九日,杭州南山僧官守一法師到龍井壽圣院辯才住所方圓庵拜會辯才,二人講經(jīng)說法,談古論經(jīng),十分投機。 為此,守一寫了《龍井山方圓庵記》一文,以示紀念。 此碑由米芾書。 原石于北宋元豐六年(1083年)刻。 書法腴潤秀逸,乃米芾“集古字”時期佳作,多從集王圣教出,是距離王羲之最近的作品,頗有可玩味處。 米芾書體瀟散奔放,又嚴于法度,蘇東坡盛贊其“真、草、隸、篆,如風(fēng)檣陣馬,沉著痛快”; 另一方面,他又獨創(chuàng)山水畫中的“米家云山”之法,善以“模糊”的筆墨作云霧迷漫的江南景色,用大小錯落的濃墨、焦墨、橫點、點簇來再現(xiàn)層層山頭,世稱“米點”。 為后世許多畫家所傾慕,爭相仿效。 他的兒子米友仁,留世作品較多,使這種畫風(fēng)得以延續(xù),致使“文人畫”風(fēng)上一新臺階,為畫史所稱道。 ![]() 米芾究竟以書為尚,還是以畫為尚,史家各有側(cè)重。 ![]() 米芾集書畫家、鑒定家、收藏家于一身,收藏宏富,涉獵甚廣,加之眼界寬廣,鑒定精良,所著遂為后人研究畫史的必備用書。 ![]() 有《寶章待訪錄》、《書史》、《畫史》、《硯史》、《海岳題跋>等?!秾氄麓L錄)成書于元佑元年(1086)八月,分為“目睹”“的聞”兩大部分,所錄八十四件晉唐品,開后世著錄之先河,影響頗大,甚至有專門模仿此書體例的論著,如明張丑撰《張氏四表》。 ![]() 《書史》則更為詳實,為后世鑒定家的依據(jù)之一。 ![]() 《海岳》一書主要敘述自己的經(jīng)驗心得,十分中肯。該書一般認為是后人輯錄米論而在成。 ![]() 米芾平生于書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書為最大。 ![]() 雖然畫跡不傳于世,但書法作品卻有較多留存。 ![]() 南宋以來的著名匯帖中,多數(shù)刻其法書,流播之廣泛,影響之深遠,在“北宋四大書家”中,實可首屈一指??涤袨樵f:“唐言結(jié)構(gòu),宋尚意趣?!币鉃樗未鷷抑v求意趣和個性,而米芾在這方面尤其突出,是北宋四大家的杰出代表。 ![]() 米芾習(xí)書,自稱“集古字”,雖有人以為笑柄,也有贊美說“天姿轅轢未須夸,集古終能自立家”(王文治)。這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米氏書法成功的來由。 ![]() 根據(jù)米芾自述,在聽從蘇東坡學(xué)習(xí)晉書以前,大致可以看出他受五位唐人的影響最深:顏真卿、歐陽詢、褚遂良、沈傳師、段季展。米芾有很多特殊的筆法,如“門”字右角的圓轉(zhuǎn)、豎鉤的陡起以及蟹爪鉤等,都集自顏之行書;外形竦削的體勢,當(dāng)來自歐字的模仿,并保持了相當(dāng)長的一段時間; ![]() 沈傳師的行書面目或與褚遂良相似;米芾大字學(xué)段季展,“獨有四面”、“刷字”也許來源于此; ![]() 褚遂良的用筆最富變化,結(jié)體也最為生動,合米芾的脾胃,曾贊其字,“如熟馭陣馬,舉動隨人,而別有一種驕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