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讀書是保險而又經(jīng)濟的廣交益友
俗話說,博覽群書明世事,知古知今;廣交益友常鑒省,正已正人。書與人的關(guān)系,就像朋友和朋友之間的關(guān)系一樣。因為書與人之間,存在著某種情誼,我們往往可以從一個人交友的情形,了解他的為人。同樣的,從一個人所閱讀的書來品量他,也一樣的正確。朋友也好,書也好,我們得好好珍視這份友誼。古往今來,好書總是人們最好的朋友和老師,這層關(guān)系,相信永遠不會改變。清代學(xué)者、文學(xué)家、書法家包世臣寫有兩幅對聯(lián):“喜有兩眼明,多交益友
恨無十年暇,盡讀其書”;“讀古人書,友天下士”。清人張潮在《幽夢影》書中寫道:“上元須酌豪友;端午須酌麗友;七夕須酌韻友;中秋須酌淡友;重九須酌逸友。對淵博友,如讀異書;對風(fēng)雅友,如讀名人詩文;對謹飭友,如讀圣賢經(jīng)傳;對滑稽友,如讀傳奇小說”。梁實秋說:“古圣先賢,成群的名世作家,一年四季地排起隊來立在書架上面等候你來點喚,呼之即來揮之即去。行吟澤畔的屈大夫,一邀就到;飯顆山頭的李白、杜甫也會連袂而來;想看外國戲,環(huán)球劇院的拿手好戲承接堂會。這真是讀書樂?!庇旯f:“書籍是最好的朋友,當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難的時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遠不會背叛你?!?烏茲別克詩人納沃依說:“世上沒有比書籍更可心的朋友”。他還說:“書是不要報酬也不求感謝的教師,時時刻刻賜予你智慧的啟示,它是談伴,蒙著皮,有腦子,默默地把神秘的事情向你告知”。我國當代版畫家黃永玉曾說過這樣一句有意思的話:“與一個聰明的人談話是幸運的。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聰明的人談話,讀一萬本好書就是和一萬個聰明的人談話,多劃算呀!”蕭乾說:“書真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忙時,你盡可冷落它,丟在一邊,它也不氣惱。但它隨時都準備給你快樂,尤其在你孤寂、痛苦或臥病在床時?!庇矛F(xiàn)代著名作家賈平凹的話來說,讀書的最大好處在于“寂寞時不在寞,孤單時不孤單,絕權(quán)欲,棄浮華,瀟灑達觀,于囂煩塵世而自尊自重自強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諳”。細細忖之,讀書的妙處亦不外乎此?!蔽以谧x書中深深感到,讀書是保險而又經(jīng)濟的交友方式。
讀書是結(jié)識許多偉大的人物的經(jīng)濟方式。每一個時代都有一些偉人在寫真正偉大的書,諸如大學(xué)問家、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因此有許多佳構(gòu)杰作可供你選讀。在書的世界里,可以任意馳騁,可以結(jié)識許多偉大的人物,建立起高貴的友誼,在與這些偉人的交往中,會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思想格調(diào),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以所崇拜的人物來衡量自己的行為,激勵自己在社會生活中不斷追求更高尚的目標。在書林里漫步,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我的視野漸漸開闊了,結(jié)識了古今中外的許多名家。讀書可以和那位也許永遠不能謀面的作者有了一種精神牽連,他在某種意義上成了我的精神上的親人。讀高尚的書,就好像和一個高尚的人在談話。白晝里各種煩悶事會隨著“談話”的漸趨深入,不自覺地升華為對生活、對生命的洞然。這樣的談話,在不知不覺之中,使人也變得高尚起來。比如說,打開史書,就好似同幾百年前甚至幾千年前的哲人對語,而翻開現(xiàn)代精美散文隨筆、評論書籍,就如同與現(xiàn)代的思想家、評論家、作家談話。人生的真諦、感悟,莫不可從書中覓到答案。書的作者,書的讀者,這種交流,使我們的心靈,孤獨不再,憂愁不再。在這時,書由名詞,被你我讀成了動詞,書由靜態(tài),被作者與讀者之間的心靈相通變?yōu)閯討B(tài)。并充滿信心的面對未來,用寧靜而又致遠的生活,續(xù)寫成讀后感。即使一時讀不了那么多的書,但十本、五本也是不小的收獲啊。一些深刻地影響著我的作家和作品,是他們伴隨著我的成長,無論是心靈還是思想上的成熟,他們都功不可沒。所以,我認為,讀好書是一種向全世界古往今來的偉人和名人求教的方法,一種和他們討論的方式,一種出席各種社會活動體驗各種生活、結(jié)識各種人物的邀請信;一張邁進科學(xué)宮殿未知世界的入場券;一股改造自己、豐富自己的巨大力量。
讀書是結(jié)識忠實可靠朋友的經(jīng)濟方式。惟一可以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朋友,只有書。書向讀者袒露心跡,讀者也盡可能向書洞開心門;只有讀者冷落書的份兒,而沒有書負讀者之虞。它總是一遍一遍不厭其煩的教你知識,道理;教會你如何正確面對人生中的種種不幸;它總是在你最需要的時候給你幫助,啟迪或安慰。旁人只道書生靜坐在書齋,是一件極寂寞的事情,殊不知讀書人面對一本本或薄或厚的書時,是有著許多的樂趣的。那許多書,是你永不會失去的朋友。好書如摯友,終生不相忘。想聽誰說點什么,盡可能隨心所欲的點將,覺得書中言之有理,可以拍案叫好,覺得是胡說八道,大可以扔到書架上。當公事、私事及生活中的種種煩憂,像洶涌澎湃的波濤般拍打心岸之時,只有讀上一本好書,欣賞美文,享受片刻的寧靜。這時的心境,便如春風(fēng)化雨般消融了覆蓋在心頭的冰霜。我常把讀書比作“隱身”的串門,要見書友,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xué)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經(jīng)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lǐng),還可以不辭而別,或者另找高明,與他對質(zhì)。不問我們要拜見的主人住在國內(nèi)國外,不問屬于現(xiàn)代古代,不問什么專業(yè),不問是講正經(jīng)大道理或聊天說笑,都可以挨近前去聽個足夠。我們可以恭恭敬敬旁聽孔門弟子追述夫子遺言,也不妨淘氣地笑問“言必稱‘亦曰仁義而已矣’的孟夫子”,他如果生在我們同一個時代,會不會是一位馬列主義老先生呀?我們可以傾聽前朝列代的遺聞逸事,也可以領(lǐng)教當代最奧妙的創(chuàng)新理論或有意驚人的故作高論。反正話不投機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場,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門。就是說,拍地合上書面-誰也不會嗔怪。這是書以外的世界里難得的自由!讀天下書,與朋友交,取長補短,見賢思齊。千金易得,知己難求,即使得一知己,也不大可能常伴左右琴瑟和鳴。稍有風(fēng)吹草動,即刻便會選擇回歸現(xiàn)實之中。讀一本好書,就如同找到一位善解人意的好朋友。于是我便會以一種恬淡的心情一邊讀書,一邊和它交談,訴說種種纏繞于胸的煩惱,傾吐樁樁郁積于心的塊壘,聆聽聲聲微語低訴的私話,開解件件人所未知的心事。書籍闡述深深淺淺的人生哲理,書籍演繹形形色色的悲喜故事。就這樣讀著,不覺中,便被引領(lǐng)到一片圣潔而寧馨的綠洲,此前的那份壓抑、那份惆悵,都會隨風(fēng)而去。在心里煩躁和失衡時,去讀書吧——它會給你以慰籍和力量,它會給你以一種恬淡的生活方式。難道愿意在智慧之門向你敞開,把許多博大精深的不朽之作呈現(xiàn)在面前,任其享用之時,仍然醉心于功名利祿,糾纏于世俗紛爭?
有書為伴能通曉古今中外;有書為導(dǎo)師,能在寂寞中尋找陪伴;悲痛中尋找安慰,有書為導(dǎo)師,能引導(dǎo)你心胸開擴,思維敏銳;有書為精神食糧,能使心靈達到最高境界,有書為橋梁,能與世界的發(fā)展、進步保持緊密聯(lián)系,不會落伍,不會有落后了、知識老化了的感覺??梢?,讀書是一種既經(jīng)濟又輕松的交流。讀書這種交友的方式的最大好處是,在金錢和感情上的投資都很少,而獲得的回報卻很多。所以,我們應(yīng)該多親近書本,不以讀書為寂寞。守得住自己的那一方書桌,人生的花圃里,才會有更多的暗香疏影。讀書使之了解生活,觀察現(xiàn)實,鑒往知來,分辨是非,把握自己,駕馭人生,少走彎路,直達幸福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