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之美,絢麗奪目 方寸之間,皆是信仰
唐卡的一般大小在45CM×65CM左右,一副唐卡的價格由唐卡的畫工、內(nèi)容、大小、材料等因素決定,這些因素也是彼此聯(lián)系的。 1、畫工:畫工(度量、線條、顏色等)精細的唐卡一般都在萬元左右,有的甚至在好幾萬,即使是畫工一般的也在仟元以上。 2、內(nèi)容:內(nèi)容復雜(人物多、金剛護法類等)的比內(nèi)容簡單、單一的要貴很多。 3、大小:脫離一般大小的(如手掌大或是一平米以上)因繪畫難度的增加價格也有所增加。 4、材料:一般唐卡所用的顏料為廣告粉或國畫顏料等,而用礦物顏料(西藏天然礦石加牛膽汁磨制或其它)畫的唐卡因顏料成本的昂貴價格也比一般顏料畫的高。

下面將以上的因素做一下詳細的說明: 一幅唐卡的價格主要由畫工(繪畫技術)決定,按理來說每幅唐卡都是作者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畫的特別細致的,不過也有少部分人敷衍了事的,一般的一幅唐卡繪畫的話需要3個月左右,復雜的時間就更長了。畫師每天都至少保持一個動作畫7、8個小時,好多時候一天只能畫一朵花或一朵云,所以繪畫唐卡是個考驗耐力的活,也是一項特別費眼睛的活,所以我們的畫師一般也是喇嘛等新無雜念出家人。還有就是它的顏料了,也就是成本,不過一般的一幅唐卡它的成本占唐卡總價格的2成左右,金卡稍多點。決定唐卡價格的第二個因素就是它的裝裱了,大家都知道唐卡的裝裱是用綢緞裝裱的,所以一幅中等大小唐卡的裝裱價格在400左右。由此可見唐卡的價格主要還是由它的繪畫技術決定的。唐卡的畫工包含了很多方面,下面做一下簡單的介紹。

1.顏色 繪畫唐卡的顏料中也沒有一中顏料直接可以去用的,每種顏料都是經(jīng)過和其它一種或多種顏料配出來的。好的一幅唐卡中基本找不到像刷墻一樣刷上去的大片、統(tǒng)一的顏色,如果仔細的觀察唐卡或觀看畫師繪畫就知道各個顏色是用小筆尖一點一點上去的,好多地方都是由深到淺,這樣才體現(xiàn)出了唐卡的立體感。唐卡的上色也不能太厚,好的唐卡都可以在上了色的地方看出布紋,這樣的唐卡才可以保證久不掉色,如果上色過厚的話時間久了會出現(xiàn)裂縫掉色的現(xiàn)象。 2.線條 好的線條是決定價值的關鍵因素,又分以下3個方面: (1)、肉體線條。肉體線條應要勾得像毛發(fā)一樣(線條要細,粗細均勻),且要流暢,不能出現(xiàn)歪歪扭扭、開叉的情況。
(2)、衣紋線條。衣紋線條大多都是曲線,有些線條應要勾成“(”狀,這種中間粗兩頭尖細的線條正顯示出了衣服的重疊、真實感。 (3)、其它線條。植物葉子的線條一般要從葉柄勾向葉尖,到葉尖處應要向反向勾點小尖,這樣葉子的葉尖看上去是向下卷的,這樣的葉子看似是有生命的。在金剛類(如金剛手等)的主尊周圍一般都有火焰,火焰基本都是:“S”形的,所以火焰勾的時候除了衣紋線條的要求外還要使彎曲的外弧線和內(nèi)弧線相對,這樣勾出的火焰才有活力,其它線條只要流暢就可以了。 3.勾金線 一幅唐卡中金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說是遍部整幅唐卡,像衣服上的花紋是最典型的。勾金線是一項極具技術的程序,如果沒有相當高的技術的勾不了的。勾金線時要注意線條要特別細,而且要流暢,因為那些都是特別小的部分。4.開眼 唐卡畫把佛像的身體、衣服,各種裝飾風景與供品等全部完成后最后要刻畫臉部,刻畫臉部這一過程叫“開眼”。首先用佛像本身的肉色在臉部染色,畫出凹凸關系,即是臉部立體感,然后在眼內(nèi)畫一遍白粉(叫眼白,即眼睛底色),佛及報身等的眼由少量的淡三青描出睫毛和眼中,再用淡花青勾圈,最后濃花青點出眼中點。高僧像、怒神及人物的眼睫毛和眼中用淡桔紅或淡茶色畫完后用淡黑勾圈,濃墨點出眼中點。像其他一些小客佛、善像等的開眼的顏色又有不同,這些都是佛經(jīng)中規(guī)定出的,所以切記畫師在開眼的時候胡亂用色。 5.佛像的面部表情 因為我們畫的是佛,所以佛像的面部表情是很重要的,善像一定要慈祥,五官端正,怒像要猙獰可怕。 以上是大概扼要的寫了一下畫工方面,更多的細節(jié)情況可關注我們進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