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堅,自幼聰慧好學,遍覽經(jīng)史,性格寬厚。中進士舉,累授太學。圣歷中,皇帝車駕在三陽宮,徐堅留守東都為判官。
公元699年(圣歷二年),徐堅與定王府曹劉知幾、給事中徐彥伯、右補闕張說同修《三教珠英》。
公元703年(長安三年)又與劉知幾、吳兢等撰修唐史,成《唐書》八十卷。
公元705年(神龍元年),柳沖上書,請改修《氏族志》。唐中宗命徐堅與柳沖、左樸射魏元忠、史官張錫、劉憲等八人,依據(jù)《氏族志》,重加修撰。至唐玄宗先天初年,柳沖與徐堅、劉子玄、吳兢等撰成《姓族系錄》二百卷奏上。武則天又令堅刪改《唐史》,會武則天遜位而止。
唐中宗神龍初年,徐堅官居給事中。是植盛夏,雍州人韋月將上書告發(fā)武三思不臣之跡,反為武三思陷害,唐中宗即令殺韋月將。徐堅上表奏請曰:"今朱夏天道生長,夏行秋令,則禾稼不熟。愿陛下詳依國典,許至秋分,則知陛下恤刑之規(guī)冠于千載,哀矜之惠洽乎四海。" 唐中宗采納了徐堅所奏,遂令杖責韋月將,流配嶺表。
公元707年(神龍三年),徐堅與吳兢、劉知幾等修成《則天實錄》。
唐睿宗即位,徐堅自刑部侍郎加封銀青光祿大夫,官拜左散騎常侍,俄而轉(zhuǎn)黃門侍郎。監(jiān)察御史李知古兵出姚州(今云南姚安)洱河,攻擊蠻族,蠻即降附,又請筑城,重征洱河之稅。徐堅則主張蠻夷生梗,未得同與華夏之制,恐勞師遠伐,益不償損。睿宗沒有聽從徐堅的建議。蠻眾恐懼,相率反叛,殺掉李知古,役徒奔潰,由是姚、巂(xī)路絕,連年不通。
徐堅的妻子岑氏,是侍中岑羲的妹妹,徐堅因為是岑羲的近親,辭去掌管機密的官職,轉(zhuǎn)為太子詹事,告訴別人:"非敢求高,蓋避難也"及至唐玄宗時,岑羲謀逆太子,事敗伏誅,徐堅竟免于坐累。唐玄宗出徐堅為絳州刺史,五轉(zhuǎn)復入京城為秘書監(jiān)。公元710年,唐睿宗,授徐堅太子左庶子,兼崇文館學士,修史。
公元712年,唐玄宗即位,改麗正書院為集賢院,以徐堅為學士,副張說知院事,累封徐堅至東海郡公。公元725年(開元十三年),徐堅官居左散騎常侍。又因修東封儀注之功,特加封徐堅為光祿大夫。
徐堅熟悉典禮制度,曾先后參與編撰《唐六典》、《太極格》、《史記注》、《姓族系錄》、《唐史》等,凡七入書府,時論贊美。又與賀知章、趙冬曦輯"文府"20卷,續(xù)"文集"30卷。著作有《大隱傳》、《初學記》,集三十卷,今存詩九首。
公元729年(開元十七年),徐堅去世,年七十。唐玄宗深悼惜之,遣中使就家吊唁,宮內(nèi)出絹布作為賻金,贈徐堅太子少保,謚曰文。徐堅與父親齊俱以詞學聞著與世。徐堅的兩個姑姑亦有文藻。人們議論徐堅家族可比漢朝的班固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