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大象視界】翦淞閣出品,告訴你什么是頂級明代筆筒

 你我入畫 2018-07-01

 


廈門博美春拍



2016年中貿(mào)圣佳秋拍上,這件清康熙“無我”款紫檀筆筒,所刻女尼原型便是清初看破紅塵的平南王尚可喜之女,后經(jīng)過文信女尼和奇女子談月色遞藏,自然便符合我們前文所提到的材質、器形、題材、時代、工藝、作者、品相、傳承各大優(yōu)質要素了,最終,一只筆筒拍出了1000.5萬元的高價。



2012年中國嘉德春拍“翦淞閣文房寶玩”專場中,一件王世襄先生舊藏的“明周制 魚龍海獸紫檀筆筒”以5520萬元成交,一只紫檀筆筒抵得上兩張黃花梨大床了。這件創(chuàng)紀錄的筆筒,自然同樣包含了以上所有的優(yōu)質條件。




以下我們就一起欣賞一下博美春拍的三件明代精品筆筒吧,首先來看看這件知名品牌翦淞閣經(jīng)手的明代紫檀筆筒。


LOT704?

明?紫檀鏤雕攜琴訪友圖筆筒

15.5 cm. Height  15.4 cm. Diam

RMB: 600,000-900,000


以下我們便從“材質、器形、題材、時代、作者、工藝、品相、傳承”各方面來一起欣賞一下這件筆筒為何稱得上是精品了。


材質本身當然無需多言——“一寸紫檀一寸金”。明人曹昭在《新增格古要論》中記述紫檀這種木材:“紫檀木出交趾、廣西、湖廣,性堅好,新者色紅,舊者色紫,有蟹爪紋,新者以水濕浸之,色能染物,作冠子最妙?!?/p>

紫檀自古就是極其名貴的材料,中國古代認識和使用紫檀木至少始于東漢末期,晉代崔豹《古今注》有記載,時稱“紫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謂之紫檀”。明代,紫檀為皇家所重視。海上交通的發(fā)展和鄭和七次下西洋,但是仍然遠遠滿足不了需要,清代紫檀更是幾乎成為了皇室專用。


再看器形——這件紫檀筆筒用料肥厚敦實,在雕刻之外刻意做了大量留白,更是展現(xiàn)出在名貴用料上的低調(diào)奢華。


題材——攜琴訪友的題材歷史悠久,但具體出自于哪個歷史名人的典故,卻沒有定論,大約有著伯牙子期,高山流水互為知音的影子,因此在明清竹木雕刻等工藝品中,是十分經(jīng)典的題材。博美這件紫檀攜琴訪友筆筒的意境,便是這種至清、至簡、至淡的經(jīng)典。


(傳)北宋  范寬  攜琴訪友圖 大英博物館藏


再看時代、作者、工藝——這件紫檀筆筒并沒有落款,但是我們從其雕刻工藝上看,還是能夠窺見其明顯的時代特征。

博美這件筆筒是在紫檀上施展嘉定派竹刻之技法,由于紫檀材質之名貴,存世的類似實物,極其罕見。而我們從其雕刻手法來看,可以看到十分明顯的明代中期嘉定竹刻發(fā)展早期的時代風貌——“高古雄渾”,刀法藏鋒不露,頗有一點類似早期宋元時期漆器雕刻的手法,而在局部雕刻中,又鋒芒畢露,敏捷雄強!


古松干,由地起始,一曲,再曲,三曲,雄奇之中古韻十足。所雕刻的湖石,清奇古怪,別有洞天。


借助紫檀料因材施藝的巧作,氣勢壯闊,所以整件筆筒頗有明代嘉定竹刻鼻祖三朱的意韻,非一線高手不能為之。


參閱:紫檀雕鏤雕松下老人筆筒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例紫檀雕鏤雕松下老人筆筒,材質與紋飾,雕刻極為相似,可作比較。


品相、傳承——整件筆筒經(jīng)過數(shù)百年,包漿瑩潤,品相完好,又經(jīng)過著名品牌翦淞閣的經(jīng)手,自然也產(chǎn)生了相當不菲的附加值。

綜上所述,博美這件筆筒,便符合了我們上述所說的滿足作為“精品”的幾乎全部條件了。




LOT696?

明?紫檀鏤雕松下人物圖連座筆筒

14.4 cm. Height  12.1 cm. Diam

RMB: 1,200,000-1,800,000


相比較清代,明代的文人雅士是非常會生活會享受的,在文房方面,除了被稱為文房四寶的紙、筆、墨、硯外,案頭上還盛筆的筆筒、閱覽收卷用的壓尺、盛載朱砂的印泥盒,和焚香用的香具等用品,都追求藝術性的生活美學。


博美春拍上又一件明代紫檀筆筒,如果您翻閱歷年的全球拍賣資料,就會發(fā)現(xiàn),材質為紫檀,年代又能看到明代的筆筒,是非常罕見的,一場拍賣,出現(xiàn)兩件明代紫檀筆筒,可見博美在文房領域的超級實力。


參閱:明晚期硬木雕仙山問道圖筆筒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這件紫檀筆筒的時代氣息,同樣指向了明代,雖然沒有落款,其雕刻工藝仍然指向了早期竹木雕刻的樸拙一路,加上口沿外壁以嵌銀絲鑲嵌回紋及卷草紋各一周,也符合明代的時代特征。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有一件明晚期硬木雕仙山問道圖筆筒,和博美這件的雕刻手法和時代氣息基本吻合,可作參考。


整件筆筒的外壁采用鏤雕、浮雕工藝,人物眾多,博美拍賣將其題材命名為松下人物圖,相對定義比較寬泛,該筆筒所作題材也有一點類似于香山五老圖,又稱會昌五老指唐會昌年間(武宗李炎年號,841-846年在位)以詩人白居易為首的“九老”在河南洛陽香山聚會,為后世各種經(jīng)典演繹,后世多以這一題材慶祝功成名就,告老還鄉(xiāng)。


祥云繚繞之間,一高士端坐松下觀畫,其間松樹松葉飽滿,蒼勁有力。


高士身邊一童子侍于其右,靜立侍茶


筆筒另一面兩位文人雅士漫步松間,一人手指向天,抬手之處一只仙鶴飛于天際祥云之間,仙鶴下方一采藥童子,身背籮筐,如意靈芝,仙葉壽桃各生一處,一派祥和景象。


仙鶴、壽桃、靈芝、翔云,皆有仙壽恒昌之意。




LOT701?

明?胡文明制銅鎏金瑞獸筆筒

款識:“云間胡文明作”

15.3 cm. Height  8.3 cm. Diam

RMB: 1,500,000-2,000,000


又是非常難得的一件筆筒,其作者便是大名鼎鼎的晚明鑄銅工藝名匠——胡文明。胡文明,生卒年不詳,活躍在明萬歷年間(1573-1620)。根據(jù)明人《云間雜志》記載,胡文明擅長鑄銅爐與文房器具,按古式制彝、鼎、尊、卣之屬極精,以制作“花貨”見長,在當時的價值就非常高,時稱“胡爐”,或稱“胡銅”。胡文明的技藝誓不傳他姓,因此,明末之后,胡氏一門的絕學便成絕響。


2018年中貿(mào)圣佳春拍

明萬歷 胡文明制石語齋款瓿式爐

成交價:161萬人民幣


胡文明的作品在市場上出現(xiàn)并不多,但其價格十分的堅挺。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胡文明的存世作品以各式銅爐為絕大多數(shù),也有一些仿古銅器,但胡文明制作的銅鎏金筆筒,卻是極其罕見,而相比較市場上所常見的銅爐,這件胡文明筆筒的工藝紋飾,極其復雜精美,稱得上是其經(jīng)典之作。


如果看展開圖,筆筒腹部圖紋以兩道金線均分成三塊:上下分別凸雕四只瑞獸,中部雕飾祥云圖案,海獸姿態(tài)各異,或扭首回望,或抬頭仰視,各銜寶器,有戟磬、矛戈、如意、寶珠、毛筆、靈芝等物,姿態(tài)生動活潑,勁健有力,整體畫面彷佛具有一股漩渦般的強烈動勢,引人入勝。


如果放大細節(jié),可以看到其紋飾極其華麗,工藝精湛,鎏金飽滿,金色亮麗,古雅的古銅色與絢麗的鎏金在相互映襯下,相得益彰,極為養(yǎng)眼。

胡文明的“花貨”,將“淳樸率真”和“精工絢麗”完美結合,成為了雅而有“士”氣的頂尖藝術,這樣的風骨,正是古代文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器底正中鎏金雕繪一螭龍,回身卷尾,近沿處印刻“云間胡文明作”篆書款。


胡文明的存世真跡不多,我們查閱兩岸故宮等館藏資料,可以找到胡文明制爐,但是卻找不到其制作的筆筒,一代工藝名家所作極為罕見的筆筒,上手的感覺,沉重壓手,流光溢彩質感,加之整器包漿豐厚、自然,無疑稱得上是我們今天主題所說的筆筒之中的佳器了。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