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有一條看不見的絞索,仍緊緊勒在盧卡庫祖國和同胞的脖子上。甚至連盧卡庫本人,亦沒有徹底掙脫。 這兩天網(wǎng)上有一篇據(jù)說是盧卡庫親筆寫的自傳:《他們再也不查我身份證了》,由中國網(wǎng)友從球星看臺網(wǎng)站上翻譯過來。由于文章很勵志,所以很多中國網(wǎng)友已經(jīng)被感動到轉(zhuǎn)發(fā)了好幾遍了。文章內(nèi)容寫的是盧卡庫自己作為一個比利時的窮孩子,如何從飯都吃不起的貧民窟家庭一路擺脫貧困的人生奮斗過程。 那篇文章平局看了,的確寫得比較感人,但是這并不是比利時的光榮,更不是盧卡庫的祖國以及同胞的福音。相反,在盧卡庫的這篇文章背后,隱藏著一個十分殘酷的現(xiàn)實:那就是絕大多數(shù)和盧卡庫一樣的人正在絕望中窒息,千萬個和盧卡庫一樣的人,改變命運的道路窄得令人心驚,一如他們的祖國版圖。 盧卡庫,比利時人。但他的祖籍并不是比利時,而是剛果金,全稱是剛果金民主國,一個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聽說過的國家。它位于非洲中部,緊鄰剛果布和安哥拉。(剛果金和剛果布,沒有任何關系,一直都是兩個國家)但其國家知名度甚至還不如這里的特產(chǎn)埃博拉病毒知名。打開資料我們不難看到這樣的形容:剛果金,民主國家,同時也是全世界最不發(fā)達的國家之一。換句話說,也就是全球最貧困,最動蕩,最悲慘,最落后的國家之一。即便是民主這塊最大的遮羞布,也遮掩不了剛果金的極端窮困事實。 網(wǎng)絡上很多親美大V喜歡挖苦諷刺朝蘚貧窮,但實際上如果拿朝蘚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治安和剛果金比的話,就好像拿馬云的資產(chǎn)和水泥工去對比一樣。那些親美大V喜歡挖苦諷刺朝蘚并不真的是因為朝蘚窮,而是因為朝蘚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其實世界上最窮困,人均壽命最短,饑荒和戰(zhàn)亂最嚴重的國家里,根本就沒有朝蘚,有的只是像剛果金這樣的所謂“民主國家”。 打開剛果金的地圖,我們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個國家明顯有問題。因為在廣袤的中部內(nèi)陸版圖上,延伸向西海岸的國土被積壓成了一條狹長的窄縫,宛若被一只巨大的手,給捏住了脖子,光是看一看都覺得呼吸困難。剛果金的地圖,為什么會這么奇葩?實際上,還真是被人給擠的。剛果金的貧窮和惡劣現(xiàn)狀,和這一幕脫不開關系。 其實,早年的剛果金版圖不是這樣的。它曾經(jīng)在非洲西海岸擁有廣袤的海岸線。直到有一天,西方人來了。 在西方大殖民大侵略時代,剛果金和剛果布不幸都慘遭殖民。剛果布主要是由法國殖民,剛果金則是由比利時殖民。一開始,剛果金其實是占有更好的發(fā)展優(yōu)勢。一方面,剛果金的內(nèi)陸國土更為廣袤,同時自然資源也極為豐富。根據(jù)平局查到的資料顯示,剛果金自然資源豐富,素有'中非寶石'、'世界原料倉庫'、和'地質(zhì)奇跡'之稱。 全國蘊藏其中銅、鎢、鎘、鎳、鈷、鋅、錳、錫、鉭、鍺等金屬和工業(yè)鉆石儲量相當豐富,20年前探明的其主要礦產(chǎn)儲量就高達:銅7500萬噸、鈷儲量4500萬噸、、錳700萬噸、鐵100萬噸、錫45萬噸、黃金600噸、鋅700萬噸、鉆石1.9億克拉。同時還擁有石油2500萬噸(20年前就探明了9270萬桶)、煤6000萬噸、天然氣至少400億立方! 剛果金的水資源和土地森林資源也極端豐富。其樹林覆蓋率為53%,占地1.25億公頃,一個國家就占據(jù)了整個非洲熱帶森林面積的一半以上。剛果金的木材年均可伐量600萬立方米,盛產(chǎn)烏木、花梨木、黃漆紅木等22種貴重木材。水力資源同樣相當豐富,預估至少蘊藏1.06億千瓦的裝機量,占非洲水利資源總儲量的40%以上,占全世界水利資源的13%以上。可以說,這里是上帝偏愛的國家。這就是盧卡庫真正的原籍家鄉(xiāng)。 但是偏偏這里,如今卻成為了全世界最為不幸的國家之一。而這種不幸,從被殖民時代就拉開了序幕。 哪怕同樣是被人殖民,不同國家的命運也是不同的。在大航海大殖民時期,比利時的實力就遠遠不如法國。當時的法國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強國,而比利時只能算是二三流。比利時打不過法國,作為殖民地的剛果金(比利時殖民地)自然也就爭不過剛果布(法國殖民地)。經(jīng)過多年漫長的戰(zhàn)爭、談判和擠壓,實力不濟的比利時逐步退讓,一直把原本屬于剛果金的漫長海岸線和港口地段全部割讓給了法國殖民者,最后只剩下了30公里左右的一段細小狹長的海岸線。 法國人用武力給這個國家的脖子上套上了絞索,然后日漸收緊,最后勒得近乎窒息。隨著海岸線和港口重要戰(zhàn)略地緣的丟失,剛果金陷入了經(jīng)濟窒息當中??沼袑氋F的資源,然而一旦涉及到出口創(chuàng)匯,就必然要經(jīng)過別的國家同意,但這樣一來,貿(mào)易利潤的大頭就全部被別人給拿走了。 由于這種情況,所以很多剛果金人開始想方設法地離開這個國家,有些人開始順著當年被殖民的道路,一路拼命爭取,最后回流到了比利時。盧卡庫的父輩,就是這樣來到比利時的。當年的歐洲經(jīng)濟遠遠比現(xiàn)在好得多,所以對待這些前殖民地掙扎而來的剛果金人,歐洲人顯得比今天更為包容大度一些,甚至給予了一些人居住權以及國籍。而這種事放在今天,恐怕已經(jīng)不可能了。 但是他們到了比利時之后,卻仍過得十分不幸。在中國的網(wǎng)絡上,歐洲被吹成天堂一般的國家,絕無窮人和貧困,比利時就是童話國家的巧克力王國。但是在剛果金移民后代,比利時球星盧卡庫的筆下,我們卻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比利時。無數(shù)和盧卡庫一樣的人,衣不遮體,食不果腹,房屋不能遮風擋雨,缺醫(yī)少藥,甚至沒有獲得教育的機會。這顯然和很多人印象中的比利時不一樣。 但即便是這樣,盧卡庫的父輩也沒有想過要回剛果金。畢竟在比利時生活得這么凄慘,也比在那個被勒到快要窒息的國家里遭受更為恐怖的饑荒、戰(zhàn)亂和屠戮要好得多。 (實際上,最早抵達比利時的黑人,是被歐洲人抓住后運回比利時,并將其當成動物來展出的。) 盧卡庫是幸運的,在成千上萬個剛果金移民中,他的天賦使之通過足球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讓母親過上了能吃飽飯,住不漏雨房子的好日子。對此,盧卡庫很自豪也很驕傲。但是這種上升途徑有多狹窄,每一個剛果金人都知道。剛果金有7700萬人,加上對外移民恐怕超過8000萬人。這8000萬人里,只有一個盧卡庫。其它大多數(shù),終其一生都只能掙扎在絕對的黑暗和貧困之中。 八千萬分之一的幾率有多?。窟@就好像是一個人連買八次雙色球彩票卻都中了五百萬頭獎一樣珍稀。這也好像全中國有13億人,但是能改變命運,從吃不飽穿不暖,到可以后來能買車買房的人卻只有15個人一樣?!@是何等殘酷而令人絕望的數(shù)字。 盧卡庫成為了球星是幸運的,但這種幸運卻是不可復制的,就算是他的子女也未必能夠延續(xù)父輩的奇跡。據(jù)資料顯示,歐洲球星當中移民球星以外的“球星二代”幾乎沒有,其財富也很少能夠傳承下去。很多球星退役后,都逐漸走向破產(chǎn),甚至回到了赤貧的生活狀態(tài),靠救濟金生活。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因為他們從小缺乏教育機會,所以無法真正管理財富所導致的。錢很快就會被各種投資理財騙局以及過度消費主義消耗一空。而一些白人球星則不同,除了因吸毒或賭博破產(chǎn)的至少,很多白人球星的家庭子女,從父輩開始從小都能受到很好的教育,因此即便他們不踢球,也能通過受教育機會而過上十分優(yōu)渥的生活,管理和繼承家族財富。 盧卡庫們,從來都沒有真正得到過救贖。 在作家周小平看來,盧卡庫們的命運就好像其祖國剛果金的命運一樣。在剛果金的版圖上,似乎仍能看到一絲希望的曙光。畢竟當初的法國殖民者還是給這個國家留下了30公里寬的海岸線,而沒有將其徹底搶光殺絕,所以看起來歐洲殖民者似乎還有那么一點良心。盡管這僅剩的通道是如此的狹窄,但總好過毫無希望不是嗎? 然而,當一個剛果金人順著這條狹窄的通道一直走到海邊,因看到大海而激動得淚流滿面,以為從此就可以開展海運貿(mào)易,從此走上人生巔峰的時候,一個更大的悲劇出現(xiàn)了。法國人雖然給剛果金人留下這點狹長的海岸線,但這里并沒有港口。當初留下的這點海岸線不是法國人僅存的良知,而是因為這是一段沒有港口資源的廢物海岸線,所以法國人才會棄之如敝屣。 原來這世界,從來未曾真正給剛果金留下過希望。 (幸好,中國的孩子們不需要必須當上球星才能改變命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