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明 文徵明 行書千字文(全卷)紙本31x284,嘉靖三十七年戊午(1558)秋八月四日書,文征明時年八十九歲。 文徵明書法溫潤秀勁,穩(wěn)重老成,法度謹嚴而意態(tài)生動。雖無雄渾的氣勢,卻具晉唐書法的風致。他的書風較少具有火氣,在盡興的書寫中,往往流露出溫文的儒雅之氣。也許仕途坎坷的遭際消磨了他的英年銳氣, 而大器晚成卻使他的風格日趨穩(wěn)健。 文征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 。因官至翰林待詔,私謚貞獻先生,故稱“文待詔”、“文貞獻”。為人謙和而耿介,寧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賢德而聘請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為歲貢生薦試吏部,授翰林待詔。他不事權貴,尤不肯為 藩王、中官作畫,任官不久便辭官歸鄉(xiāng)。留有《甫田集》?!?】 文征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yè)于吳寬,學書于李應禎,學畫于沈周。其與沈周共創(chuàng)“吳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 四家”(“吳門四家”)。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并稱“吳中四才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