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宋詞的人很多,這是因為宋詞是中華文字里婉柔清麗的美人,文學圣壇的明珠。 它以千姿百態(tài)的神韻,與唐詩斗艷,與元曲爭奇。它揮灑自如,比唐詩風流;它欲語又止,比元曲含蓄;它雪清玉瘦,錯落有致;它韻律優(yōu)美,朗朗上口。 和唐詩里的李白、杜甫一樣,宋詞里有風流倜儻的蘇軾,命運多舛的李清照,多情才子柳永,還有寫下“錯、錯、錯”的陸游、辛棄疾等等,他們都是名留千古的詞人。 喜歡“把酒問青天”的蘇東坡,作為上帝在人間的絕版,他的文學造詣令人望塵莫及。在料峭春風蕭瑟風雨里,他淺笑低唱一蓑煙雨任平生;在茫茫原野,錦帽貂裘中,他吼出了西北望,射天狼;他的赤壁懷古,開豪放雄渾之先河;他的兒女情長,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俠骨柔腸,百世流芳! 喜歡李煜:“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常恨水長東。”每次讀到它,都會在婉約中有種說不出的疼,有一種訴不完楊柳岸邊、曉風殘月的柔情; 喜歡陸游,那“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泵孔x一次都會被感動,被詞里的那種堅強和韌性征服; 喜歡“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辛棄疾,他的詞讓我明白了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堅持,而他在詞史上的一個重大貢獻,就是擴大了詞的內(nèi)容,拓寬了詞的題材,幾乎達到了無事、無意不可入詞的地步; 喜歡柳永的“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彪x別之際,楊柳依依,對酒當歌,卻再無知己,一派寂靜寥落之態(tài)。寥寥幾句,便將那潦倒心傷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字里行間都透著濃濃的不舍; 有人說,讀宋詞猶如讀人生,是啊,讀著讀著,慢慢的便看清了“也無風雨也無晴”,懂得了“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的哲理;體味了“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纏綿理智;理解了“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無奈憂郁;感受了“羽扇綸巾,談笑間,墻櫓灰飛煙滅”的大氣豪放和“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深邃哲理;領(lǐng)悟了“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千年相思…… 每每閑暇時、無奈時、煩躁時,讀幾句宋詞,能夠滋潤心田,剝離淺薄,滌蕩凡俗。便想獨駕一葉蘭舟,誤入藕花深處,驚起一灘鷗鷺;便想酒醒晨起,揉眼四望,看窗外的綠肥紅瘦;便想行走在沙湖道中,淋一場春雨,感受一蓑煙雨任平生…… 走近宋詞,與之對話,仿佛一位在舞臺上揮著水袖的青衣,向我婉轉(zhuǎn)傾訴著悲歡離合的舊事,鮮活的靈魂,時隔千年,依然光彩照人,栩栩如生。 于是,在每個明媚陽光下的午后,緩緩?fù)崎_那扇穿越千年的門,在悠悠古韻中漫步,迷離在楊柳、曉風、關(guān)山、殘月里,任遠古的風,吹暖靈魂深處的詩意。
|
|
來自: flyk0tcfb46p9f > 《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