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起日法 12-08-16 陪你去找... + 關(guān)注獻(xiàn)花(0) 收藏 月上起日法不看萬年歷起日柱的簡便方法 日柱也叫日干,日元,月上起日,必須掌握平年,閏年各月份天干地支的常數(shù)加減法,它的方法很簡單,但必須有一定的記憶力和換算能力。一般命理書無此方法。是自己研究總結(jié)出來的月上起日法。 農(nóng)歷的大小月和閏年不固定,而陰歷除了每四年有一次閏月,(除閏二月以外)每年的大小月都不固定,因此可以從陽歷推算每月每日的干支。方法很簡單,使用時只要牢記口訣熟練,在左手掌中就可以運(yùn)用自如。這第一步必須知道用陽歷取陰歷每月,每天的干支方法。然后以元旦干支代數(shù)為基礎(chǔ),加上所出生人的日數(shù)。然后按不同的月份加上和減去這個常數(shù)。將得數(shù)再除以天干,地支的周轉(zhuǎn)數(shù)。所作之?dāng)?shù)就是為所求日干,支的代數(shù),這是平年的推法,閏年更簡單,閏年因2月多一天,所以從三月份起,在所求數(shù)的代數(shù)上,再加上1,就是閏年所求的日干支代數(shù)。 這里首要的條件是牢記其中一年元旦的天干地支就可以推出各個陰歷年的干支。干的代數(shù)從甲為頭開始,支的代數(shù)從月首寅開始,它的口訣是: 一月五月均減一, 十月加二又加八。 二月六月加零六。 十一月雙加三數(shù)偶。 三月減二另加十, 十二月加三再加九。 四月減一加五后, 此是平年干支守。 七月為零九加二, 閏年注意二月后。 八月加一加七走, 各月加一必須有。 例如:1978年陽歷二月是28天,是平年,本命生于陽歷2月16日,此年元旦的天干地支是“癸亥”,癸亥的天干癸代數(shù)是10,(是天干順序的第10位),地支亥的代數(shù)從正月起是10。(從正月寅上起至到亥是地支順序的第十位)。先求天干。 天干代數(shù)10,加上本命生的日子16,加上歌訣中二月干為加零,所以10+16+0=26。除上天干周轉(zhuǎn)數(shù)10,則等于2,余6,余數(shù)6正好是天干順序的第6位“己”了,所以日干是己,日干就出來了。這叫月上起日干。 地支的求法:元旦地支“亥”的代數(shù)為12,(從子數(shù)到亥正好是12位),所出生的時是陽歷2月16日,這月的歌訣是二月六月,天干加零,地支應(yīng)加六。所以12+16+6=34,除地支的周轉(zhuǎn)數(shù)12,余數(shù)等于10,10是從子上起,地支第10位為酉,由此可知,2月16日的天干地支是己酉日,然后陽歷再換算成陰歷的月、日正好是1978年(戊午)的正月初十,己酉日了。這叫月上起日支。 為了使用方便,列下面公式記憶。 如果用分式分別表示是:日干是X,商是F,余數(shù)為G,元旦的天干,地支為A,所生的日數(shù)為B,各月天干加減數(shù)為C,天干地支的周轉(zhuǎn)數(shù)為D,那么就是: X=(A+B+C)/D=F……G (D即表示求天干的周轉(zhuǎn)數(shù),也表示求地支的周轉(zhuǎn)數(shù)) 如:我們把上例代入公式可知: (1) 求1978年陽歷2月16日生人的日干:X=(10+16+0)/10=2……6(余數(shù)) (2) 求1978年陰歷2月16日生人的地支:X=(12+16+6)12=34……10(余數(shù)) 陽歷的立春固定在每年的2月4號或5號,那么,哪處是4號,哪處是5號呢?如1924 年至1983年這一輪從1924年甲子年開始立春是陽歷2月4號,那么,乙丑,丙寅這兩年就是陽歷的2月5號是立春了,而丁卯、戊辰年又是陽歷的2月4號立春了。依此類推,每隔兩年一輪,輪流交替。 從1984年這個甲子年開始,至到2016年每年的立春都在陽歷的2月4號。 每年農(nóng)歷立春的干支從元旦的干支中求出,只要記住甲子年和其中一年元旦的干支,就可以求每個月令,節(jié)氣,每天的天干、地支了。也可以掌握在手上。 其求法是:在上一年元旦的天干地支上,逢平年加5,逢閏年加6個它們的周轉(zhuǎn)率既可,如1991年(平年)的元旦干支是辛未,從元旦天干辛上加5個(壬、癸、甲、乙、丙)故天干為丙,地支從未上按天干周轉(zhuǎn)數(shù)加(申、酉、戌、亥、子)是5位,地支是子,故1992年的元旦干支是丙子,元旦的干支求出來了。以上講的是月上起日的方法,如果掌握熟練可任意在手中求出某年、某月、某日、某時的干支。運(yùn)用自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