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笛聲 (1)游子思鄉(xiāng),歸心似箭。 如“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此夜曲中聞?wù)哿?,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借滿城飄蕩、無處不在的笛聲傳萬千游子飄泊天涯、思念故園的殷殷情懷。 (2)征人思鄉(xiāng),嗟怨連連。 例1、“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王之渙《涼州詞》)。借羌管悠悠,抒萬千感慨。 例2、“天山雪后海風(fēng)寒,橫笛遍吹《行路難》。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shí)回首月中看”(李益《從軍北征》)。更是將戍邊將士的荒寒苦怨、思家念親之情渲染得格外悲壯動(dòng)人。 4、羌笛: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種樂器,它發(fā)出的是一種凄切之音。唐代邊塞詩中經(jīng)常提到,如王之渙《涼州曲》:“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軍置酒宴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范仲淹《漁家傲》:“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jì),羌管悠悠霜滿地。”羌笛發(fā)出的凄切之音,常讓征夫愴然淚下。胡笳的作用與此相同。 5、吳鉤:泛指寶刀、利劍。如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huì),登臨意。”通過看吳鉤,拍欄桿,表達(dá)了自己意欲報(bào)效祖國,建功立業(yè),而又無人領(lǐng)會(huì)的失意情懷。 6、琴瑟 (1)比喻夫婦感情和諧,亦作“瑟琴”?!对?/font>·周南·關(guān)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誼。陳子昂《春夜別友人詩》:“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出川。” 7、燈 (1)溫暖、美好、團(tuán)圓、希望、向上、親切。 例1、《詩經(jīng)·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晰晰!君子至止,鸞聲噦噦。夜如何其,夜向晨,庭燎有輝!君子至止,言觀其旂。”這段古老的吟唱,在宗教與政治的威嚴(yán)中表現(xiàn)著人類對(duì)光與火的原始膜拜。 例2、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旅館誰相問?寒燈獨(dú)可親。” 例3、王維《過盧四員外宅看飯僧共題七韻》:“不須愁日暮,自有一燈燃。” 例4、杜甫《贈(zèng)衛(wèi)八處士》:“人生不相間,動(dòng)如參與商。今夕復(fù)何夕?共此燈燭光。” 例5、錢起《送僧歸日本》:“惟憐一燈影,萬里眼中明。” 例6、韓愈《江漢答孟郊》:“終宵處幽室,華燈光燦爛。” 例7、齊己《書古寺僧房》:“綠樹深深處,長明焰焰燈。” 例8、柳永《戚氏》:“閑窗畔,停燈向曉,抱影無眠。” 例9、辛棄疾《木蘭花慢》:“秋晚莼鱸江上,夜深兒女燈前。” 例10、辛棄疾《青玉案》:“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例11、史達(dá)祖《綺羅香》:“記當(dāng)日,門掩梨花,剪燈深夜語。” (2)孤獨(dú)、凄涼、愁苦、哀傷、凄婉、慘淡。 例1、李白《長相思》:“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腔長嘆。” 例2、白居易《上陽白發(fā)人》:“耿耿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 例3、白居易《長恨歌》:“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例4、杜牧《旅宿》:“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眼。” 例5、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例6、韋莊《章臺(tái)夜思》:“孤燈聞楚角,殘?jiān)孪抡屡_(tái)。” 例7、周邦彥《關(guān)河令》:“更深人去寂靜,但照壁、孤燈相映。” 例8、賀鑄《蝶戀花》:“竟日微吟長短句,簾影燈昏,心寄胡琴語。” 例9、張倫《燭影搖紅》:“滿懷幽恨,數(shù)點(diǎn)寒燈,幾聲歸雁。” 例10、元稹《聞樂天授江州司馬》:“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fēng)吹雨入寒窗。” 8、珍珠:美麗、無瑕。 9、簪纓(冠):官位、名望。 10、搗衣砧:婦女對(duì)丈夫的思念。 五、顏色類
白:純潔、無暇、凄涼。紅:熱情奔放、青春、喜事。 六、人的品質(zhì)、行為活動(dòng)類
英雄:追慕、自愧自嘆。 七、地點(diǎn)類 1、南浦:古代詩詞中,南浦是水邊送別之所。 例1、屈原《九哥·河伯》:“與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 例2、江淹《別賦》:“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 例3、范成大《橫塘》:“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 古人水邊送別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長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為水邊送別之地的專名。 2、長亭:是陸上送別之所。 例1、李白《菩薩蠻》:“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例2、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duì)長亭晚。” 例3、李叔同《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3、柳營:指軍營。后也代稱紀(jì)律嚴(yán)明的軍營。 4、古跡:懷舊明志、昔盛今衰(國家)衰敗、蕭條(古跡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聯(lián))。 5、鄉(xiāng)村:思?xì)w、厭俗、田園風(fēng)光、生活氣息、純撲美好、安逸寧靜。 6、草原:遼闊、人生境界、人的胸襟。 7、城市(市井):繁榮熱鬧、富貴奢華。 8、仙境:飄逸、美妙潔凈、忘塵厭俗。 9、憑欄:思念故國、故鄉(xiāng)、親人。 10、南山 :代表隱居的地方。 11、桃源:代表著一個(gè)理想的樂土、“武陵人”代表隱居的人。 12、西樓、小樓:閨怨之情。 八、其他類 1、白衣蒼狗:亦叫白云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如,杜甫《可嘆》:“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須改變?nèi)缟n狗。古往今來共一時(shí),人生萬事無不有。”人事變化,猶如浮云,一會(huì)兒像白云,一會(huì)兒像灰狗。 2、破曉:初現(xiàn)希望。 3、深夜:愁思懷舊。
4、鴻雁、尺牘、尺素:信。 例1、李白《秋浦歌》:“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gè)長。”
例2、 例3、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白發(fā)漁樵江楮上,慣看秋月春風(fēng)。” 例4、李白《將進(jìn)酒》:“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例5、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例6、范仲淹《漁家傲·秋思》“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