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蕉(1907-1969),上海金山縣張堰鎮(zhèn)人,本姓何,名法治,后改名換姓為白蕉。別署云間居士、濟廬復生、復翁、仇紙恩墨廢寢忘食人等。名馥,字遠香,號旭如。精書法,亦擅長畫蘭。曾任上海中國畫院籌委會委員兼秘書室副主任,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會員,上海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會員,上海中國畫院書畫師。出身于書香門第,才情橫溢,為海上才子,詩書畫印皆允稱一代,但生性散澹自然,不慕名利。詩論亦富創(chuàng)見,詩名蠻聲文壇,寫蘭尤享盛譽。書法宗王羲之、獻之父子,始從唐歐陽詢?nèi)胧?。行草筆勢灑脫,小楷特能,多參鐘繇法,大字俊逸偉岸,亦具風致。工寫蘭,無師承。所作秀逸有姿。能篆刻,取法秦漢印,泥封,而又參權(quán)、量、詔版文字,有古秀蘊藉之趣。能詩文,著作有云間談藝錄、客去錄、濟廬詩詞等稿。他還治印,只是難得為人奏刀。沙孟海《白蕉題蘭雜稿卷跋》云:“白蕉先生題蘭雜稿長卷,行草相間,寢饋山陰,深見功夫。造次顛沛,馳不失范。三百年來能為此者寥寥數(shù)人”。曾主編《人文月刊》,著有《云間談藝錄》、《濟廬詩詞稿》、《客去錄》、《書法十講》、《書法學習講話》等。 










































白蕉 《蘭題雜存》
????在中國書法的表現(xiàn)形式中,手卷、冊頁、尺牘是最為隨意和自由的幾種表現(xiàn)形式,正、行、草可相間書寫,高、中、低可錯落安排,十分富有形式美感和表現(xiàn)力,隨著卷子的打開,觀賞者會感受到書寫者隨機變化的手法,猶如漫步園林,充分享受一步一景、景隨身移的漸入佳境的妙趣。 ????白蕉在本卷的書寫中,或行取楷意,舉止投足顧盼有致;或行融草法,雖行色匆匆而不失法度,于此可見,白蕉真不愧是一代大家高手。全卷浪漫天真,一派生機,筆致出神入化,墨色濃淡相間,星星點點,隨手寫來,妙趣天成而無絲毫矯揉造作的痕跡,把“書法”二字的精髓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相傳白蕉在平時,把二王帖放大,張于壁間,反復把玩揣摩,故能深得其精髓,晚年自號“仇紙恩墨廢寢忘食人”,可見積功之厚,前人努力如此,很值得我們效仿。對于此卷之評價,當代名家沙孟海先生在1980年寫的《白蕉題蘭雜稿卷跋》中的數(shù)語可謂一語中的:“白蕉先生題蘭雜稿長卷,行草相間,浸饋山陰,深見工夫;造次顛沛,馳不失范,三百年來能為此者寥寥數(shù)人”。 ????此卷是白蕉先生以筆記形式分次書寫而成,有感而發(fā),隨想隨寫,無絲毫刻意為書之意,是建筑在絕對自由的書寫基調(diào)之上的,這種無意求工而自工的天成之作就更為難得了。我們歷觀先賢書法,總是覺得手札優(yōu)于刻意書寫的碑帖,就是這個道理,套句現(xiàn)代化的話,這樣的字就是“環(huán)保的、無污染的純天然綠色蔬菜”。竊以為,這樣的字就只能稱之為“字”,是有個性見天性的“字”,而不應目之為“書法”;“法”是人為的,做作的成份太多,也就是假的成分太多,除了積陋難除的“習性”,甚而至于把毛病當成個性(毛病多了,當然也成了人的不良個性),而少有自然真摯的“天性”。所以,細品白蕉此作,天然、原生態(tài)隨處可見,二王書法的流芳千古,暗循的,也正是這個道理,歸結(jié)到一點,就是在他們那個時代,寫字一為立業(yè)之基礎,二是只為自娛陶冶性情,而沒有那么多“比賽”的功利誘惑,所以能水到渠成地成就一座座天然的高峰,這是很值得我們每一個捉管握毫者深思的。 《蘭題雜存》注釋: ????朱注離騷,蘭分今古,啟后人聚訟,然考亭又有五言蘭花詩云:'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適意欲忘言,塵編詎能考。’則其今古之說有自疑也,為之一噱。 ????花易葉難,筆易墨難,形易韻難,勢易時難。勢在不疾而速,則得筆;時在不濕而潤,則得墨;形在無意矜持,而姿態(tài)橫生則韻全。 ????復翁自道甘苦之言如是云云。 ????執(zhí)高腕靈,掌虛指活,筆有輕重,力無不均。四語自謂頗盡撇葉之秘。 ????或問寫蘭如何乃佳,云間曰:先不問佳,曰:既若能矣,于昔賢宜安,從曰:古人何所師?曰:如何得神,曰:行所無事。 ????蕙一箭數(shù)花,出梗之法,昔人多順出,總不得力,花多時,看去尤支撐不住,不如逆入用筆作頓勢,全得茁壯之天然也。 ????意在筆先者,不在臨事,臨事之意,必然失勢。 ????組織經(jīng)營,忌見匠氣,刻意求工之后索解筌蹄,則得之矣。 ????出葉,筆勢不可□(按:不知何字,可能為盎?),初學患在用(筆)力太過,藝事含蓄便是凝練,不獨寫蘭為然。 ????風晴雨露,花葉姿態(tài),變化多矣!然一筆不合,全紙皆廢,此一筆恰是第一筆。 ????寫蘭初患根把太散,進一步又患太緊,但宜多觀察,弗離自然,是處是創(chuàng)造,是處是自然,排疊聯(lián)比,高低齊同,老幼不分,此開花之患。 ????憶兒時臨池之余,初學寫蘭,不似,乃以素紙張壁,打燈取影,在燈轉(zhuǎn)盆移花動葉披中手忙(忙)腳亂光景,茲四十年矣!轉(zhuǎn)覺影淡鉛濃中討消息,正復不可菲也。 ????香不在近而在遠,風不在大而在細,心不(按:從文意看,此處當有一“在”字)收而在放,手不在緩而在信,勢不在正而在險。 ????花葉俱不在多而在神。 ????不宜不看,不好不談,不可不想,不能不畫,此亦奪關(guān)斬將之意,道與有情人一一點頭。 ????蔥亦有蘭,別是一種草木,寫山蘭不妙而有韭菜面孔,不知短不能長,瘦可轉(zhuǎn)肥也,一噱。 ????此寫風蘭,不在平地。 ????花開正面不曾難,葉向君前未易安,側(cè)勢千年余一筆,漫從驚(按:當為“經(jīng)”字)驗得新觀。 ????風蘭未易雨蘭難,晴露之間別變端,胸次從知有天地,手中氣候復堪看。 ????舌短為貴。 ????非溫室中物,有溫室之事,愛之者勞,觀之者逸。一看可喜之外,具風和日麗之觀,群情所可,蘭意亦笑。 ????生平多嗜此,愛不徐(按,或當為俗),長葉蘆頭見油然之色,宜有一萬萬盆,足天下鼻觀。 ????花香原要大家聞,寒暑經(jīng)心亦足論,塊壘笑他腸內(nèi)大,畫成卻說打烏盆。烏盆有價何妨打,赤箭無言本自芳,十字街頭看笑靨,賣花人去是空筐。 ????復翁兩絕句,正恨濰縣先生不生綠化香花之今日也。 ????落山新花昨入盆,細香在室宅外聞,賞花莫忘養(yǎng)花人,尋花更有翻山人,為君送香入城去,此意比花誰有情? ????沒有什么高不可攀,莫說得她奇奇怪怪,送給你一陣香風,可有助于你思想生產(chǎn)。 ????(?)她頭上看何人?默(點?)爾之后,忽思握管回環(huán),具疾風迅雷之勢,不禁騰擲叫呼,吾女前男聞聲自隔室來,睹狀大笑,阿父撇蘭,為何若此?惜哉!吾女年稚,蠶桑雨蕉之聲,尚待知之也(七月三日夜并記) ????左顧右盼,情馳心暢,打破陳規(guī),敢做敢想。 ????肘揚腕蕩,指決翰飛,此半斤大曲,為復翁善后之一事云。 ??? 驟去捷來,人謂是追真奪神之筆,是耶非耶?狼藉之情耶?而翁之思耶? ????有成竹在胸之一語,與可何曾為東坡保密,固知妙奪造化之頃,有異乎含毫駐思時也。 ????平鋒側(cè)斷,抽毫正利,操管貌葉,運思追真,摸索幾何年,說明甚易。取我不難,愿告公聞之,在日日夜夜耳。 ????老來作賊,窺得自然。 ????鳥結(jié)牛軋不知味,日光半夜照蘭開,忽聞稚子夢中笑,恰似樓頭見我來。此風翻雨打之局,上下中邊無一筆非蘭,又無一筆是蘭,滔滔者天下解人也。 ????神與意會,筆共風生,抖擻四十年,能使下一代驚飄風忽舉耶?當有一人者,為二三而道之。 ????足下喜坡公法書,何妨看馬鳴寺根法師碑,更參王僧虔手帖,足下若云此中消息,何預蘭事,我謂然,則蘭亦何預君事? ????白云先生者,天臺紫真也,其人殆方外有道之士,以右軍而傳,又豈意千載之下,為足下追索耶?偶題于此,報散木老道長。 ????出得好葉,未開好花,不能高枕而臥也,開得好花矣,又喜而不寐,善哉無眠,愿億萬人共聞好香,何有勞頓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