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jié)氣。很早很早以前,先民們就用土圭測日影,從而確定了夏至。夏至這一天,太陽運行至黃經(jīng)90度,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此時,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 至者,極也,所謂夏至,其實包含著三層含義:一是日北至,簡單地描述了太陽的運行軌跡;二是日長之至,這一天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三是日影短至,古人用土圭量日影,夏至這一天日影最短。 五月中的夏至,是萬物壯大繁茂到極點的時候,也是古人認為陽氣達到極致的時候。夏至后白天漸短,陽氣漸弱,陰氣初動,所以夏至又稱“一陰生”,權(quán)德輿就說“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p> 夏至三候 夏至有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鳴,三候半夏生。 一候鹿角解。冬至麋角解,夏至鹿角解,這是因為麋與鹿雖屬于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形小山獸也,角朝前生,屬陽,麋形大澤獸也,角向后生,屬陰。夏至陽氣最盛,之后陽氣漸弱,陰氣漸生,因此屬陽的鹿角便開始脫落。同理,麋因?qū)訇?,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脫落?/p> 二候蜩始鳴。蜩也是蟬,即知了,不過蟬是比較籠統(tǒng)的說法,其中還有細分,鳴于夏者曰蜩,是蟬中比較大的黑色的那種,除此之外還有鳴于秋者,稱寒蟬。不過按照西漢揚雄《方言》,則又是另一種說法?!斗窖浴氛f楚謂蟬為蜩,宋、衛(wèi)謂之螗,陳、鄭謂之蜋蜩,秦晉時才謂之蟬。還有蟪蛄也是蟬的一種,《莊子·逍遙游》說“蟪蛄不知春秋”,是因為蟪蛄夏蟬,夏末自早至暮鳴聲不息,故不知春秋。 三候半夏生。半夏是藥草,因在五月苗始生,居夏之半,故為名也。半夏生,意味著夏天已經(jīng)過了一半,接下來的日子驕陽似火,天氣炎熱,暑氣蒸騰,到了晚上則蟲鳴如織,流螢飛舞。 夏至風(fēng)味 縱然是熱,夏至也是熱得風(fēng)情萬種。 夏天大概是和知了掛鉤的。知了總是不知疲倦地叫著,老歌里唱“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寫出來字卻不小心唱出了聲。我們家后面是山,山上有知了,白天的時候太陽烘烤,知了一聲一聲叫,好像是太陽越大它叫得越起勁,心情好的時候會想要去捕蟬,可是心情不好的時候,知了的聲音真的是鬧心啊。但是當(dāng)我現(xiàn)在過完整個夏天都見不到一只知了聽不見一聲蟬鳴的時候,又產(chǎn)生了一種莫名的惆悵。好像消失的不止是蟬不止是蟬鳴,還有回不去的昨天。 叫蟬為知了,是因為它的叫聲就好像一聲一聲的“知了”。詩人們就不這么簡單直白了,《詩經(jīng)·小雅·小弁》說“菀彼柳斯,鳴蜩嘒嘒?!庇玫氖菄G嘒,滿地蟬聲爭嘒嘒,連溪鷺影落翩翩。嘒嘒這種聲音比較清亮。《楚辭·招隱士》說“歲暮兮不自聊,蟪蛄鳴兮啾啾?!庇玫氖青编保掞S風(fēng)雨天,蟬聲暮啾啾。但是啾啾常常用來描述各種凄切尖細的聲音,有一絲凄涼。就好比柳永說“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直接說是凄切了。太凄切了,反倒與夏天不大般配了,所以還是喜歡徐干詩里說的“冽冽寒蟬吟,蟬吟抱枯枝。”將蟬鳴稱作蟬吟,頗有一種蟬聲悠曳多情的感覺。 傍晚納涼,一家人坐在門外空地上,花壇里沒有種花,全是奶奶種的細蔥,一根根在落日余暉下,假裝是絕美的風(fēng)景。山里蚊子多,晚上要備一把蒲扇,當(dāng)然不怎么雅致,老大一把扇子,但是搖擺起來,徐徐生風(fēng),風(fēng)大且溫柔,有的時候還會發(fā)出嘎吱嘎吱的聲音,在傍晚的山間農(nóng)家,顯得特別奇妙。不過文人大概是不大喜歡這么接地氣的扇子的,他們用折扇,又是題詩又是作畫,非要把一把扇子做成藝術(shù)品,這時候扇面、扇骨、扇墜都有講究,你說他是用來送涼風(fēng)的么,不是了,那是一種格調(diào)的彰顯,要真用來扇風(fēng),那就是不解風(fēng)情了。 班固的《竹扇詩》云:“供時有度量,異好有團方。來風(fēng)堪避暑,靜夜致清涼。”扇子作為古人的消暑器物,歷史頗長,居功甚偉。在秦漢以后,扇子的形制主要有方、圓、六角等形,扇面多采用絲織的絹素。所以用扇來比喻女子的詩《怨歌行》言:“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彼逄浦?,羽扇與紈扇大量出現(xiàn),李白當(dāng)然也用扇子了,不過他說“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fēng)?!边@就瀟灑了。而宋以后,折扇漸漸流行,后來題字作畫也開始興起。文人墨客手執(zhí)一扇,展開之后可見富有寓意的圖案,又有詩句相配,一開一收,一舉一放,扇子可不是消暑之用了,而是品位的象征。于是,一把普普通通用來送清風(fēng)去暑熱的扇子,就有了器物之外的文化意義。 不過我到底是俗人,嫌棄折扇送風(fēng)太小,還是喜歡蒲扇,喜歡夏日里躺在椅子上一下一下地搖著蒲扇,看遠處的點點流螢。夏日里的夜晚,當(dāng)然是有螢火蟲的。杜牧寫輕羅小扇撲流螢,那是秋天晚上宮女的消遣,我是撲不到了,更何況一蒲扇下去,那哪是撲啊。所以光待在那兒看也好的。何遜說“簾中看月影,竹里見螢飛”,竹林里的確會有星光點點的流螢,不過更多是藏在草叢中,所以古人說螢火蟲是腐草所變。 搖著蒲扇,聽著蟬鳴,看著流螢。這才過了一半呢,夏天。 夏至詩選 詠廿四氣詩 夏至五月中 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 夏至雨霽與陳履常暮行溪上二首 夏至二首 夏至日雨 (中央紀(jì)委國家監(jiān)委網(wǎng)站 施希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