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之后,一部聚焦女性權(quán)利的印度電影《廁所英雄》上映了。 從“廁所”這個主題就知道,這是一部有“味”的喜劇電影,同時,也引出了女性的生活困境——在印度,光是上廁所的權(quán)利,女性都需要通過抗爭才能得到。 也許你會覺得“廁所權(quán)利”離自己很遠,但是,不能否認的是,當下你我身邊的女性能有現(xiàn)在相對自由的生活,是一代又一代女性爭取的結(jié)果。 正如這部電影中,女性爭取自己的“廁所權(quán)利”——我們反抗一些東西,是為了成就一些更美好的東西。 01 我們認為的荒謬,是他們的傳統(tǒng) 在電影開頭,凌晨天未亮時,一群婦女說說笑笑,結(jié)伴而行,似乎相約趕集般歡快。 但她們跋涉,是為了去野外解決個人衛(wèi)生。 作為女性,必須在日出前一兩個小時,到遠離房子的野外去上廁所,如果白天其他時間想上?不好意思,忍著吧。 這簡直太荒謬了。 女主角賈耶的家庭是當?shù)赜形幕摹吧系热恕?,從小她就在家里上廁所,所以當新婚第二天,鄰居敲門喊她一起出門方便的時候,她驚呆了。 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但卻是全世界人均廁所保有量最低的國家,甚至比赤貧的非洲國家還要低。 除了經(jīng)濟原因,更重要的是印度宗教中的衛(wèi)生觀念:家里是神住的地方,排泄物是污穢的,如果在家里建造廁所,就是褻瀆神靈,于是,曠野變成了露天的大廁所。 由于印度的男權(quán)社會屬性,男人可以在后院、墻根、街道上隨意解決個人問題,而女性上廁所就變成了見不得人的事。 賈耶作為從小被保護和尊重的女性,她懂得這是對女性的性別歧視,所以,她想要從為自己,到為所有的女性,爭取一個廁所。 為此,她甚至需要犧牲自己的婚姻。 02 尊重與平等,都以愛為前提 在印度,女性在野外上廁所,后果比想象中更嚴重,這不止是不方便和反人性,除了會被偷窺、騷擾,還有人身安全。 因為,印度的另一個社會頑疾就是強奸案,而多起奸殺案就發(fā)生在受害者單獨去野外方便的時候,但這個風險,在家建造一個廁所就能解決。 賈耶的丈夫凱沙夫并非一開始就愿意為賈耶爭取一個廁所,他以為她會像其他女人一樣遵循傳統(tǒng),甚至對爭取權(quán)利的她說:“你把我的生活搞得水深火熱”。 我突然想起很久之前,我媽媽講過一件跟這類似的事:
我想,每個真正在乎伴侶的男人,任何情況下都會優(yōu)先考慮對方的便利和安全,因為愛,會讓我們產(chǎn)生感受一體的深度聯(lián)結(jié),并維護它的穩(wěn)定性。 也是因為對賈耶的愛和在乎,后來,凱沙夫開始為妻子爭取權(quán)利:因為愛著妻子,丈夫才會為保護妻子而不懈斗爭、擯棄傳統(tǒng)。所以,這部電影有另一個名字——《廁所:一個愛的故事》。 沒有對女性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和尊重,一切不過是控制和馴化,平等無從談起。 不止是印度,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里,犧牲女性應有的權(quán)益,還要求她們順從妥協(xié),并將之馴化成女性集體的本能,才是男權(quán)主義深層的惡。 03 平等最大的敵人是誰? 電影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凱沙夫為建一個廁所想盡辦法的時候,包括女性們,都在指他:
其實,這并不是她們本身的問題,而是在長期的馴化中,她們早就失去了一種叫“自我”的意識。 不止是在女性自我意識薄弱的印度,就算在我們國家,有人在爭取男女平等,但也有人在拖后腿。 比如之前的女德學堂,可以喊出“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逆來順受,絕不離婚”的口號,還有大肆宣揚“女人不如男人”的女德講師丁女士。 更有一些情感博主,用愛情成功學套路,教女性討好順從男人,從而獲得婚姻和財產(chǎn)。這些動人的理論,剝離了外衣,依舊是對女性的奴化和物化。 平等最大的敵人是,女性自己都意識不到自己當下的處境。跪下去容易,但站起來卻需要很長的時間。女性需要的:
幸運的是,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有了自我意識,她們不再為了別人的期待而違背自己的內(nèi)心,去迎合、欺騙、討好。她們所有的努力,不為成為別人眼中優(yōu)秀的女人,只愿成為更好的自己。 04 接納,是擁抱世界的第一步 前一段時間發(fā)生了很多關(guān)于女性人身安全的社會新聞,她們被歧視、被綁架、被侮辱,很多女性開始思考自己作為女人,立足在這個社會,是一種幸還是不幸?所以:
就像賈耶接納了自己想要更多權(quán)利的想法,為自己爭取,絕不妥協(xié)。當你遭遇了不公平或傷害,卻又敢怒不敢言時,你會接納自己去改變還是無意義地妥協(xié)? 如果你想要改變現(xiàn)在,去獲取更多的成長砝碼,你敢接納改變,邁出這一步嗎?
但是,如果你渴望被愛、被尊重,那么首先要學會的,就是接納自己的現(xiàn)狀和這種欲望。 你可能在身處的環(huán)境中感受了太多的不接納、不認同,此時,接納自己就是你擁抱世界的第一步。先接納,再改變,想爭取的,就盡力去爭取,想放下的,就讓自己放下。 我們,總要為了爭取一些心中的美好,去反抗現(xiàn)在的一些不好。 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遵從自己內(nèi)心的渴望,有了你的改變,身邊的人事物也就改變了,這個世界也就改變了。 蔡尖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