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雖然已經入秋,但是室外的氣溫仍是居高不下,在這天氣中,由于小兒新陳代謝旺盛,機體產熱量高,要求散失的熱量也相對多一些,加上小兒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尚不成熟,尤其是新生兒體溫調節(jié)功能更弱,因此小兒容易發(fā)生中暑。 那么,小兒中暑應該如何處理呢?針對這個問題,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希望小編的下述介紹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兒中暑應該如何處理? 專家介紹,小兒中暑時,體溫增高可達40℃以上,皮膚干燥,面色潮紅,無汗,頭暈,口渴,惡心,嘔吐,煩躁,精神恍惚;有的因出汗過多而丟失大量鹽分而引起肌肉酸痛甚至痙攣;嚴重的可有抽風、昏迷、血壓下降、皮膚出血等。 對此,一旦發(fā)現中暑患兒,及時為患兒降溫,是治療中暑最重要的方法。可因地制宜地用冷水、冰塊或酒精擦體,或用低于體溫3~5℃的溫水洗澡。或在患兒腋下、腹股溝放冰袋,給小兒進冷飲,爭取使體溫降至38℃以下。 與此同時,應盡力設法降低室溫,如使用電扇,向地面潑水,室內放置大冰塊等。為補充患兒體內丟失的水、鹽,應該讓孩子多喝淡鹽水、茶水。中藥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氣片等,都是去暑良藥,可給患兒服用。重癥者需送醫(yī)院急救。 那么,小兒中暑有什么癥狀表現呢? 小兒中速比較輕的情況一般沒有發(fā)熱。孩子會表現為臉色較差,食欲不佳、惡心。再大一點的孩子會說頭疼、惡心等。如果嚴重一點,就會出現體溫過熱的情況。但是中暑和感冒不太相同,中暑是身體比較熱,但是不出汗。而且是在高熱的環(huán)境里發(fā)生的,出現體溫升高,早期皮膚發(fā)紅,甚至有一些蒼白、休克的情況。如有健康疑問,可到全球醫(yī)院網公眾號(webQQYY)咨詢。(責任編輯:璃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