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王洪圖教授 導(dǎo)讀 肝、心、脾、肺、 腎五臟,膽、小腸、大腸,三焦、胃、膀胱六腑,是藏象的中心內(nèi)容,尤以五臟為主。 此外,《素問·五臟別論》又將腦、髓、骨、脈、膽、女子胞稱為奇恒之府。 五臟的功能特點是“藏精氣”,六腑的功能特點是“傳化物”,奇恒之腑功能特點亦為“藏而不瀉”。
五臟與六腑的各自功能,《內(nèi)經(jīng)》記載頗詳,如《素問·靈蘭秘典論》:“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輔之官,治節(jié)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又《五臟生成篇》云:“諸脈(十二經(jīng)脈)者皆屬于目,諸髓(腎)者皆屬于腦,諸筋(肝)者皆屬于節(jié),諸血者皆屬于心,諸氣者皆屬于肺?!?/p> 五臟之氣,是精神活動的物質(zhì)基礎(chǔ),故《靈樞·本神篇》謂:“肝藏血,血舍魂,肝氣虛則恐,實則怒; 脾藏營,營舍意,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實則腹脹經(jīng)溲不利; 心藏脈,脈舍神,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 肺藏氣,氣舍魄,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胸盈仰息; 腎藏精,精舍志,腎氣虛則厥,實則脹,五臟不安?!?/p> 五臟六腑有各自的功能活動,如其生理功能遭到干擾和破壞,便成為病理, 所以在臨床診斷疾病時,要求“知常達變”,也就是首先掌握正常的生理,并以此為標準來衡量和認識疾病。 在五臟之間,《內(nèi)經(jīng)》除強調(diào)心神在生命活動中的重要性,以君主與相輔、將軍、臣使等比喻其間關(guān)系外,還用五行生克來說明五臟的關(guān)系。 如《素問·五臟生成篇》言其相克:“心……其主腎也。肺……其主心也……其主脾也”, 《陰陽應(yīng)象大論》言其相生:“肝生筋,筋生心”,“心生血,血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腎生骨髓,骨髓生肝”。 以五臟氣機升降而言,則有肝從左升、肺從右降、心主于表、腎治于里之論,如《素問·刺禁論》云:“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腎治于里,脾為之使, 胃為之市?!庇绕淦⑽笧槠渌呐K氣機升降出入之“樞紐”,對臨證診治多種疾病均有重要意義,本書“二陽之病發(fā)心脾而陽痿不月”條下,用封髓丹合瀉黃散治愈陽痿之病,即是其例。 臟腑的生理與病理,是藏象的中心內(nèi)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