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注更多文章,請長按上面的藍(lán)字:“悅讀悅詩”后,添加即可) 記得九十年代,流行一首歌,歌名是《你的柔情我永遠(yuǎn)不懂》,女歌手邊唱邊舞,搔首弄姿: 我的柔情你永遠(yuǎn)不懂, 霧中的夢想不是歸宿, 你的柔情我永遠(yuǎn)不懂, 我等待著那最后孤獨…… 今天,重讀辛棄疾這幾首詞,我突然想起了這首歌,也想起高中語文老師給我們講課時的情景。 八十年初,我在上高中時,語文老師給我們講辛棄疾是位豪放派愛國詩人,他的“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想當(dāng)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抒發(fā)其抗金的決心;他的“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觮,漢箭朝飛金仆姑…”(《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抒發(fā)其豪情萬丈。老師讓我們記?。盒翖壖彩悄纤螘r和岳飛一樣的愛國大英雄。 上大學(xué)后,讀了辛棄疾的詞選,倒是更喜歡他的“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保ㄇ嘤癜浮ぴΓI造出的朦朧而又美好的意境。在正月十五“火樹銀花不夜天”的夜晚,辛大兵是落落寡歡的,詩人敏感多情的心里給這份寂寞幻化出曖昧、溫柔的色彩,令人怦然心動…… 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對人生和社會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rèn)識,尤其是和辛老爺子一樣,在無數(shù)次的酒醉、酒醒后,突然發(fā)現(xiàn)“鬢已星星矣”。再讀辛詞,更喜歡他的柔情和孤獨。 辛老爺子有一首《江城子》寫的很好,他以一個女性的角度,寫出了自己的柔情和寂寞。 “寶釵飛鳳鬢驚鸞。望重歡。水云寬。腸斷新來,翠被粉香殘。待得來時春盡也,梅著子,筍成竿。 湘筠簾卷淚痕斑。珮聲閑。玉垂環(huán)。個里溫柔,容我老其間。卻笑將軍三羽箭,何日去,定天山?!?/p> “寶釵飛鳳鬢驚鸞”,通過對女子的發(fā)飾的描寫,這位女子呼之欲出,生動形象。女子盼望情郎到來一起享受云雨之歡?!巴貧g。水云寬。腸斷新來,翠被粉香殘。”你我遠(yuǎn)隔千里,剛離別時的催被里余溫尚存,現(xiàn)在也“殘”了;“待得來時春盡也,梅著子,筍成竿?!笨傻鹊侥銇淼臅r候,春天都過去了,梅花已結(jié)籽,春筍都成竹竿了, 我等得黃花菜都涼了! “湘筠簾卷淚痕斑。珮聲閑。玉垂環(huán)。”這句用香妃竹的典故,眼淚斑斑可見。如果能夠見面,我愿意在這溫柔鄉(xiāng)里“陪著你一起慢慢變老;“卻笑將軍三羽箭,何日去,定天山”,但我還想象薛仁貴一樣為國“定天山”。其實,辛老爺子不甘心永遠(yuǎn)在溫柔鄉(xiāng)里,當(dāng)回想往事的時候,為過去的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他只想自豪地說:我做到了像薛仁貴一樣:“將軍三箭定天山,戰(zhàn)士長歌入漢關(guān)”。從柔情似水、到寂寞孤獨,只有辛老爺子的詞能達(dá)到這境界。 辛棄疾還有一首《祝英臺近.晚春》的詞,也從女性的頭飾寫起,讀后讓人想起《紅樓夢》中的“黛玉葬花”電視劇片段。 “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怕上層樓,十日九風(fēng)雨。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更誰勸、啼鶯聲??? 鬢邊覷,試把花卜歸期,才簪又重數(shù)。羅帳燈昏,哽咽夢中語: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 “寶釵分”釵為古代婦女簪發(fā)首飾,分為兩股,情人分別時,各執(zhí)一股為紀(jì)念;“桃葉渡”,在南京秦淮河與青溪合流之處,晉王獻(xiàn)之送別愛妾桃葉之處,也泛指男女送別之處;“煙柳暗南浦”,南浦,水邊,指送別的地方。用了江淹《別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的典故。 辛棄疾以女性的角度說道:今天,我們即將離別,我把這寶釵分割為兩股,讓我們離別在桃葉渡口,南浦的水啊,暗淡凄涼,煙霧籠罩著垂柳。從此,我怕登上這層層的高樓,十天里有九天風(fēng)雨如晦。你看著片片飄飛的花瓣,令人肝腸寸斷,風(fēng)雨摧花都沒人來管管,更有誰勸那黃鶯兒不在鳴啼了呢? 瞧瞧插在鬢邊的花兒,就用它來預(yù)卜一下你的歸期吧?一次又一次地插上又摘下這花,可有什么用呢?昏暗的燈光,映照著羅帳,我輾轉(zhuǎn)難眠,夢中悲泣哽咽道:春天啊,你的到來給我?guī)響n愁,可你歸去時,為何不把這憂愁一起帶走呀! 幾百年后,曹雪芹《紅樓夢》中林黛玉的《葬花吟》,是不是受辛老爺子這首詞的啟發(fā)呢?我看有可能。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簾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處訴, ……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fā),知是花魂與鳥魂? …….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辛老爺子還有一首《滿江紅.點火櫻桃》,描寫春天的景色,這也是辛老爺子所有詞當(dāng)中,很少有寫景的。但這首寫景色的詞中,到處彌漫著無盡的柔情和孤獨。 “點火櫻桃,照一架、荼蘼如雪。春正好,見龍孫穿破,紫苔蒼壁。乳燕引雛飛力弱,流鶯喚友嬌聲怯。問春歸、不肯帶愁歸,腸千結(jié)。 層樓望,春山疊;家何在?煙波隔。把古今遺恨,向他誰說?蝴蝶不傳千里夢,子規(guī)叫斷三更月。聽聲聲、枕上勸人歸,歸難得?!?/p> “荼蘼”,是一種落葉小灌木,春末夏初開白花;”龍孫”是竹筍的別名;“紫苔蒼壁”是指長滿青紫色苔蘚的土階;“蝴蝶夢”是指莊子夢見自己化為蝴蝶;“子規(guī)”指杜鵑。 你看,那一棵棵櫻桃,碩果累累,紅得像著了火;一架荼蘼正盛開著白雪般的花朵,與火焰般的櫻桃交相輝映,分外嬌艷。春色正好,春筍破土而出,草色青青鋪滿臺階。燕子引著雛燕飛,黃鶯呼叫伴侶鳴。我問春天:你歸去時,怎么不把春愁帶回去呢來,令人愁腸百結(jié)。 我登上層樓,回望家國,春山相隔,云煙已經(jīng)被山擋住了。想想古今家國之恨,無人傾訴。我的思鄉(xiāng)夢,難以傳到千里之外了。三更月里,聽到子規(guī)鳴啼,一聲聲,如泣如訴,勸我歸去吧。 辛老爺子在暮春時分,借用唐朝詩人崔涂的“蝴蝶夢中家萬里,子規(guī)枝上月三更”的句子,表達(dá)思念家鄉(xiāng)、感嘆國家命運的悲涼情緒,飽含深情厚意。用大好春天和寂寞、孤獨形成鮮明的對比,在生動鮮活的意境中,創(chuàng)造出幽遠(yuǎn)深邃的抒情境界。 公元1198年,辛棄疾被免官閑居已經(jīng)四年。他孤獨寂寞,寫了首《賀新郎》,抒發(fā)曾經(jīng)激越、豪放的情懷,表達(dá)此時無事可干的寂寞與苦悶。在詞的前面,還專門寫了序言:邑中園亭,仆皆為賦此詞。一日,獨坐停云,水聲山色,競來相娛。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數(shù)語,庶幾仿佛淵明思親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幾!白發(fā)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云》詩就,此時風(fēng)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厥捉小⒃骑w風(fēng)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p> “邑”指鉛山縣,辛棄疾在江西鉛山建有別墅。“停云”指停云堂,在瓢泉別墅?!吧跻游崴ヒ印痹从凇墩撜Z·述而》之句“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fù)夢見周公”。這是孔丘慨嘆自己“道不行”的話,借此感嘆自己的壯志難酬。“問何物、能令公喜”源于《世說新語·寵禮篇》記郗超、王恂“能令公(指晉大司馬桓溫)喜”等典故,還有什么東西能讓我感到快樂?!鞍装l(fā)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這兩句出典于李白的《秋浦歌》:“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搔首東窗”借指陶潛《停云》的詩自得之意?!敖蟆痹附K南部一帶,此指南朝之東晉?!皾狨病敝笣峋??!霸骑w風(fēng)起”典用劉邦的《大風(fēng)歌》之句“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安缓薰湃宋岵灰?,恨古人不見吾狂耳”典引《南史·張融傳》“不恨我不見古人,所恨古人又不見我”?!爸艺?,二三子”典引自《論語》 “二三子以我為隱乎”。 辛老爺子在這首詞中,用典故很多,有賣弄技巧的嫌疑。在序言中,有借用仿陶淵明的口氣,自比陶潛。但陶淵明辭官歸隱之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放下的比較徹底。但辛老爺子想歸隱山林,但根本放不下來,還念念不忘“卻笑將軍三羽箭,何日去,定天山。”他心口不一地說道: 同志們啊,我已經(jīng)很衰老了。平生曾經(jīng)起大塊吃肉、大口喝酒的朋友,如今零落四方,剩下沒有幾個了?真令人惆悵。這么多年過去了,虛度時光,功名未竟,白發(fā)如霜。世間萬事一笑而過。還有什么能真正讓我感到快樂?我看那青山瀟灑多姿,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樣。不論情懷還是形象,都非常相似。 把酒一尊,在窗前吟詩,怡然自得。想當(dāng)年,前輩陶淵明寫成《停云》時,也和我是一樣的感覺吧。江南那些渴求功名的人,又怎能體會到飲酒的妙處?在酒酣耳熱之際,回頭迎風(fēng)而歌,白云翻飛,狂風(fēng)陣陣。我不怨恨不能見到狂傲的前輩們,只恨前輩們不能見證我的狂傲。其實,了解我辛大兵的,還是那幾個朋友。 對一個豪情萬丈、壯志凌云的戰(zhàn)士來說,閑居4年,簡直就是摧殘人生。辛大兵面對巍巍青山,感慨歲月流失,青春不再,人生短暫,壯志難酬,孤獨、落寞、迷惘,但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轉(zhuǎn)移重點,調(diào)整心態(tài),融入大自然,人與青山互觀互賞,和青山一樣寧靜祥和、嫵媚動人、超然灑脫、充滿青春的活力。這兩句讓他有了一點點陶淵明的影子?!安缓薰湃宋岵灰姡薰湃瞬灰娢峥穸眱删?,借張融典故抒發(fā)了“我的柔情你永遠(yuǎn)不懂”的超逸豪放。結(jié)句“二三子”與詞首呼應(yīng),再次表明知己稀少,我的柔情你還是不懂的遺憾。 北京大學(xué)老校長胡適先生在他的《詞選》一書中,是這樣評價辛棄疾詞的:“才氣縱橫,見解超脫,情感濃摯。無論長調(diào)小令,都是他的人格的涌現(xiàn)?!痹u價之高,令人信服。 (寫于2018/6/14夜) (中州客:河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金融工作者;農(nóng)學(xué)碩士;管理學(xué)博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