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位老師聊起她父母對小外孫的教育,我覺得很有意思。 她兒子現(xiàn)在一歲七個月,正是最可愛的時候。家里的姥爺對待教育比較有原則;姥姥則比較感性,小外孫一撒嬌,往往只好舉白旗投降。 由于姥姥的寵愛,前一陣小外孫每天黏在姥姥身上,連出門都嬌滴滴的要“姥姥抱”。 于是,姥爺迫不得已展開了對小外孫的“教育攻勢”。 姥爺每天逗弄小外孫時,都會說:你看姥姥這么愛你,每天給你做好吃的,你也要愛姥姥啊。如果出門老讓姥姥抱,姥姥太累了,回來就不能再帶你了。 幾天以后,小外孫再出門時,還是習慣性地撒嬌喊“姥姥……”,小手都伸到姥姥身上了,但仍舊管住了自己,一個“抱”字沒有出口,最后堅持自己走。 所以,現(xiàn)在小朋友再出門,不找姥姥,總是找姥爺了。 聽到這個小故事,我想只有愛能激發(fā)愛。 小朋友其實最有愛心,一歲多的孩子,說教是不行的,不但道理聽不懂,而且成人教訓他的磁場會讓孩子排斥和自動遠離。所以,一天到晚說孩子的人,一定不會和孩子的關(guān)系好。 但愛不一樣,愛能感染人。 教會孩子愛,并以身作則地做給他看,孩子就學會了設(shè)身處地的為別人想。而且,能教會孩子愛的人,會贏得孩子的尊重和跟隨,一定是與他關(guān)系最好的人呢。 當孩子能為愛管住自己,讓對方開心溫暖時,孩子心里就播下了愛的種子。以后,他們長大了,一個懂得愛的人,一定會被更多的人愛。 教育,就是用愛呼喚愛、用心靈撞醒心靈的過程。 感謝這位老師分享的育兒小故事。 撰寫:欣心
|
|
來自: 道德經(jīng)學用 > 《親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