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綿陽人李調元,是清代著名戲曲理論家、文學家,自幼能詩善文,長于趣對。 乾隆初年,李調元告別巴山蜀水,赴任廣東學政。他從長江乘船順水而下,漂出三峽,途經(jīng)洞庭湖。湖南巡撫在湖畔為他設宴接風。 宴席上,一位幕僚自恃善對,欲在上司面前賣弄才華,即席施禮說:“李大人,久聞蜀水巴山人才輩出,今日得見大人,算是三生有幸,在下不才想求救于學政大人,不知大人肯賜教否?” 湖南巡撫知此幕僚腹中確有墨水,在一旁微笑不語,默許二人打趣相邀。李調元不便推辭,含笑說道:“在下才疏學淺,但是盛情難卻,只好班門弄斧,請諸位多多包涵,不要見笑?!蹦悄涣胚瓦捅迫?,馬上呤出上聯(lián): 洞庭湖八百里,波滾滾,浪滔滔,大人由何而來? 此聯(lián)一出,眾人紛紛交口稱贊,認為這句上聯(lián)有本地特色,又頗難屬對。李調元滿不在乎,一邊捧杯飲酒,一邊隨口對出下聯(lián): 巫山峽十二峰,云靄靄,霧騰騰,本官從天而降。 巡撫見如此神速對出下聯(lián),頗有些得意忘形,連連給李調元敬酒。那幕僚不甘心,立即又出一對: 四維羅,夕夕多,羅漢請觀音,客少主人多; 這上聯(lián)刁鉆古怪,又挖苦刻薄,自比男羅漢,卻將李調元比喻為女菩薩。誰知李調元冷冷一笑,脫口而出: 弓長張,只只雙,張生戲紅娘,男單女成雙。 這聯(lián)句用典有據(jù),對仗工整,且針尖對麥芒,叫幕僚瞠目結舌,連巡撫和其他人也暗暗怨他多事。 那位幕僚并不肯罷休,順手從湖畔果樹上摘下一個李子,扔進洞庭湖中,口里冒出一句上聯(lián): 李打鯉。鯉沉底,李沉鯉??; 呤罷說道:“學政大人,此對敘眼前之景,抒心中之情,下聯(lián)若能如此,我甘拜下風,重歸山野,象洞庭湖的蜂子一樣,重采詩情,再釀文采,永不歇息?!?/span> 李調元眼觀湖邊蜜蜂采花的情景,靈機一動,道出了下聯(lián): 風吹蜂,蜂撲地,風息蜂飛。 此聯(lián)一出,眾人更是驚嘆不已。那幕僚碰壁后,方知天外有天,竟然無心仕途,真的辭官回家,一邊養(yǎng)蜂、一邊習文。 |
|
來自: 江山攜手 > 《對聯(lián)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