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金笛長鳴博客”
鄭板橋,“揚州八怪”之一。這里有幾則鄭板橋的趣聞軼事。 鄭板橋巧識窮戶聯(lián)。有次,鄭板橋外出巡游,途中見一戶人家貼了一副對聯(lián), 上聯(lián)是:二三四五 下聯(lián)是:六七八九 鄭板橋看完對聯(lián),眉頭一皺,掉頭就回去了,隨行官員弄得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不一會兒,鄭板橋氣喘吁吁地趕來了,一手拿著幾件衣服,一手提著一塊肉,肩上還背著一袋糧食。他急忙敲開這戶人家的大門,只見一家老小困在床上,無衣御寒;灶里泠火秋煙,缺食無糧。鄭板橋說:“都快過春節(jié)了,這幾件衣服、幾斤肉,還有一袋子糧食,你們留下過個年。以后,有什么難事再來找我?!?br> 那家人一楞,認(rèn)出他是熱心接濟(jì)窮人的鄭板橋。于是,一家老小趴下就磕頭謝恩。 出門后,隨行官員越想越納悶,鄭板橋不是神仙,怎么算到這家無糧無衣過年呢? 鄭板橋笑了笑,回答說:“人家大門對聯(lián)不是寫得明明白白嗎?你看,這對聯(lián)上有二三四五,下有六七八九,唯獨缺一少十,那不就是缺衣少食嗎?” 眾人恍然大悟,連聲稱贊鄭板橋博學(xué)多才。 老先生巧對鄭板橋。相傳鄭板橋當(dāng)縣官時,有位教書老先生,來衙門告狀說:自己教了一年學(xué),原講好酬金是八吊錢,最后主人變卦不給了。鄭板橋說:“莫不是你誤人子弟,否則為什么不給你錢呢?”他隨手指著大堂上掛的燈籠為題,出了上聯(lián): 四面燈,單層紙,煇煇煌煌照遍東西南北; 老先生思索片刻,就對出下聯(lián): 一年學(xué),幾吊錢,辛辛苦苦歷盡春夏秋冬。 鄭板橋見老先生有才,便把他留用了。 鄭板橋題聯(lián)蜈蚣湖。有一回,鄭板橋上沙灣莊走親戚。有人請他題聯(lián)留念。他繞著沙灣莊兜了一圈,來到莊子西山,觀賞蜈蚣湖,只見湖面風(fēng)平浪靜,一輪明月倒映水中,景色宜人。回莊子后,鄭板橋提筆寫出一副對聯(lián): 一粒沙子萬斛珠; 半灣湖水千江月。 這副對聯(lián)把莊名“沙灣”和蜈蚣湖秀麗風(fēng)光都寫進(jìn)去了,當(dāng)?shù)厝丝戳朔浅8吲d。 鄭板橋教訓(xùn)大鹽商。傳說有一天,兩江總督唐亦賢來揚州游玩,當(dāng)?shù)匕舜篼}商爭相捧場,擺酒接風(fēng)。大鹽商姚有財,曾得到唐亦賢給的鹽票,自此發(fā)家,更是感恩不盡。 唐亦賢到揚州后,想弄一副鄭板橋?qū)懙膶β?lián)。姚有財連忙定制特大上好宣紙,央人去求鄭板橋?qū)憣ぢ?lián)。 誰知鄭板橋聽說此事,一口回絕了。姚有財見無法向總督大人交差,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于是,又央人去求鄭板橋,說是愿意出重金酬謝。 鄭板橋便說:“兩千兩銀子一副!” 姚有財雖心疼錢,又不愿意得罪總督大人,再三哀求,只答應(yīng)給一千兩。 鄭板橋也不吭氣,揮筆寫出上聯(lián);“鄉(xiāng)里鼓兒鄉(xiāng)里打”。寫完上聯(lián),鄭板橋擱下筆走人,并說;“你只能出一千兩,我也只能寫一半,公平合理,誰也不吃虧?!?br> 姚有財只好叫人再送來一千兩銀子。 鄭板橋見姚有財認(rèn)輸了,這才寫出下聯(lián):“當(dāng)方土地當(dāng)方買”。 鄭板橋?qū)戇@么鄙俗的對聯(lián),是對大官員、大鹽商附庸風(fēng)雅的諷刺。 |
|
來自: 江山攜手 > 《對聯(lián)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