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我們會遇到花名與鳥名重疊的情形,比如之前介紹過的杜鵑花與杜鵑鳥,燕子花與燕子,通常這些重名的都是某種花或鳥的別稱,也就是民間人們約定俗成的名稱,不知古人在給這些花鳥命名的時候,到底是覺得鳥似花美麗?還是花似鳥靈動呢? 芙蓉花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 閉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王維一首《木芙蓉》五言絕句寧靜致遠,將木芙蓉的清麗脫俗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芙蓉花是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的別稱,屬于錦葵科木槿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原產中國。木芙蓉也是成都市市花,成都又被稱為“蓉城”。 木芙蓉花晚秋始開,霜侵露凌卻豐姿艷麗,故又名“拒霜花”,恰如蘇軾詩云:“千林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喚作拒霜知未稱,細思卻是最宜霜” 木芙蓉 Hibiscus mutabilis L. 芙蓉鳥 芙蓉鳥就是聞名遐邇的金絲雀(Serinus canaria),屬雀目科食谷類鳥。英文俗名Atlantic Canary,原產大西洋加納利群島(the Canary Islands),雄鳥鳴聲婉轉動聽。經人工繁育,羽色多變,黃色種最多,稱金絲雀;白色種稱白燕或白玉鳥;黃白相間種稱花芙蓉;另有綠、橘紅、古銅等色種。 圖為金絲雀Atlantic canary (Serinus canaria)
太陽花 太陽花(拉丁學名:Portulaca grandiflora)是馬齒莧科馬齒莧屬多年生花卉,因其見陽光花開,早、晚、陰天閉合,故有'太陽花、午時花'之名。同時,太陽花是非洲菊的別稱,也是少數(shù)地區(qū)向日葵的別稱。 圖為 大花馬齒莧 Portulaca grandiflora 太陽鳥 太陽鳥是雀形目太陽鳥科(學名:Nectariniidae)太陽鳥屬(學名:Aethopyga)鳥類的通稱。它們羽毛絢麗,體型纖細,嘴細長而下彎,多數(shù)雄鳥中央尾羽特別延長。被譽為被譽為'東方的蜂鳥',一說它別名“極樂鳥”,實際極樂鳥是雀形目風鳥科鳥類的通稱,大多生活在南太平洋島國巴布亞新幾內亞崇山峻嶺的森林中。 圖為:紫頰直嘴太陽鳥 Anthreptes singalensis 相思樹 相思樹(學名:Acacia confusa),又名臺灣相思,原產于臺灣南部、中國南方及東南亞一帶,于臺灣日治時期被日本人廣泛種植至全臺各地,是臺灣早期知名的造林樹種之一。用途甚廣,由於它的根部分化的非常多,能夠緊抓土壤,再加上能夠禁得起強風、旱災和可生長於貧脊之地的優(yōu)點,所以常用作綠化荒山、水土保持。 還可以用作家具,農具,薪炭。戰(zhàn)國時宋康王愛上舍人韓憑之妻何氏并奪之。韓憑殉情自刎,何氏跟著撞臺而亡,遺書與夫合葬??低跫蹬邢氯朔珠_埋葬,兩冢相望。一夜之間,有兩棵樹生于兩個墳頭,不久又合抱在一起,根枝交錯,宋人哀嘆,就叫這樹為相思樹。 圖為 臺灣相思 Acacia confusa 相思鳥 相思鳥屬有兩種鳥:銀耳相思鳥和紅嘴相思鳥。在中國均有分布。紅嘴相思鳥(學名:Leiothrix lutea,英文名:Red-billed Leiothrix)因嘴赤紅色而得名。紅嘴相思鳥活潑好動,生活在平原至海拔2000米的山地,常棲居于常綠闊葉林、常綠和落葉混交林的灌叢或竹林中。鳴聲歡快、色彩華美、休息時常緊靠一起相互舔整羽毛。銀耳相思鳥(學名:Leiothrix argentauris,英文名:Silver-eared Mesia)因耳羽銀白色而得名。分布在從巴基斯坦到印度支那半島一帶的灌木和次生叢林中。習性活躍,棲于山區(qū)森林中低層的濃密灌叢。 圖為 紅嘴相思鳥 Leiothrix lutea 鳶尾花 到了最后我之于你 一如深紫色的鳶尾花之于這個春季 終究仍要互相背棄 ——席慕蓉《鳶尾花》 鳶尾花一般指百合目鳶尾科鳶尾屬的花,為多年生草本,花大而美麗,因花瓣似鳶之尾而命名,常為藍紫色,葉片青翠碧綠。雖然鳶尾花原產于中國中部及日本,但在西方文化中卻久負盛名,法國國花即鳶尾屬的香根鳶尾(Iris pallida Lam.) 圖為 香根鳶尾 Iris pallida Lam 鳶 《詩·大雅·旱麓》曰“鳶飛戾天,魚躍于淵?!?,古書上說,鳶是一種兇猛的鳥,與鷹相似?,F(xiàn)在重新定義的鳶是鷹科(Accipitridae)鳶屬(Milvus)的一類鳥,分類尚有爭議,包括黃嘴鳶(Milvus aegyptius),赤鳶(Milvus milvus)和黑鳶(Milvus migrans)三類。 鵝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l.) Sarg.顧名思義,擁有與鵝掌形似的葉子,特別容易辨認。 圖為 鵝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許多人認為鵝掌楸最漂亮的時節(jié)當屬秋天,葉子變黃以后還被稱作“黃馬褂”,是不是特別形象呢 鵝掌楸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植物,在日本、格陵蘭、意大利和法國的白堊紀地層中均發(fā)現(xiàn)化石,到新生代第三紀本屬尚有10余種,廣布于北半球溫帶地區(qū),到第四紀冰期才大部分絕滅。難怪中國植物志中這樣介紹它:“古雅,為世界最珍貴的樹種。但近年來屢遭濫伐,在其主要分布區(qū)已漸稀少?!?/span> 鵝掌楸如此古老又稀有,下一次你再見到它,一定會產生別樣的情愫吧? 鴿子樹是珙桐(gǒng tóng)的別稱,花形似鴿子展翅,故而得名鴿子樹或鴿子花樹,有象征和平的含義。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為落葉喬木,是1000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留下的孑遺植物,在第四紀冰川時期,大部分地區(qū)的珙桐相繼滅絕,野生種只在中國西南四川省和中部湖北省和周邊地區(qū)幸存下來,成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被譽為“中國的鴿子樹”。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圖為 珙桐 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 文中圖片全部來自于網絡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上海植物志 中國植物志 詩詞名句網 中國鳥類大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