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達歷史上,有功之臣不僅不一定會得到賞賜,還可能落下無法善終的結(jié)果。比如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得天下后,其所封的34位開國功臣,到最后竟然只有一位得到善終。至于本文所講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為大秦立下巨大功績的改革家商鞅,其最后卻是以五馬分尸的形式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 盡管商鞅被處以車裂之刑,但是商鞅變法還是促使秦國迅速走向強大。在陸續(xù)消滅韓國、趙國、魏國等幾個國家后,一心想著統(tǒng)一天下的秦王希望早日占領(lǐng)龐大的楚國。在挑選攻打楚國的統(tǒng)帥時,說了需要六十萬大軍的王翦沒有受到重視,于是就暫時告老還鄉(xiāng)。 但是,該來的機遇還是來了。輕敵冒進的李信被楚國項燕擊敗,秦軍的失敗讓秦王非常惱怒,也明白了王翦所說的攻打楚國必須要六十萬大軍的意義。意識到王翦價值的秦始皇,立刻向王翦認錯,請求老人家出山攻打楚國,并答應將六十萬大軍全權(quán)交給王翦來統(tǒng)率。 在王翦即將帶著六十萬大軍離開的時候,他竟然跟秦始皇說,雖然我還沒有大勝仗,但還是請您先賞賜點良田宅地給我,總之賞賜的越多越好。對此,秦始皇感到非常不理解,你在秦國當了幾十年的將軍,家里已經(jīng)這么有錢了,你還跟我哭窮。不過,王翦立刻解釋道:
意思大概是:大王啊,我跟你走南闖北這么多年,還沒有被封侯。趁著我現(xiàn)在還能得到您的寵幸,就希望多跟你要點好處,這樣也是為了我在秦國的子孫后代考慮啊。秦始皇一聽,忍不住嘲笑王翦都這么老了,竟然還是這么貪婪。不過嘲笑歸嘲笑,該賞賜的還是給王翦了。 至于王翦為什么多次向秦始皇討要田產(chǎn),他自己是這樣跟身邊人解釋的:秦王嬴政不僅殘暴,而且生性多疑。現(xiàn)在我?guī)ё叩牧f大軍,幾乎是秦國全部的兵力了。對此,大王對我肯定是不放心的,為了消解秦王的疑慮,我只能用多要田產(chǎn),暗示自己的子孫家產(chǎn)都在秦國來釋疑。 從現(xiàn)在的眼光的來看,王翦無疑是故意在秦王嬴政面前表現(xiàn)出“貪婪”的一面。一方面,王翦借助討要賞賜來間接表示自己只想著斂財,沒有貪戀軍隊和權(quán)力的意思。比如清朝乾隆面前的和珅,你只要沒有政治野心,即便癡迷錢財女色,都是可以得到皇帝的信任的;另一方面,在沒有消滅楚國的時候就請求封賞,也表明自己一定能馬到功成的信心。而跟秦始皇請求的田產(chǎn),我王翦也是會盡快回來享用的。總而言之,王翦表現(xiàn)的越貪心,秦始皇也就越放心。 最終,王翦順利消滅楚國,加快了秦王朝統(tǒng)一天下的進程??v觀王翦的一生,其軍事功勞不在白起乃至后世的韓信等人之下,但是,能夠保持一顆激烈勇退的心態(tài),恰當處理君臣之間的關(guān)系,促使他成為歷史上少有的得以善終的開國功臣。 (漫談東周列國志:八十五) 微信公眾號:情懷歷史 ID:qinghuailishi |
|
來自: 昵稱VChmUhmv > 《情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