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金廷標(biāo)琵琶行圖
作者: 乾隆
船隱蘆洲不見人,四弦風(fēng)送到江濱。
主賓僮仆齊傾耳,寫出尋聲暗問神。
謁明太祖陵
作者: 乾隆
崛起何嫌本做僧,漢高同杰又多能。 每當(dāng)巡省臨華里,必致勤虔謁孝陵。
一代規(guī)模頗稱樹,百年禮樂未遑興。
木蘭祠
作者: 乾隆
克敵垂成不受勛,凜然巾幗是將軍。
一般過客留吟句,絕勝錢塘蘇小墳。
競渡
作者: 乾隆
此俗始荊楚,特以紀(jì)歲時, 初因吊忠悃,相沿競水嬉。 夏五真夏五,風(fēng)日薰且熙,
況當(dāng)膏雨沾,應(yīng)節(jié)聊拈題。
御園耕種
作者: 乾隆
弄田播種近臣從,不比親耕典秩宗。 布谷有聲春已暮,看花無興草全茸。
勞躬漫謂勤民亟,愁意多緣望雨濃。
題四面云山亭子
作者: 乾隆
四柱構(gòu)峰巔,松蘿作扉闥。 詰曲頻攀躋,造極心乃豁。 一覽眾山小,左挹云容活。
鶴唳與鹿呦,饒伊相問答。
紫光閣閱武舉射
作者: 乾隆
掄材臨別苑,射策對明廷。 養(yǎng)士百年久,干城九塞寧。 雕弓懸滿月,羽箭迅流星。
為問赳桓輩,能通黃石經(jīng)?
宿方山
作者: 乾隆
行館傍花宮,林巒益致靜。 山游薄暮歸,篝燈夜方永。 定鐘近宵聲,弗霜亦念警。
安禪付彼僧,我自娛清省。
梁武帝
作者: 乾隆
乘其危 竊其祚,蕭衍道成視劉裕。 宮城圍 吳興拒,徒稱馬袁仍厚遇。 本失正
末奚數(shù),定律興樂曾何助。
清涼山
作者: 乾隆
聳翠層巒接碧空,清涼襟袖拂天風(fēng)。
石頭城一西臨望,千古興亡慨嘆中。
題和闐玉鏤東坡夜游圖
作者: 乾隆
不眠閑訪友,月色正蒼涼。 底用秉宵燭,耐堪步野塘。 承天寺將到,積水地何方。
設(shè)謂同心孰,依稀似姓張。
錢陳群故詩以志惜
作者: 乾隆
沈去錢存勢已孤,陡觀遺奏故人無。 江南忽爾失二老,天子原非友匹夫。
蒙邑應(yīng)成蝶醒夢,香山那復(fù)鹿重扶。
觀承光殿玉甕再作歌
作者: 乾隆
元史世祖至元間,初成瀆山大玉海, 敕置廣寒碧殿中,逮今五百有余載。
青綠間以黑白章,云濤水物相低昂,
登舟
作者: 乾隆
御舟早候運河濱,陸路行余水路循。 一日之間遇李杜,千秋以上接精神。
麥苗夾岸穗將作,柳葉籠蔭絮已頻。
再游龍井作
作者: 乾隆
清蹕重聽龍井泉,明將歸轡啟華旃。 問山得路宜晴后,汲水烹茶正雨前。
入目光景真迅爾,向人花木似依然。
雪
作者: 乾隆
夜報塞天同起云,凌晨玉葉遂翩紛。 無林不作銀花影,有嶂皆成冰綺紋。
酒店旗飄近方見,僧房鐘響遠(yuǎn)猶聞。
曲院風(fēng)荷
作者: 乾隆
幾個田田漾細(xì)風(fēng),乍看綠葉想花紅。
昆明湖上浮輕舫,六月春光訝許同。
御午門受俘馘
作者: 乾隆
函首霍占來月竁,傾心素坦款天閶。 理官淑問寧須試,驃騎窮追實可臧。
西海永清武大定,午門三御典昭詳。
荷露烹茶
作者: 乾隆
秋荷葉上露珠流,柄柄傾來盎盎收。 白帝精靈青女氣,惠山竹鼎越窯甌。
學(xué)仙笑彼金盤妄,宜詠欣茲玉乳浮。
遇閏
作者: 乾隆
遇閏深山秋益深,每因趁暖一幽尋。 松盤嶺復(fù)蒼中翠,葉落波心靜里沉。
鹿度巖邊看活畫,禽鳴林際聽仙音。
喜鵲
作者: 乾隆
喜鵲聲唶唶,俗云報喜鳴。 我屬望雨候,厭聽為呼晴。
菜花
作者: 乾隆
黃萼裳裳綠葉稠,千村欣卜榨新油。
愛他生計資民用,不是閑花野草流。
題寧遠(yuǎn)祖氏石坊
作者: 乾隆
燧謹(jǐn)寒更烽候朝,鳩工何暇尚逍遙。
若非華表留名姓,誰識元戎事兩朝?
海東青行
作者: 乾隆
鷙鳥種不一,海青稱俊絕, 摩空健翮上層霄,千里下?lián)舨乓黄场?當(dāng)其脫韝始縱時,風(fēng)力未會遲飛掣, 群燕緣撲
游金山寺用蘇軾韻兼效其體
作者: 乾隆
平生不戒游覽興,西浮于洛東觀海, 輕舟風(fēng)利過維揚,此間初識有江在。
巾流嵽嶫如補陀 八功德水澄無波,
賜沈德潛
作者: 乾隆
水碧山明吳下春,三年契闊喜相親。 玉皇案吏今煙客,天子門生更故人。
別后詩裁經(jīng)細(xì)檢.當(dāng)前民瘼聽頻陳。
中河
作者: 乾隆
駐輦近中河,朱欄俯綠波。 群歌漕運利,永賴圣漠多。 繼述夫何有,遵循敢更過。
省方得知要,遑復(fù)論其他。
少林寺作
作者: 乾隆
少林干載寺,少室一房山。 禪悅偶重叩,秋巖此乍攀。 樹姿紛綺繡,澗響靜潺湲。
卻見來時路,轘轅云外關(guān)。
淑清院
作者: 乾隆
石徑度流泉,奇探小有天。 樹垂冰作雨,砌暖玉生煙。 屈膝紅墻繞,蜵娟紫閣連。
不如深翠處,精舍作幽偏。
顯通寺恭依皇祖元韻
作者: 乾隆
窣堵入云重,高盤靈鷲峰。 無先梵網(wǎng)域,最古化人蹤。 嵐影交窗翠,松陰入座濃。
歸輿凹外轉(zhuǎn),猶聽隔林鐘。
乾隆下江南的詩詞
煙雨樓用韓子祁詩韻
春云欲泮旋蒙蒙,百頃南沏一棹通。
回望還迷堤柳綠,到來才辨榭梅紅。
不殊圖畫倪黃境,真是樓臺煙雨中。
欲倩李牟攜鐵笛,月明度曲水晶宮。
五律·泛月
泛月宜何處,山莊景最新。夏宵含颯爽,塞水漾明淪。
鶴唳孤松頂,鹿尋曲澗濱。錘峰玉臺迥,溫嶠早癡人。
過曲澗花香游流杯亭日知閣諸勝
西苑曠且奧,肇自明代作。瓊?cè)A萬玉堆,太液千夫鑿。平地起蓬瀛,城市而林壑。松篁幾百年,參天秀崖崿。秋深鴻雁鳴,春暖桃李灼。肅廟求神仙,林亭更開拓。方士朝扶鸞,虛皇夜飛鶴。丞相冠蓮花,將軍赤符縛。雞犬倏已升,殿宇還如昨。盛朝建邦畿,舊制因城郭。何獨廢西苑,姑亦存其略。高居非昔比,偶幸行宮若。雍正二年夏,承恩開講幕。避暑供游息,勝跡頻探索。湛湛芳草青,潑潑游魚躍。蔥蔥梧桐枝,爛爛蓮花萼?;蜓缢崎?,佳景開芳酌。或賦迎薰亭,妙句隨興落。師友得從容,昆弟善笑謔。是秋獵塞北,奇峰峭天削?;厮即碎g山,宛似日出爝。因緣不復(fù)至,撫景懷佳約。時過玉蝀橋,波光含漠漠。煙際辨樓臺,松竹紛竽龠。彈指十年間,何異風(fēng)鳴鐸。前日重來游,未能窮其樂。姚矚淑清苑,凍岸不可泊。今朝好風(fēng)景,遲日中天爚。步自瀛臺橋,踏冰行蹻蹻。乾蘆尋曲徑,虛殿開金鑰。穿云洞戶深,步石穿梁迮。乃知洞里天,自與尋常各。冬深景寂寞,翠?,槴\蘀。閑坐流杯亭,更登日知閣。會心濠濮間,呼朋嗒然噱。其北乃假山,巉巖何磊硌。攀援徑絕處,深澗戲騰踔。時我徑過之,我童猶畏卻。其上掛瀑布,結(jié)構(gòu)儼廬霍。飛沫雜冰流,玉牙排斷腭。其池乃不凍,疑有馮夷托。當(dāng)年觀魚亭,塵土生珠箔。歸鞍適然返,聊爾何住著。我聞山水緣,好者不為惡。何必買山錢,底須蠟芒屩。前居水中萍,茲游林里雀。異日得清暇,還教度略彴。
題靜憩軒
非靜不能憩,非憩何由靜。心與境相忘,一泓止水定。小軒僅容膝,頗足適幽興。臨窗俯碧池,波光入眼凈。爐有香可焚,床有幾可憑。即景裁短句,啟復(fù)論聲???喜得大自在,而無俗慮競。安佚非素懷,聊以適吾性。
雨中歸舟
夕陽西下春云布,霏霏細(xì)雨迷蹊路。中流雙槳蕩歸舟,十里橫煙暗村樹。岸柳冥蒙待暮鴉,寥天低黯催孤騖。咫尺玻璃太液池,幻作寒江煙雨渡。
舟行
御湖三月春水生,微風(fēng)不動玻璃平。樓臺咫尺方壺聳,楊柳千條煙靄橫。蘭舟容與蕩雙槳,飄飖渾似坐玉京。緋桃綠李夾兩岸,綰綺錯繡春色并。我思去夏泛太液,荷香十里疑蓬瀛。即今光景正明媚,綠波搖漾鷗鳧輕。等是舟行別今昨,年華荏苒何須驚。
帝京雜詠
玉蝀橋頭望禁林,重重樓閣聳千尋。兩行煙柳春光媚,幾頃澄波綠意深。池水皆成瀍澗澤,宮墻常透市朝音。大家真是同民樂,不異熏風(fēng)解阜心。
冬至后一日同二十四叔父五弟游西苑試射
駿馬紫藤鞭,宮城九陌連。平池鋪玉鏡,晴雪晃金錢。歡賞娛今日,追陪憶往年。東瞻宸極近,靄靄暮祥煙。輕風(fēng)搖苑樹,碧宇散晴光。氣復(fù)初陽暖,人迎化日長。緣堤看凍柳,系馬坐冰床。到此同攜手,臨風(fēng)樂倍常。蕉園成古剎,喬木隱伽藍(lán)。貝葉飄花雨,香云護(hù)寶龕。隨緣游勝地,冺念禮瞿曇。何用僧雛引,由來此路諳。
太液無勞渡,群欣步屟行。龍宮隔岸聳,玉蝀跨波橫。不見潛魚躍,空聞寒雀鳴。平田豐澤北,指日試春耕。燕角敦弓勁,輕楊翠羽修。中時驚月落,發(fā)處迅星流。更步三梁閘,因登百尺樓。淑清遲勝約,聊待再來游。迎熏亭子畔,山勢郁崚嶒。松柏開三徑,岡陵列幾層。石龕穿洞入,云竇捫蘿登。蠟屐肩與勝,都輸蓮社朋。
還有首很絕的,一字詩
一船一漿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
一俯一仰一頓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讀項羽紀(jì)
拔山扛鼎興何暴,齒劍辭騅志不移。
天下不聞歌楚些,帳中唯見嘆虞兮。
故鄉(xiāng)三戶終何在?千載烏江不洗悲。
題吳梅村集
秋水精神香雪句,西昆幽恩杜陵愁。
裁成蜀錦應(yīng)慚麗,細(xì)比春蠶好更抽。
寒夜短檠相對處,幾多詩興為君收。
讀《貞觀政要》
懿德嘉言在簡編,憂勤想見廿三年。
燭情已自同懸鏡,從諫端知勝轉(zhuǎn)圜。
房杜有容能讓直,魏王無事不繩愆。
高山景仰心何限,宇字香生翰墨筵。
冬至齋居偶閱舊稿志懷
靜聽迢迢宮漏長,齋居暫屏萬機(jī)忙。
那無詩句娛清景,恰有梅梢送冷香。
案積陳編閑檢點,志期舊學(xué)重商量。
灰飛子夜調(diào)元律,又喜天心復(fù)一陽。
仇英碧梧翠竹圖
石泉窈以清,梧竹復(fù)修翠。
誅茅為小楹,延得青山致。
幽人兀然坐,開卷默而識。
仿佛沂水風(fēng),吾與點也意。
紫光閣閱武舉射
掄材臨別苑,射策對明廷。
養(yǎng)士百年久,干城九塞寧。
雕弓懸滿月,羽箭迅流星。
為問赳桓輩,能通黃石經(jīng)?
夏珪秋江風(fēng)雨圖
雨絲風(fēng)片遠(yuǎn)連天,一棹漁舟萬頃煙,
無事買魚沽酒客,卻繞書畫米家船。
河南巡撫雅爾圖奏進(jìn)谷穗盈尺
民天伊古重,宵旰為祈年。
豫省災(zāi)傷后,西成企望虔。
喜看盈尺穗,儼歷有秋田。
稍解吾民慍,披薰一暢然。
賜大學(xué)士張廷玉
喉舌專司歷有年,兩朝望重志愈堅,
魏公令德光閭里,山甫柔嘉耀簡編。
調(diào)鼎念常周庶務(wù),勞謙事每效前賢。
古今政績?nèi)鐟诣b,時為蒼生咨惠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