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王朝的前世今生:吐蕃是公元7世紀初期興起于我國青藏高原的一個強大的奴隸制王朝,是藏族人民的祖先,也是青藏高原唯一一個統(tǒng)一的政權。吐蕃又作“土蕃”、“土伯特”、“條拜提”等,“蕃”古音讀作“bo”,藏語作“bod”公元877年,在吐蕃境內的許布岱則起義的打擊下,存在250年的吐蕃王朝就此滅亡。 吐蕃王朝的興起:公元618年,隋朝唐國公李淵在長安代隋稱帝,國號大唐,以此同時青藏高原的悉補野部強勢崛起,在杰出首領松贊干布的帶領下,悉補野部經過征服戰(zhàn)爭,公元633年(大唐貞觀七年)最終統(tǒng)一全藏,一個強大統(tǒng)一的奴隸制王朝——吐蕃就此出現(xiàn)在中國大西南的雪域高原吐蕃在建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在政治上,吐蕃仿造大唐行政機構,規(guī)定贊普(相當于大唐皇帝)是吐蕃王朝的最高統(tǒng)治者,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和對官員和廣大民眾實行專制統(tǒng)治。贊普之下有"論茝"(大相,相當于大唐的宰相)又如主管司法刑事的官員是“喻寒波掣逋”(相當于大唐的刑部尚書)等!軍隊以一百人編為一單為,設百夫長一人。一個“大五百”統(tǒng)領五百個百夫長,以此類推,一個千夫長統(tǒng)領兩個“大五百”。(唐詩中有云: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為了加強統(tǒng)治,保障內部穩(wěn)定,維護上層利益,松贊干布在大相祿東贊的協(xié)助下,制定了嚴酷的法律。隨后屯彌桑布札等人又創(chuàng)造了一套吐蕃文字:由一種30個輔音字和4個元音字的拼音文字。 經過一系列的整合,吐蕃王朝進入強盛時代,開啟了四處擴張的時代。 吐蕃王朝 吐蕃與大唐帝國的百年恩怨吐蕃的強勢崛起四處擴張,首先是進攻四川的諸羌,將松洲到奉州以西地區(qū)全部占領,向南進攻云南洱海一帶的西南蠻族,逼迫控制云南的南詔政權臣服,史稱吐蕃“向白蠻征稅,烏蠻亦款服,兵精國強”。吐蕃的 崛起面臨最大的敵人就是強盛的大唐王朝,松贊干布統(tǒng)一吐蕃后,為了請求聯(lián)姻,大破青海的吐谷渾,又20萬大軍進攻大唐松州邊境,令羌人反叛大唐,貞觀十二年(638年)唐軍擊潰吐蕃,雙方開始第一次交手,后來文成公主進藏,雙方罷兵言和第一次交手唐朝勝利。 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 唐太宗和松贊干布死后雙發(fā)關系發(fā)生了重大變化,經過大相祿東贊的一系列改革,吐蕃政治、軍事力量日益強大,開始更瘋狂的擴張,雙方為了爭奪在西域的影響力大大出手,唐高宗乾封二年(公元667年)祿東贊病故,其子勃論等死兄弟掌握吐蕃軍政大權,開始連年入口唐朝邊境,此時大唐帝國國力強盛,公元貞觀三年(631年)李靖等大唐10萬精銳在陰山漠北等地滅掉東突厥,不久高句麗、百濟被唐軍攻占,日本等國全部臣服大唐。趁著唐軍兵鋒正盛,唐高宗把東征的大軍大將薛仁貴調回,次年10萬唐軍在薛仁貴的率領下?lián)湎蛲罗?,雙方在大非川大戰(zhàn),由于唐軍指揮錯誤,經過大非川大戰(zhàn)數(shù)十萬唐軍戰(zhàn)敗,唐朝失去了吐谷渾屬國以及諸羌的領土!結果吐蕃在掌握大權的勃論兄弟率領下,不僅擴大了地盤,而且控扼住了“絲綢之路”的要沖,在得到軍糧戰(zhàn)馬輩出的吐谷渾故地的情況下,吐蕃王朝一夜之間與大唐帝國并列的強大政權。 唐朝與吐蕃大非川大戰(zhàn) 再說大唐帝國在東部成為老大后,目光開始全力經營西域,這就是與吐蕃的戰(zhàn)爭少不了的。唐玄宗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唐朝改革軍事制度,雇傭兵開始替代了早期的府兵制,中央王朝設置了軍政節(jié)度使制度,極大的激發(fā)唐軍的戰(zhàn)斗力,在唐朝多次用兵下,奪回可赤嶺以東的軍事重鎮(zhèn)——石堡城,但不久雙方展開拉鋸戰(zhàn)。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石堡城被吐蕃攻陷。唐朝在穩(wěn)定西域廣大的屬國后,開始全力反擊,天寶五年河西節(jié)度使王忠嗣大破吐蕃,又回師重新攻占吐谷渾。后年,哥舒翰率領王難得、李光弼等人圍攻吐蕃于積石軍,史書稱:“擒吐渾王子悉弄及子婿悉頰藏”。再次哥舒翰奪回石堡稱,唐朝在青海重修軍事戰(zhàn)壕堡壘,幾乎控制整個青海。 唐朝與吐蕃爭奪吐谷渾形勢圖 阻擋伊斯蘭東進八世紀中期,西亞阿拉伯半島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白衣大食國(阿拉伯帝國)內發(fā)生政變,阿拔斯的后裔阿布.阿拔斯聯(lián)合什葉派,發(fā)動政變成功取代了白衣大食(倭馬亞王朝),建立阿拔斯王朝,因為衣服為黑故稱黑衣大食。隨后阿拔斯王朝四處擴張,進一步與大唐帝國的安西都護府接壤,此時大唐帝國、吐蕃王朝、黑衣大食三方的影響在中亞發(fā)生激烈的沖突,為了爭奪中亞的控制權,吐蕃多次勾結黑衣大食進攻唐境,均為唐軍擊敗。天寶十年(751年),東擴的大食與西征蔥嶺的唐軍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的安西軍發(fā)生沖突,2萬唐軍精銳在叛徒葛邏祿人出賣的情況下被10余萬大食軍隊圍攻,安西軍在受到腹背受敵的情況下戰(zhàn)敗,高仙芝帶領四千殘兵逃回安西都護府!準備整頓兵馬再戰(zhàn)! 怛羅斯之戰(zhàn) 天寶十四載,安史之亂爆發(fā),吐蕃趁安西四鎮(zhèn)兵力空虛,發(fā)兵攻陷石堡城,隨后攻占隴右、河西走廊,至此唐朝內陸和安西都護府聯(lián)系被全部切斷!在葛邏祿、白眼突厥的支持下,吐蕃攻陷北庭都護府,安西都護府的老弱殘兵的苦苦堅守40余年,望眼欲穿等待著他們的大唐帝國,正處于內亂的大唐已經無暇西顧,不久后吐蕃終于全面擊敗唐朝奪取唐朝松州以東的全部領土。 吐蕃王朝極盛時期 吐蕃王朝控制西域后,勢力達到了鼎盛時期,由于吐蕃王朝信仰佛教,為了防備黑衣大食的東擴,對于伊斯蘭的反感令吐蕃人在蔥嶺等唐朝安西故地不得不布置了重兵把守!隨后吐蕃控制西域廣大地區(qū),一直持續(xù)了一百多年,隨著回鶻人全面復國,伊斯蘭教擊敗佛教成為回鶻人的宗教后,伊斯蘭逐漸深入和渲染了整個西北,這和吐蕃的衰弱有著很大的關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