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李自成是著名的起義領(lǐng)袖。明朝末年,李自成世居陜西榆林米脂李繼遷寨。童年時(shí)給地主牧羊,曾為銀川驛卒。崇禎二年(1629年)起義,后為闖王高迎祥部下的闖將,勇猛有識(shí)略。滎陽大會(huì)時(shí),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戰(zhàn)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領(lǐng)的贊同。高迎祥犧牲后,他繼稱闖王。對于李自成的家鄉(xiāng)——米脂縣,境內(nèi)有李自成行宮等名勝古跡,并享有“美人縣”、“文化之鄉(xiāng)”、“小戲之鄉(xiāng)”、“梯田之鄉(xiāng)”等美譽(yù)。 一 首先,米脂縣屬于陜西省榆林市,在地理位置上,米脂縣北承榆陽區(qū),南接綏德,東靠佳縣,西鄰橫山、子洲。米脂縣作為李自成的故里,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yùn)。早在夏朝時(shí)期,大禹治水后將天下劃分為古九州,今米脂縣一帶屬于古雍州的范圍內(nèi)。商朝后期到西周初期,今米脂縣在翟國范圍內(nèi)。翟國是遠(yuǎn)古時(shí)黃帝的后裔建立的,后為周朝的諸侯國。傳到春秋時(shí)期,晉文公爭霸,將翟國等諸侯國消滅。 二 戰(zhàn)國時(shí)期,晉國被一分為三,今米脂縣一帶被納入到趙國的疆域,后屬于魏國上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剪滅齊楚燕魏趙韓劉國安,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米脂縣一帶屬于上郡膚施縣。上郡治膚施縣,轄地約今陜西省中北部以及毗鄰內(nèi)蒙古部分。公元前206年,劉邦建立西漢后,今米脂縣一帶屬上郡獨(dú)樂縣。公元215年,也即東漢末年這一歷史階段,并州刺史部所屬郡縣俱廢。公元563年,北周在該地區(qū)置銀州,所以米脂縣古稱“銀州”。 三 公元583年,隋文帝楊堅(jiān)建立隋朝后,銀州下設(shè)儒林縣(今魚河堡)、撫寧縣(今馬湖峪一帶)、開疆縣。公元628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shí),儒林縣屬銀州,撫寧、大斌縣屬綏州。公元982年,也即北宋建立后,銀州隸于陜西路。公元1032年,西夏建立后,該地區(qū)屬于西夏下的銀州,今縣城所在地出現(xiàn)米脂寨。公元1128年,金國占據(jù)米脂寨等地區(qū)。公元1226年,設(shè)米脂縣,距今已有接近800年的歷史了。 四 最后,元朝建立后,推行行省制,米脂縣屬于陜西行省延安路綏德州。公元1267年,元朝朝廷將定戎縣并入米脂。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米脂縣隸于陜西布政司延安府綏德州。崇禎皇帝在位時(shí),米脂縣屬于李自成建立的大順。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時(shí),設(shè)綏德直隸州,米脂縣改屬綏德州。清朝滅亡后,米脂縣改屬榆林道。如今,作為陜西省榆林市下轄縣,米脂縣總面積達(dá)1212平方公里,總?cè)丝诩s為23.6萬人。 文/情懷歷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