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簡稱“桂”,首府南寧,是中國唯一沿海的自治區(qū)。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廣西得名于嶺南西道、廣南西路,是嶺南文化傳承的主要地區(qū)之一,又因境內(nèi)大部分地區(qū)屬于秦統(tǒng)一嶺南設置桂林郡而簡稱“桂”,春秋戰(zhàn)國時期,廣西屬百越的一部分。1363年,設置廣西行中書省,為廣西建省之始。截至2016年8月,廣西下轄7個縣級市、52個縣、12個自治縣。其中,就藤縣來說,人口超100萬,為明代崇禎年間將領袁崇煥,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英王陳玉成、侍王李世賢的故里。 一 首先,藤縣屬于廣西梧州市,在地理位置上,藤縣東接蒼梧,南界岑溪、容縣,西鄰平南,北與蒙山、昭平毗鄰。藤縣古稱藤州,較早接受中原文化,是廣西歷史文化積沉深厚的縣份之一,為明代崇禎年間著名將領袁崇煥,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英王陳玉成、侍王李世賢的故里。具體來說,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今藤縣一帶屬于百越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征調(diào)五十萬大軍來進行南平百越之戰(zhàn)。 二 在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了,秦始皇將嶺南地區(qū)納入到秦王朝的版圖內(nèi)。彼時,今藤縣一帶屬南??ぃぶ畏ń駨V州)。西漢初期,該地區(qū)屬南越國地。公元前111年,也即漢武帝劉徹在位時,該地區(qū)屬蒼梧郡猛陵縣地,縣治今蒼梧縣境。王莽在位時,蒼梧郡曾改名新廣,猛陵縣改名猛陸,東漢建立后恢復原來的名字。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家爭霸,該地區(qū)屬于東吳蒼梧郡猛陵縣地。公元361年,今藤縣一帶屬永平郡安沂縣。 三 南朝宋時,該地區(qū)屬永平郡安沂、豐城、夫?qū)幙h。南朝陳屬永平、建陵郡。公元590年,隋朝在該地區(qū)置石州,兩年后改名藤州,所以藤縣古稱藤州。藤州治永平縣(今廣西藤縣東北)。公元621年,也即唐朝建立后,藤州領永平、安基、武林、隋建、陽安、普寧、寧人、淳人、猛陵、大賓、賀川、戎城等縣。公元758年,藤州轄鐔津(原永平縣)、感義、義昌、寧風縣。五代十國,仍為藤州。公元1071年,藤州隸廣南西路。 四 最后,元朝建立后,藤州隸湖廣行省。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該地區(qū)屬梧州府。公元1377年,降州為縣,藤州改名為藤縣。藤縣由此得名,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清朝建立后,藤縣屬剛洗梧州府。1913年,藤縣屬梧州道,后屬郁江道、蒼梧道。1997年4月,梧州地區(qū)改稱梧州市,藤縣改屬梧州市。如今,作為梧州市下轄縣,藤縣總面積約3945平方公里,總?cè)丝诩s113.58 萬。 文/情懷歷史 |
|
來自: 昵稱VChmUhmv > 《情懷歷史》